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究辣木异硫氰酸酯-4-[(α-L-rhamnosyloxy) benzyl] Isothiocyanates(MIC-1)抑制3T3-L1脂肪细胞脂质积累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体外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用MIC-1干预48 h后检测细胞脂质积累情况,甘油三酯(TG)、甘油(Gly)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qRT-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和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IC-1对3T3-L1前脂肪细胞存活率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MIC-1可降低脂肪细胞内脂滴分布及细胞着色程度,降低细胞内TG含量,减少FFA及甘油的溢出。MIC-1处理浓度达4 mol/L时,TG和FFA浓度分别下降64.00%和75.00%。同时,显著下调细胞中PPARγ(46.00%)、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62.0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64.47%)和下调PPARγ(52.10%)蛋白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MIC-1通过促进TG分解和抑制TG的合成,从而抑制脂质积累,其机制可能与AMPK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新橙皮苷对脂肪细胞脂肪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MTS法检测新橙皮苷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新橙皮苷的作用浓度后,油红O染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及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RT-PCR测定脂肪形成相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和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ase,GS)的磷酸化水平;利用GSK3β选择性的抑制剂LiCl作用3T3-L1脂肪细胞后,检测新橙皮苷对3T3-L1细胞分化、胞内甘油三酯含量、C/EBPα、PPARγ及a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橙皮苷能极显著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胞内甘油三酯的形成(P<0.01),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p-Akt和p-GSK3β水平增加,极显著抑制C/EBPα、PPARγ、aP2 mRNA和蛋白表达(P<0.01)。新橙皮苷的这些影响部分地被GSK3β抑制剂LiCl所抑制(P<0.01)。新橙皮苷能够通过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异甘草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T3-L1前脂肪细胞,利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检测异甘草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传统的鸡尾酒法诱导3T3-L1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利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分化细胞脂滴形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细胞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s,C/EBP)亚型C/EBPα、C/EBPβ、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phil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异甘草素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3T3-L1细胞增殖,并明显抑制分化细胞内脂滴形成,同时抑制了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EBPα、C/EBPβ、FAS、adipophilin、PPARγ mRNA的表达,AMPK mRNA的表达未受影响,但异甘草素处理明显上调了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异甘草素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活化AM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绿原酸(CGA)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CG)、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RG)、阴性对照组GW9662组(GG)和绿原酸组(CGA)。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变化以及脂滴形成情况;组织细胞甘油三酯(TAG)酶法测定各组分化后的细胞TAG积累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检测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PPARγ2 mRNA表达水平。结果:CGA组被油红O染色的区域大于CG组和GG组,但CGA组颜色没有RG组鲜艳,且脂滴形状也与RG组存在差异。CGA组TAG积累量低于CG组和RG组,与CG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R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化过程中,CGA组和RG组PPARγ2 mRNA的表达量高于CG组和GG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GG组PPARγ2 mRNA的表达量自细胞分化第4d起低于CG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GA可以促进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同时降低分化后成熟脂肪细胞中TAG的积累量,其机制与分化相关因子PPARγ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探讨素馨花水提物(WE)及其化学成分在3T3-L1前脂肪细胞上的降脂作用。通过将3T3-L1细胞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定量和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判断素馨花样品对脂滴的抑制作用;液质联用仪分析WE中化学成分;MTT检测素馨花及其成分对3T3-L1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MPK、C/EBPα、FAS、ACC、CPT1、Bax、Bcl-2等蛋白表达。结果发现,WE能剂量依赖性抑制脂滴形成,其中高浓度WE(500 µg/mL)能降低中性脂质含量23.59%,降低TG含量30.20%,在脂肪积累早期作用最显著,并证明其活性成分主要是橄榄苦苷,含量为13.77%。WE及橄榄苦苷能激活AMPK(123.19%和115.98%)和其下游靶点ACC(451.06%和1 050.0%)的磷酸化、下调其下游靶点FAS(81.72%和60.50%)的蛋白表达,减少脂肪形成,提高CPT1(164.84%和292.19%)蛋白的表达,加快脂肪酸氧化;抑制C/EBPα(68.97%和34.57%)的表达,影响3T3-L1细胞分化;上调Bax(154.60%和139.37%)、下调Bcl-2(41.10%和45.62%)蛋白的表达,诱导脂肪细胞凋亡。结果提示,WE能在3T3-L1细胞分化过程早期抑制细胞生长、分化和脂肪合成并促进脂肪酸氧化从而有效抑制脂质积累,机制上可能通过调控AMPK和Bax/Bcl-2通路。  相似文献   

6.
