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花场近临界油气藏流体相态和开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秀娟  孙志道  刘菊  夏静  罗凯 《石油学报》2007,28(6):96-98,102
花场近临界油气藏具有以下特性:①在近临界区域,当地层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挥发油液相体积随压力的降低急剧减小;而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凝析气反凝析液相体积会随压力的降低而急剧增大。②近临界油具有气油比、地层体积系数及收缩率高的特性。③近临界态油气藏井内静压梯度出现倒置的异常现象,即压力梯度自上而下降低;开始生产一段时间后,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静压梯度曲线的形态也逐渐变化;当地层压力降至一定程度后,这种异常现象随即消失。④在开采过程中,近临界油气藏的生产气油比随地层压力的下降呈先下降后持续升高的现象,而常规凝析气藏的气油比随地层压力的下降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2.
在混合丁烯齐聚过程中,用超临界(SPC)和近临界(SBC)相态结合的反应技术,解决了丁二烯与不同丁烯异构体之间反应速率相差悬殊而引起的催化剂迅速失活的问题。使用固体磷盐为催化剂,用实验数据建立临界参数与混合丁烯转化率关系模型,并绘制成曲线。利用临界参数曲线可以选择和调节反应物流相态,从而取得理想的结果,对比试验表明,SPC-SBC相态结合的反应,催化剂表命长,混合丁烯转化率和二聚物辛烯选择性高。  相似文献   

3.
4.
5.
近临界油气藏流体相行为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临界流休玎行为实验和经典模型化方法作了综述,对用经典方法描述近临界区油气藏流体相行为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X油田S井近临界的地层流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实时监测且可录像的DBR-PVT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为研究近临界复杂流体的相态特征及热力学模型提供基础数据。等组成膨胀实验测试了近临界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压力,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偏差因子、反凝析液量和临界点区间,并结合CMG相态模拟软件中1978年改进的PR状态方程拟合实测的泡/露点,得到完整的p-T相图和临界点;光学现象观测实验发现,近临界区流体具有"临界乳光"现象,流体从透明的金黄色渐变为浅棕色、红棕色,最后扩展为完全不透光的灰黑色;定容衰竭实验测试了衰竭过程中地层流体采出程度、反凝析液量、采出流体的组分变化和衰竭前后井流物p-T相图变化。  相似文献   

7.
富凝析气近临界特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研究应用无汞PVT相态实验装置测定了一个六组分烃类混合物和两个实际凝析气流体的监界点、近临界泡点和露点线,观察并记录了流体在近临界区的光学现象和异常的两次相变过程。在近临界区三种流体呈现红棕色,而不是文献所报导的二氧化碳的乳白色,这种区别可能是由于流体中含有较多的重质组分所致。实验发现富凝析气近监界光学现象与明确组分流体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即富凝析气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均可观察到临界现象。此外,实验还发现六组分烃类流体和一个凝析气流体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恒质膨胀过程中发生两次反凝析露点变化,即露—露相变;在低于监界温度时也发生两次相变现象,即先出现露点后出现泡点,此时将很难区分原始流体是液体还是气体。据所掌握的资料看,本文是首次报道同一流体在温度高于100℃时,同时出现两次异常相变现象。  相似文献   

