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述了Fe^3 、Zn^2 、Mn^2 、Cu^2 、Ca^2 、Mg^2 等离子共存体系中采用六次甲基四胺一铜试剂沉淀除去Fe^3 、Zn^2 、Mn^2 、Cu^2 等干扰离子.用EDTA滴定钙镁的方法,该方法钙的回收率在99.7%~100.3%;镁的回收率在100.0%~100.4%,标准偏差为0.022。  相似文献   

2.
对氧化还原电位法在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维持总铁浓度为10g/L,通过改变Fe(Ⅱ)与Fe(Ⅲ)的比例,找出E与Ln(Fe^3+/Fe^2+)的线性关系和培养液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无菌体系中,当Fe&3+/Fe^2+的比值范围为0.5-10时,二者的线性关系较好,并发现当培养基的消耗小于40%时对E与Fe^3+/Fe^2+的关系影响不大。进而考察了在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氧化过程中E与Fe^3+/Fe^2+的关系,通过加酸对培养液稀释40倍然后加热处理,发现了E与Ln(Fe^3+/Fe^2+)的线性关系,进而确定了能斯特方程中的参数Eo和RT/nF的大小。与无菌体系的参数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3.
周立国  刘凯 《山东化工》2011,40(1):11-15
通过甲醛合成实验考察了粗甲醇中Fe^2+、S^2-杂质对催化氧化生产甲醛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Fe^2+、S^2-杂质含量低时电解银催化剂和铁钼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Fe^2+含量超过1.3×10^-2g/L、S^2-含量超过1.7×10^-2g/L时电解银催化剂和铁铝催化剂活性才有较大影响,Fe^2+、S^2-杂质对电解银催化剂活性影响大而对铁铝催化剂活性影响小,Fe^2+、S^2-杂质含量越大,两种催化剂活性影响也越大。该实验为正确使用粗甲醇生产甲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络合滴定法测定Ni-Fe-P化学镀液中Ni^2 、Fe^2 浓度的方法和影响滴定结果的因素。研究表明,对Ni^2 进行滴定时,以三乙醇胺为掩蔽剂、紫脲酸铵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可以得到较准确的结果;对Fe^2 进行滴定时,以酒石酸为掩蔽剂、碘基水扬酸为指示剂进行滴定,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酸性镀锌溶液中硼酸分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镀锌溶液中硼酸为多元弱酸,不能直接用NaOH滴定,只能通过加入多烃基有机物,与硼酸生成较强的络合酸方可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变化不易观察,导致结果产生误差。本方法加入甲基红,与酚酞成混合指示剂,实现了终点的突跃。另外加入草酸钾掩蔽Fe^2 、Fe^3 等杂质,有效地阻碍了Zn^2 与NaOH的反应,不影响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用乙酸异戊酯作萃取剂萃取Fe^3+,分离富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进行有机相测定。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化学反应条件和仪器工作条件。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检出限为0.11mg/L,RSD为2.69%~7.18%,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3%~105%。  相似文献   

7.
赵力军  董琳  张梅 《山东化工》2005,34(4):19-21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脱除铁红中的硅。首先,将铁红制成一定浓度的Fe^3+试液.再将阳离子交换树脂浸泡其中,Fe^3+在交换树脂中与杂质分离,试液中Fe^3+浓度大,树脂浸泡时间长。分离效果好。对含Fe^3+(0.07045g/mL)的试液.树脂在其中浸池4h,脱除SiO2效率为93%.Fe2O3的产率为50%。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无汞测铁技术应用于金刚石砂轮中全铁的测定新方法。用甲基橙作为SnCl2还原Fe^3+的指示剂,再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亚铁。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对环境无汞污染。  相似文献   

9.
钢铁酸洗废液的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华 《化学工程师》2003,(2):61-62,64
采用直接通空气法与直接通氯气法,将Fe^2 氧化为Fe^3 探讨了最佳转化条件,认定以pH值5.5、温度80℃、常压下通空气22h直接氧化为可行,并试制出产品铁红粉,回收率为77%。  相似文献   

10.
鲁鹏 《玻璃》2009,36(9):6-9
快速准确地测定浮法玻璃中Fe^2+和Fe^3+的含量对生产过程中气泡缺陷的控制、稳定生产、提高质量、减少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利用Fe^2+和Fe^3+离子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性可以建立快速测定Fe^2+和Fe^3+含量的方法,并采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标准曲线,很好地解决了在低Fe含量的高质量超白及超薄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使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标准曲线造成较大误差的问题,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1.
采用Fe^3+/H2O2类Fenton体系对活性艳红K-2BP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染料溶液初始浓度,Fe^3+离子浓度,H2O2浓度,初始pH值,以及反应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Fe^3+离子浓度对反应影响明显,最佳脱色条件为:[Fe^3+]=1.92mmol·L^-1,[H2O2]=2.34mmol·L^-1,pH=4.0,T=30℃,在30min内可完全脱色。该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其活化能为38.69kJ·mol^-1。  相似文献   