探讨发酵糙米乙醇提取物(FBREE)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高浓度葡萄糖加胰岛素刺激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不同浓度FBREE处理细胞24 h后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游离脂肪酸(FFA),甘油,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CAAT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脂肪酸结合蛋白(a P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TNF-α,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C反应蛋白(CRP)的m RNA表达。FBREE具有促进细胞葡萄糖利用,降低细胞内TG含量,减少FFA及甘油溢出的能力。与模型组细胞相比,高浓度FBREE(100μg/m L)处理的细胞中TG和FFA水平分别下降52.44%和37.83%。FBREE同时能减少模型细胞TNF-α和IL-6的分泌,高浓度FBREE(100μg/m L)分别抑制TNF-α(21.18%),IL-6(31.39%),MCP-1(40.09%)和CRP(41.73%) mRNA表达。此外,FBREE有效降低细胞中PPARγ,C/EBPα,SREBP1c,PTP1B,a P2和HSL的m RNA表达,上调GLUT-4m RNA表达。结果提示,FBREE能有效促3T3-L1脂肪细胞消耗葡萄糖,分解TG,减少FFA和甘油溢出;调控细胞糖、脂代谢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降低胰岛素抵抗所致炎症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7.
8.
研究多花黄精提取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以及分化后成熟脂肪细胞的作用。用φ=70%乙醇和复合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3:7)为提取剂,分别提取出多花黄精生品乙醇提取物(Raw Products Extract,RPE)、多花黄精九蒸九制品乙醇提取物(Processed Products Extract,PPE)和多花黄精生品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CPP),得到的九蒸九制品提取物中多糖质量百分比减少(RPE 29.83%,PPE 1.92%),但表现出更高的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13.63%、5.37 mg/g、14.52 mg/g)。各多花黄精提取物处理3T3-L1细胞后,均观察到3T3-L1前脂肪细胞被阻滞在G0/G1和S期,细胞被诱导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成熟脂肪细胞内脂滴沉积累量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所占比例显著降低,且高剂量组的PPE(380 µg/mL)对降低TG占比的效果最显著,与市售多花黄精九蒸九制品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Purchased Products,PP)无显著差异。此外,脂肪生成和脂肪酸氧化有关基因也可受到调控,包括抑制PPARγ、C/EBPα、FABP4和LPL的mRNA表达,促进CPT-1的mRNA表达。结果提示,多花黄精提取物可防止脂肪细胞在体外积聚脂肪,表明多花黄精可能具有抗肥胖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探讨了人参皂苷F2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机制。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熟后,用1 μmol/L地塞米松处理48 h,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10 μmol/L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和25、50、100 μmol/L人参皂苷F2处理胰岛素抵抗细胞12 h,检测细胞对2-NBDG的摄取。实验结束后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胰岛素底物受体1(IRS-1)mRNA相对表达量,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25、50、100 μmol/L人参皂苷F2均能促进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对2-NBDG的摄取,分别增加了12.58%、29.07%和34.62%(p<0.05);人参皂苷F2作用12 h后,GLUT-4和IRS-1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1)。该研究表明人参皂苷F2可通过促进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中GLUT-4和IRS-1mRNA相对表达,增加PI3K和Akt蛋白磷酸化,从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其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是否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影响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处理3T3-L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在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染料木黄酮和ICI182780(一种雌激素受体抑制剂)混合物及不同浓度雌二醇,油红染色观察分化结果,测定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染料木黄酮、染料木黄酮和ICI182780混合物及不同浓度雌二醇处理诱导成熟后的脂肪细胞,测定培养液甘油含量;分别用染料木黄酮(30 μmol/L)、染料木黄酮(30 μmol/L)和ICI182780混合物干预细胞成脂分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p-ER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p-AMPK、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蛋白表达量。结果:3T3-L1细胞存活率随染料木黄酮浓度的升高而降低,50~200 μmol/L染料木黄酮能抑制细胞生长(P<0.01);染料木黄酮能负向调节成脂分化后细胞胞浆内TG含量,在0~50 μmol/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雌二醇(100 nmol/L)能下调TG含量;染料木黄酮能促进成熟脂肪细胞脂解,提高细胞培养液甘油浓度;染料木黄酮(30 μmol/L)能上调p-AMPK、HSL蛋白表达,下调FAS蛋白表达(P<0.01),对ERK、p-ERK、AMPK表达量无明显影响(P>0.05)。ICI182780(1 μmol/L)能部分阻断染料木黄酮(30 μmol/L)对p-AMPK的调节作用(P<0.05)。结论:染料木黄酮能抑制3T3-L1细胞成脂分化,其机制可能是染料木黄酮一方面下调FAS蛋白表达,抑制脂肪合成,另一方面激活AMPK-HSL途径促进脂肪分解;染料木黄酮还可能通过非雌激素受体途径抑制3T3-L1细胞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乳酸菌发酵大麦提取物(LFB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脂代谢的影响与作用途径。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y-1)发酵大麦获得LFBE,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与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油红O染色法分析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LFBE对脂代谢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未发酵大麦提取物相比,LFBE中总酚含量增加了20.88%;LFBE中蛋白质含量从发酵前的13.93%增加至34.94%;多糖含量从未发酵时的64.94%下降至35.43%。与未发酵大麦提取物组相比,LFBE能够有效地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生长,其IC_(50)约为560μg/mL;与模型组和未发酵大麦提取物组相比,400μg/mL LFBE能够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抑制率达到58.85%。