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聚偏二氟乙烯的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扬 《中国氯碱》1995,(11):38-39,18
1 聚偏二氟乙烯树脂的性能 聚偏二氟乙烯(PVDF)树脂是含氟树脂中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通用树脂,西方广泛应用于化工防腐工程、航天国防、石油化工等领域,形成PVDP热,被誉为含氟树脂中的“贵金属”,这是由于它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所决定。大家熟悉的聚四氟乙烯(PTFE)加工性能差,聚三氟氯乙烯  相似文献   

2.
聚偏二氟乙烯(PVDF)及其制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畅 《江苏化工》1996,24(2):53-55
聚偏二氟乙烯(PVDF)及其制品王泽杨(常州市长江耐腐蚀设备厂,213016)1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简称PVDF或F2)是含氟树脂较新品种,60年代由美国潘斯华尔特公司Pennswalt以...  相似文献   

3.
炭黑填充聚偏二氟乙烯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获得具有较大电阻温度系数和良好热稳定性的导电塑料,研究了填充不同类型炭黑的聚偏二氟乙烯的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填充高导电炭黑和高耐磨炭黑混合物的聚偏二氟乙烯电阻温度系数可达4.3×10~(-2)Ω·cm/℃,该导电塑料随聚偏二氟乙烯的结晶度提高,电阻率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熔融纺丝法制备的锦纶6(PA6)/聚偏二氟乙烯(PVDF)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利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和R-t法对其结晶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PVDF的黏度大,且PVDF中的氟原子能与PA6的酰胺键形成氢键,阻碍了PA6分子链在结晶过程中的运动,导致共混纤维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比纯PA6纤维低,半结晶时间比PA6大,且随着PVDF含量的增加,其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聚偏二氟乙烯注塑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注塑成型制品设计、模具设计、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控制等方面对聚偏二氟乙烯(PVDF)进行了讨论;重点介绍了成型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设定,并对成型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系统介绍了聚偏二氟乙烯注塑成型工艺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产PVDF树脂制备出适合铝型材生产线流水作业要求的PVDF涂料及配套底漆产品。通过性能测试,产品性能满足AAMA2605-1998行业标准要求。探讨了丙烯酸树脂、溶剂及铝型材前处理工艺对PVDF涂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永贵 《氯碱工业》2013,49(4):29-33
在低温等离子体气固流化床中对聚偏二氟乙烯进行流态化氯化制备氯化聚偏二氟乙烯,同时向反应器中引入低温液氯带走反应热,并控制不同的反应时间以获得不同氯含量的氯化聚偏二氟乙烯产品.试验表明:在输入电压1000V、体系压力常压、Cl2流量3 L/min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氯质量分数在5%~30%的氯化聚偏二氟乙烯产品.  相似文献   

8.
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宽  肖峰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28(3):91-92,124
聚偏二氟乙烯 ,别名氟树脂 -2 (F-2 )聚偏氟乙烯英文名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luororesin-2 ,简称 :PVDF结构式 :〔 CF2 -CF2 〕n1 物性性质聚偏二氟乙烯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结晶性聚合物 ,相对密度 1 .75~ 1 .78,玻璃化温度 -3 9℃ ,脆化温度 -6 2℃以下 ,结晶熔点 1 80℃  相似文献   

9.
研究制备了由聚离子液体(PIL)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膜,探讨了凝固浴组成的变化对PVDF共混膜的影响。通过FTIR、XPS、SEM分析了膜表面的组成及膜孔结构;通过水接触角和机械强度测试分析了膜的性能,并研究了膜对橙黄Ⅳ的吸附容量。实验表明:随着凝固浴中DMF含量的增加,膜的水接触角从77.79°减小到51.94°,亲水性显著增强,膜对橙黄Ⅳ的吸附容量从7.7 mg/g增加到16.1 mg/g,实现对PVDF膜的优化改性。  相似文献   

