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炉炉体设计是高炉长寿“失无”性的一重要环节。本文从内型设计、冷却设备设计、冷却水系统设计、耐火材料的选择及砌体设计、炉体综合监测设计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当前国内外的设计新趋势和采用的新技术,这些技术虽然主要针对大型高炉的设计,但对中小型高炉的设计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炉炉体长寿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积明 《炼铁》1995,14(4):4-7
高炉炉体设计是决定炉体长寿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当前国内外在高炉内型,耐火材料选择及砌体设计,炉体综合监测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新趋势和采用的新技术,这些技术虽然主要针对大型高炉的设计,但对中小型高炉的设计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邯钢7号高炉炉体系统设计特点,针对影响现代高炉一代寿命的关键部位,采取多项长寿技术,高炉设计寿命为一代炉役寿命15 -20年.  相似文献   

4.
根据梅山3号高炉炉体设计中所做的一些技术工作及所了解的国内部分高炉的技术特点,在3号高炉炉体设计中采取的长寿措施了一些技术上的分析和总结,供国内1000m^3以上高炉的炉体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莱钢型钢3号高炉炉体长寿设计,包括炉型确定、冷却设备、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炉衬耐材以及完善的炉体检测技术,高炉设计寿命为一代炉役寿命15年。  相似文献   

6.
张勇 《攀钢技术》2002,25(3):1-3
就高炉炉体结构形式对高炉高产、长寿、节能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行现代高炉炉体结构设计的思路,重点介绍了一种比现有技术更加合理的记炉炉体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8.
解治经 《炼铁》1994,13(3):15-18
酒钢1,2号高炉分别已生产了3年和4年,炉体冷却设备基本无损坏。所采取的炉体维护措施主要有:①改进冷却器结构和材质;②进行水质稳定处理,保持较大水量;③托圈冷却板进出水管双联改单走;④高炉操作上,重视炉况稳定顺行,保持适宜的中心气流,降低炉渣渣碱度;⑤对冷设备进行长期监测;⑥实现含钛物料护炉。根据炉体状况推测,一代炉役可望达到8年。  相似文献   

9.
李军  汪国俊 《炼铁》2005,24(3):1-4
宝钢2号高炉开炉后不久就出现了炉身长寿问题,通过提高高炉操作水平、适当提高冷却强度、提高炉体护理技术水平等措施,不仅使高炉服役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且也提前实现了单位炉容产铁超过10000t/m^2的好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介绍几种典型的长寿高炉炉体结构形式,阐述了每种结构的长寿机理,并分析了这些结构演化形式的技术特性。  相似文献   

11.
李左丹 《包钢科技》2009,35(3):80-81,84
文章论述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其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冶炼方针,从炉型设计,耐火砖的选择和组合,喷涂料的使用,以求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炉体冷却设备的改进,进一步延长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八钢3座300m3级高炉炉体结构的设计及高炉投产后生产实践的总结,提出了今后适合八钢300m~3级高炉炉体长寿方案。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16,(5)
宝钢3号高炉停炉以后,对高炉的炉体侵蚀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重点从高炉长寿设计、不同炉役时期的高炉操作和长寿维护等三个方面,阐述了3号高炉的长寿经验。认为3号高炉能够取得一代炉役寿命19年、单位炉容产铁量1.57万t/m~3的长寿业绩,一是高炉长寿设计,为长寿奠定了基础;二是高炉操作上保持长期的炉况稳定顺行,为长寿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炉役后期加强高炉的长寿维护,为长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炉的长寿情况,影响高炉寿命的因素,以及采用的各种措施来提高高炉使用寿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结合南钢新1号高炉的检漏实践,探讨大高炉炉体冷却系统检漏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炉炉体冷却设备的发展过程,以及今后的发展动向。同时也介绍了国内80年代后期进的两种软水密封循环系统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高炉炉体冷却技术的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钟庸 《宝钢技术》1994,(6):1-5,3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炉炉体冷却设备的发展过程,以及今后的发展动向。同时也介绍了国内80年代后期引进的软水密封闭循环系统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高炉长寿技术的进展和现状,分析了影响高炉寿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延长高炉寿命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小林敬司 《国外钢铁》1994,19(11):14-23
千叶钢铁厂6号高炉于1977年6月点火,至今已经连续生产16年,创造并保持着大型高炉的长寿炉寿命,建设时采用了多种新设计方法,开炉后采取了操作管理技术和设备方面的一些技术措施。第一,利用无钟布料设备控制炉料分布,保持较低的炉墙热负荷,从而抑制了蚀和破损。第一,为修复炉身上部内型,安装了冷却板,维持了操作的稳定。第三,在炉缸侧壁增设了温度计,用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边界要素法分析,测算炉缸耐火砖侵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