12.
刘媛  赵霞  欧秀芹 《天津化工》2009,23(2):61-62
水热合成LiFePO4母液中含有大量的Li2SO4和少量的PO4^3-、Fe^2+,需脱磷除铁后回收硫酸锂。本文选用聚合硫酸铁为絮凝剂和沉淀剂,通过调节Fe/P物质的量比、溶液pH值,可同时去除母液中PO4^3、Fe^2+得到纯净的硫酸锂。在Fe/P=1.2、pH=10时,净化所得的Li2SO·H2O产品中PO4^3-含量小于0.01%,Fe^2+含量小于10^-5%。  相似文献   

13.
常温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OH)2饱和溶液作pH调整剂,以Na2CO3作添加剂,采用常温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了重金属离子类型及n(Fe^2+)/n(M^2+)对磁性产物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类型及n(Fe^2+)/n(M^2+)对磁性产物中金属的回收率、磁性产物的稳定性及饱和磁化率均有较大的影响,重金属离子的半径越接近铁离子,所得磁性产物中金属的回收率、磁性产物的稳定性及其饱和磁化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转相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纳米Fe3O4磁性粉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秋星  杨华  刘素琴  陈权启  黄可龙 《精细化工》2003,20(5):257-260,264
采用转相法制备高比表面积、高产量纳米Fe3O4磁性粉体。探讨了采用工业煤油做油相,AEO9 TX10做复合表面活性剂,Fe^2 /Fe^3 水溶液做水相形成的O/W体系转相为W/O体系制备纳米Fe3O4磁性粉体的工艺条件。经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找到了影响Fe3O4比表面积大小的因素为:铁盐水溶液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老化温度及加水量。最佳工艺条件c(Fe^2 Fe^3 )=0.66mol/L、表面活性剂用量ψ(AEO9 TX10)=4.5%、铁盐水溶液用量ψ(Fe^2 Fe^3 )=55%、老化温度80℃。产物Fe3O4磁粉经XRD、TEM、粒度分析仪等检测、表征,平均粒径30-40nm、物相单一、球形、比表面积约为83m^2/g。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Fe2(SO4)3-H2SO4-NaCl体系中直接电解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条件及机理。实验表明,在阳极初始溶液含Fe^3+1mol/L,H2SO4 4mol/L,NaCl1.5mol/L,阴阳极电流密度分别为350和650A/m^2,温度368K的条件下浸出6h,可以获得铜浸出率为95%,精矿中的硫90%以上以单质硫回收。温度是影响铜浸出率最显著的因素,阳极上发生的主要反应是Fe^3+氧化;硫酸铁直接氧化黄铜矿得到单质硫;酸分解黄铜矿产生H2S,H2S溶解后再被Fe^3+氧化为硫。  相似文献   

16.
掺杂铁TiO2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纯TiO2和掺铁TiO2分别做光催化剂时甲基橙溶液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降解试验发现,掺杂铁离子可以有效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选用Fe^3+掺杂量为0.05%,煅烧温度在500℃下得到的Fe^3+-TiO2催化剂,在甲基橙溶液pH值为3,催化剂投加量为1g/L时,其光催化活性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蓝宝石的颜色成因一直是矿物和宝石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运用矿物物理学等有关理论对山东黄色蓝宝石的紫外一可见吸收带成因归属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得出,山东黄色蓝宝石呈色主要是过渡金属离子的d-d跃迁、Fe^2 -Fe^2 耦合对、Fe^2 -Fe^3 耦合对和Fe^2 -Fe^2 电荷转移跃迁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纯TiO2和掺铁TiO2分别做光催化荆时甲基橙溶液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降解试验发现,掺杂铁离子可以有效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选用Fe^3+掺杂量为0.05%,煅烧温度在500℃下得到的Fe^3+.TiO2催化剂,在甲基橙溶液pH值为3,催化剂投加量为1g/L时,其光催化活性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金属离子掺杂二氧化钛及水体光催化脱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Ce^3+、La^3+、Ag^+、Fe^3+的TiO2光催化剂,以考察其薄膜和粉体形式对水中无机氮的光催化去除效果和活性.用所制备的催化剂对含氨氮-亚硝酸氮的混合液进行了光催化脱氮研究.本文利用UV—Vis吸收光谱、XRD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影响TiO2光催化效率的因素:如掺杂金属离子的种类、浓度、涂膜层数、反应液中有无Fe^2+、不锈钢和玻璃载体、反应器的构型等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经过2h紫外光照射反应,实验最佳脱氮效果:金属离子掺杂TiO2薄膜型催化剂总氮去除率在30%左右,金属离子掺杂粉末型催化剂光催化最高总氮去除率可达41.7%.  相似文献   

20.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氟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硫酸介质中,Fe^3 对H2O2氧化甲基橙退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而游离的F^-与Fe^3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可阻抑催化作用,阻抑程度与F^-量呈线性关系。基于此,与流动注射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测定水中微量氟化物的流动注射催化光度分析法。方法测定F^-的检出限为0.08mg/L,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2~4.0mg/L,测定频率为50次/h。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分析速度快,可用于测定自来水中痕量氟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