10.
董声雄  龚琦  黄加乐  杜邵龙 《化工学报》2002,53(11):1212-1214
引 言随着膜分离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对膜材料的品种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小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在国内的需求越来越大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 ,制出的超滤膜强度高、韧性好、耐温、耐腐蚀 ,尤其适用于有机溶剂体系的过滤、提纯和浓缩[1] .但PVDF膜疏水性较强 ,水通量不够大 ,影响了应用范围的扩大 .用共混来改善膜的性能 ,是膜改性方法之一 .与PVDF共混制备超滤膜的第 2组分已被研究的有尼龙 - 6 [2 ] 、聚砜[3] 、聚丙烯腈[4 ] 、聚乙二醇[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 等 .本工作采用亲水性很强的聚醋…  相似文献   

11.
蔡恒芳  孙玲 《中国塑料》2021,35(3):83-89
为研究临界CO2辅助聚乳酸(PLA)注射成型发泡过程中,温度和剪切速率对CO2扩散行为影响.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以PLA和CO2为研究对象,基于周期性边界条件和SA算法,引入CAMPASS力场,构建PLA/CO2扩散模型,对模型进行能量最小化处理.从温度和剪切速率两个方面研究在注射成型发泡过程中PLA主链活跃性、体...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或高压CO2中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自扩散系数及甲醇和乙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二氧化碳的扩散性质,计算无限稀释扩散系数取得了与实验值较吻合的结果。采用这种新方法可以准确有效的地预测超临界体系的扩散性质,将会更加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因此分子动力学模拟作为先进的研究手段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水中气体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计算T=703.2-763.2K,p=30-45MPa范围内,氧气和氮气在超临界水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条件下的扩散系数较常温常压下要大1-2个数量级。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力的增高而降低,且氧的扩散系数稍大于氮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法(GCMC)和分子动力学法(MD)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研究了典型气体CH4在聚偏氟乙烯(PVDF)中的吸附扩散行为,探讨了温度及压力对气体吸附扩散能力的影响,分析了CH4在PVDF中的吸附位点及扩散轨迹.模拟结果表明,CH4在PVDF中的溶解系数、渗透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扩...  相似文献   

15.
气体在水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在常温及工业应用背景条件下对CH4、NH3、CO2、O2这些气体在水中的结构及扩散情形进行了研究。MD模拟可以为这些涉及到气体在水中的工业应用情形的机理提供分子水平的解释,同时MD模拟还可为一些不易实验测定扩散性质的体系提供工程初步设计和过程开发所需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右旋聚乳(PDLA)引入到扩链聚乳酸(PLLA)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含量PDLA诱导形成的立构复合晶(Sc晶)对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聚四氟乙烯(PTFE),研究其对Sc晶形成的影响,以及引入PTFE后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结果表明,PTFE含量为0.5%时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缺乏物性数据是制约超临界流体(SCF)技术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Einstein理论,使用分子动力学(MD)技术计算了三种常用夹带剂丙酮、乙酸乙酯和环己烷在超临界CO2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并针对Einstein法测定扩散系数的误差因素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最后采用Taylor分散法和超临界色谱技术对夹带剂丙酮和乙酸乙酯在超临界CO2中的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新的数据处理法方法得到的扩散系数和实验测定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压水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对高温高压水的结构性质和扩散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和超临界条件下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比常温常压下明显减弱。水分子的几何构型随温度的升高呈现规律变化,键长逐渐减小,键角逐渐增大。通过分析超,临界状态下水的径向分布函数看出,在一定压力下,径向分布函数峰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扩散系数的模拟结果与文献试验值吻合良好,相对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9.
邓康  孙振范  常勇慧 《广东化工》2014,(4):6+10-6,10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甲烷在较宽温度和压力范围的分子自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甲烷自扩散系数的模拟值与文献实验值吻合得较好。因此,可以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代替实验,获得高温高压条件下实验难以测量的甲烷自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20.
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和聚乳酸(PLA)进行共混,然后添加竹粉、木质素和秸秆粉,利用混合熔融造粒、挤出吹膜工艺制备了PBAT/PLA/生物质粉(BP)(质量比74.26/4.95/19.80)复合垃圾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测试(XRD)、热重分析仪(TG)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垃圾袋的微观形貌、组成、耐热性能、拉伸性能及抗漏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3种BP在PBAT/PLA基体中分散性较好,对薄膜结构和热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添加竹粉和木质素材料的垃圾袋相比于添加秸秆粉的垃圾袋有明显的强度优势,强度提高了40 %以上。本研究对于降低PBAT/PLA垃圾袋的生产成本、促进生物降解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