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新疆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测得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资料为基础,讨论了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计算了潜水年降水入渗补给参数,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3.
降水入渗补给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河北保定冉庄实验站实测资料,描述了地下水深埋区降水入渗补给过程。通过1991年8m蒸渗仪实测资料,说明降水入渗过程中入渗锋面演变情况。地下水大埋深区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及降水入渗过程有以下3个特点:1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在垂向上具有分带的特点,从地表至1m为Ⅰ带,从地下水面至地下水面以上2m为Ⅲ带,介于Ⅰ带和Ⅲ带之间为Ⅱ带;2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包气带土壤含水量5月份最小,6~9月份较大:3降水入渗补给具有明显的滞后特征,从发生降水到该次降水对地下水入渗补给过程的结束,需要经历一个时程,包气带愈厚,时程愈长。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配置地区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阿拉善贺兰山西麓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区域浅层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确定该地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值。 相似文献
5.
降水是区域水资源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在水文水资源评价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中,降水入渗补给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给量,以至于在山丘区,其地下水资源量就是降水入渗补给量。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计算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关键参数。文章利用动态分析法对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规律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平原区模拟降雨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入渗补给是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山东省茌平县尚庄万亩地下水开发试区进行了人工模拟降雨入渗实验研究,取得了本地区降雨对地下水补给的基本数据和规律.其降雨入渗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渗、不稳定入渗和稳定入渗阶段.计算结果表明:茌平农田次降水量为100~250mm时,次地下水补给系数平均为0.25,最低为0.18,最高为0.35,地下水补给量占入渗总量的34~50%,平均41%,即入渗水量中有60%补给浅层地下水.这些实验分析和计算结果对华北平原平坦耕地有一定代表性,尤其对类似地下水理深及类型壤土的黄淮海地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利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地中蒸渗仪长系列(1992-2015年)降水入渗实测资料,探讨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分析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的主要因素;依据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地层的最佳潜水埋深和稳定埋深。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砂卵砾石地层和细砂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 5 m,轻黏土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 0 m;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稳定潜水埋深为6. 0 m。依据最佳潜水埋深点和稳定点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指数型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杨晓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0(1)
利用三个实验站的地中蒸渗计实测资料,对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随地下水埋深、降水量有明显的规律性,并且存在最佳埋深.当地下水埋深小于最佳埋深时,降水人补给系数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增大,当地下水埋深大于最佳埋深时随着埋深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降水人渗补给系数随降水量的变化一般呈反"S"型曲线. 相似文献
10.
11.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试验研究国内外少有涉及.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规律,开展了不同矿化度(3、30、100、250 g/L)潜水蒸发试验,着重分析不同处理潜水累积蒸发动态、日间蒸发动态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潜水累积蒸发量与时长、土壤剖面积盐量与矿化度均显著线性正相关;潜水蒸发相对于EΦ20水面蒸发变化存在明显滞后;水面与潜水蒸发动态均表现为夜间变化强烈,不同矿化度潜水平均夜间蒸发量占日蒸发较大份额,除3 g/L处理外,均达60%左右.高盐度潜水蒸发过程对土质的影响呈非线性且非单一方向;夜间潜水蒸发的驱动因素为白天大气蒸发能力的延迟驱动及夜间水汽凝结产生的负压驱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鞍山市台安径流实验站1999年实测数据资料,计算了潜水蒸发系数,对有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埋深、土壤质地、气象和作物生育时期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综述了新疆平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引起的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灌区外大河与湖泊干涸、土地沙化、植被退化以及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并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了防治生态环境劣变的基本对策:①降低地下水位,预防和消除土壤次生盐渍化;②建立有实权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③开源节流,以节流为重,建立节水型社会;④开展全疆补充性的地方病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宁夏平原区分布式水循环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平原区水循环的特点,建立了平原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该模型以日为计算时段,根据行政区域、引排水渠道覆盖的灌域、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作物种植结构划分水循环计算单元。模型以水平衡为基础,在任一计算单元沿垂直方向均可分为植被冠层、地表水、土壤浅层、土壤深层、潜水层和承压水层,按照水域、植被、裸地、农田、不透水域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计算蒸散发量,地表水模拟包括引水系统、排水系统、湖泊湿地和生活及工业用水系统。应用该模型详细模拟了宁夏平原区1991~2000年的水循环转化过程和供、用、耗、排水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若不加上黄河河道蒸发消耗水量,2000年平原区实际消耗黄河干流水量为33.53亿m3。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土壤积盐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土壤中盐分积累规律,利用室外土柱模拟试验开展了不同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30和100 g/L)、不同包气带质地(细砂和粉质黏土)和不同潜水埋深(0.5、1.0和3.0 m)的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分层土壤盐分的监测工作。通过对各个土柱不同深度7次取样得到的土壤平均含盐量数据分析表明: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潜水埋深越浅,土壤剖面上相同深度范围内的含盐量就越大;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包气带质地为粉质黏土的土壤剖面含盐量大于包气带质地为细砂的土壤剖面含盐量;由于黏性土的膜效应和土壤中积盐对土壤孔隙的填充作用,导致粉质黏土土柱上层的土壤含盐量表现为潜水TDS为30 g/L的大于潜水TDS为100 g/L的,在土柱下层的土壤含盐量表现为潜水TDS为30 g/L的小于潜水TDS为100 g/L的;由于TDS升高对毛细水的重力和土体结构的改变,随着潜水TDS的升高,粉质黏土土壤剖面上出现局部积盐深度下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