8.
9.
依据焉参1井、宝1井和焉2井5个层7个油气样的PVT相态特征分析,结合多种经验统计法综合判别焉者盆地油气藏类型为:宝浪油田宝中区块Ⅳ油组为带油环的凝析气藏或凝析气顶油藏,宝北区块和本布图油田焉2区块为富含中间烃的轻质黑油油藏, 以上认识为下步勘探寻找油环储量指明方向,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焉参1井、宝1井和焉2井5个层7个油气样的PVT相态特征分析,结合多种经验统计法综合判刑焉者盆地油气藏类型为:宝浪油田宝中区块Ⅳ油组为带油环的凝析气箴或凝析气预油藏,宝北区块和本布图油田焉2区块为富含中间怪的轻质黑油油藏,以上认识为下步勘探寻找油环储量指明了方向,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气藏中水膜的厚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Ge等人的实验结果,归纳出气相中无离子水在强亲水性矿物表面的水膜分离压等温线,代入推广的Young-Laplace公式,得到实际油气藏中水膜厚度上限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油气藏中水膜的厚度比根据束缚水饱和度和岩石的比表面积计算的结果小得多,比所在毛管半径也小得多,从而对以往的计算方法以及关于水膜厚度会成为储集层中有效孔隙半径下限值的推论提出了置疑。提出了研究油气藏中水膜厚度的方法。表1参14(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以下简称塔里木油田)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陆续取得重大突破。这与其超深层试油与储层改造技术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随着超深井的逐渐增多,试油与储层改造技术仍需要持续升级、完善。为此,通过总结塔里木油田试油与储层改造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其在超深层油气藏试油与储层改造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进展,并结合新的勘探开发形势与要求,指出了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藏试油与储层改造技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油田已形成了一系列专项技术——超深高温高压气井安全快速测试技术,超深层、高含硫、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完井试油一体化技术,超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深度改造技术,以及超深层、高温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缝网改造技术,支撑了该盆地超深层油气藏的陆续勘探突破和持续高效开发;②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深度领域迈向9 000 m,储层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完井试油与储层改造技术面临着新的技术难题;③今后将围绕“可靠、安全、高效”的目标进行试油完井工具和工艺的持续升级和改进,需要不断完善储层改造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改造工作液和材料以及耐高温高压工具和装备,以支撑精细化缝网体积改造;④新形势下,为了满足井完整性的要求,需要完善相关配套技术,同时建立套管磨损评价与地面管汇剩余寿命检测方法,以保障试油和储层改造工艺的顺利实施。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外超深层油气藏的安全高效建井与提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凝析气藏油气体系相态测试与拟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凝析气藏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特殊类型气藏。凝析气藏的开发与其油气体系的相态特征密切相关,其相态特征直接关系到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油、气井的正常生产开发指标预测等。文章通过实例介绍了凝析气藏油气体系PVT分析的测试、拟合以及流体类型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小尺度走滑断层在空间上具有"位移小、延伸长、平面分段、纵向分层"的复杂地质结构,其纵向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流体成矿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顺北油田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勘探表明,走滑断层带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具有"控储、控藏、控富"的特点,但走滑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控制作用尚不清楚。选取顺北5号断层中、北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钻井、钻录井等实物资料和井动态产能资料,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断层解析和立体评价技术,首次从油气成藏体系中的通源性、输导性、成储性、封闭性、储改性以及成藏性等方面对走滑断层进行垂向立体评价。研究成果表明,走滑断层在不同的构造层具有"垂向分层变形、平面分段演化"的特征,不同的构造层中构造响应特征差异明显,由下向上表现为直立走滑、膏盐岩滑脱构造、花状构造、右行雁列正断层、左行雁列正断层、继承性左行雁列正断层的垂向结构序列;走滑断层在不同构造层中的结构样式决定了走滑断层对油气成藏不同要素的控制作用,断层的垂向立体评价有利于查明油气成藏富集过程,优选油气富集目标,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凝析气资源丰富,但探明程度不高,为了拓展勘探领域,对盆地凝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凝析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气源岩,具有多层组含油气的特点.气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气藏,储层物性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油田典型油气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塔里木油田地处边疆和沙漠,地面条件恶劣,97%以上的油气藏埋藏深,一般在3 200~6 100 m,按效益最大化原则采用"稀井高产"开发,水平井因其明显的增产和提高采收率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水平井开采模式,在巨厚砂岩块状底水油藏、低幅度层状边水油藏、大面积超深低丰度薄层油藏、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凝析气藏等不同油气藏类型中,应用水平井采油、水平井注水、循环注气等方式开发,在新油田产能建设、老油田综合调整中取得显著效益。至2007年12月,塔里木油田已完钻水平井超过260口,占总井数比例近30%,年产油量占全油田的61%,水平井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是直井的1.73倍,实现了塔里木油田整体高效开发。图12表9参23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顺北奥陶系、塔中寒武系、塔河深层等油气新发现,为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主要分布于台盆区,油气藏类型多样,原油物性变化大,显示出成藏的复杂性。通过对大量的实际样品分析和模拟实验及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层序地层学、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等研究成果,在烃源岩分布及其演化、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海相油气藏分布特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是明确了塔里木台盆区海相油气主要来源于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下寒武统—中下奥陶统烃源岩,特别是台盆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并明确了超深层海相油藏后生改造主要有TSR、热裂解2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判识指标;二是在建立玉尔吐斯组缓坡型优质烃源岩沉积发育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井震标定、正演模拟和区域测线地震相解释、三维区属性分析与地震反演,预测了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展布,并明确其演化特征:燕山期以来长期低地温背景下的“高压生烃演化抑制模式”延缓了顺托果勒低隆寒武系烃源岩热演化,顺托果勒地区仍具晚期高成熟液态烃形成条件;三是通过台盆区油气成藏特征对比,明确了奥陶系油气分布特征,进一步明确在台盆区寻找以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原地烃源岩与燕山期以来晚期活动走滑断裂相匹配的、以晚期供烃为主的轻质油藏—天然气藏,是塔里木台盆区超深层碳酸盐岩领域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斜坡带类型、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斜坡带的形成和演化特点,将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斜坡带划分为3类,即同沉积古斜坡、构造斜坡和叠合斜坡。按照沉积物的补偿特征,斜坡又可分为上斜坡和下斜坡。前者是台地的的延伸,后者是盆地区的延伸。塔里木盆地沉积斜坡在盆地的不同沉降阶段都有发育,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特别是寒武纪和奥陶纪。沉积期台缘上斜坡带是碳酸盐岩高能相带发育区,台缘下斜坡是碎屑岩地层-岩性圈闭发育区。沉积古斜坡带发育了以礁滩体为主要储层、以致密碳酸盐岩或上奥陶统泥岩为主要盖层的成藏组合。构造斜坡是指受区域构造运动或局部构造隆升作用形成的,上部以剥蚀为主,下部沉积埋藏的斜坡区。斜坡环绕古隆起周缘分布,离古隆起区越近,剥蚀作用越强。对于碎屑岩沉积体系而言,构造斜坡上、下斜坡过渡区,是地层-岩性的变化带,也是各类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对于碳酸盐岩地层来说,不整合面的发育对下伏地层改造作用强烈,有利于岩溶作用的发育和缝洞型储层的形成。构造斜坡发育的岩溶储层与不同层系泥岩盖层构成有利的成藏组合。综合塔里木油气田特征得出结论,多期叠合、同向叠合斜坡和枢纽带是油气分布最有利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深层油气藏已成为油气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外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油气的赋存深度和高温高压下的流体特征,以及深部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和形成圈闭的控制因素等。由于良好的盖层封闭和次生成岩作用,深部储层一般具有较大的储集空间和油气储量。对于裂谷盆地,除了构造油气藏外,浊积扇体岩性油气藏亦应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