与模型组相比,LFBE能显著抑制脂代谢关键基因C/EBPα、PPAR-γ、SREBP-1c、PTP1B和aP2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GLUT4的mRNA表达水平(p0.05)。LFBE可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调节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抑制其分化,表明其可能具有预防肥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双酚A(BPA)的内分泌干扰作用以及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双酚S(BPS)作为替代品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应用更加广泛。BPS在大规模应用之前,并没有对其安全性进行充分研究。本文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体外模型,探究BPS对3T3-L1前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作用途径,评价BPS安全性的同时,也为肥胖等慢性代谢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BPS能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生长,当浓度超过400μmol/L时,才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BPS能显著诱导分化的3T3-L1细胞内脂质的积累,并呈现非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相比,BPA上调PPARγ、C/EBR和aP2基因的表达,而BPS只作用PPARγ基因的过表达,BPS和BPA都能使GLUT4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总之BPS和BPA作用脂肪细胞分化的途径不完全一样,可能是在多种转录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张翔  黎文明  钟贤武  郑琳  李明慧  冯翔 《食品科学》2014,35(13):250-25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T3-L1前脂肪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以及25、50、75、100 μmol/L的Res干预组,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干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LYR Motif containing 1(LYRM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k和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Res干预可使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中LYRM1 mRNA水平降低,Bak蛋白表达含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含量降低,均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Res可以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这可能与Res降低细胞内LYRM1 mRNA表达,影响线粒体功能并启动凋亡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蕨菜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肥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油红O染色比色分析蕨菜乙醇提取物(PAE)对其分化程度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脂肪细胞分化转录调控因子(PPARγ、CEBPα、SREBP-1c)与脂质合成相关基因(FAS、ACC)的表达水平。以高脂饮食6周建立C57BL/6J肥胖小鼠模型,将诱导成功的肥胖小鼠分为高脂对照组(HFD)、1%蕨菜乙醇提取物组(HFD+PAE),另设立正常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ND)。继续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评价其脂代谢状况(甘油三酯、胆固醇)及糖代谢情况(血糖、葡萄糖耐量)。结果显示,PAE能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的沉积。PAE显著影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分化转录调控因子PPARγ、CEBPα、SREBP-1c的蛋白表达(P0.05),同时降低脂质合成相关基因FAS、ACC的表达(P0.05)。经过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肥胖小鼠体质量增加,体脂沉积显著,血糖、血脂水平明显高于ND组(P0.05)。PAE干预后,小鼠体质量、甘油三酯、血糖水平均较HFD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耐量也得到显著改善(P0.05)。蕨菜乙醇提取物抑制了3T3-L1脂肪细胞分化,改善了肥胖小鼠体质量,消除了高血脂和高血糖异常,修复了葡萄糖耐量,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转录调控因子和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 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 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剂量Res 进行干预,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刺激,测定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各组细胞的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和抵抗素(resistin)mRNA 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各组细胞经胰岛素刺激,0.01、0.1、1μmol/L 的Res 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1.5、1.4 倍(P < 0.05),添加Res 可促进脂联素、瘦素mRNA 的表达,降低抵抗素mRNA表达,增加AMPKα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es 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 细胞葡萄糖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脂联素、瘦素表达,降低抵抗素表达从而介导AMPKα磷酸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李娟  刘锐  吴涛  郭郁  张民 《食品科学》2017,38(21):187-194
本实验利用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对绿茶多糖(green tea polysaccharides,GTP)、红茶多糖(black tea polysaccharides,BTP)和乌龙茶多糖(oolong tea polysaccharides,OTP)的减肥作用进行评价。使用气相色谱对GTP、BTP、OTP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采用噻唑蓝染色法测定3?种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TP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TPs对3T3-L1前脂肪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传统“鸡尾酒”法诱导3T3-L1细胞分化成脂后,测吸光度并计算其分化率。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ycerol phosphate oxidase-peroxidase,GPO-PAP)法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测定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3?种TPs均能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P<0.05)。添加100?μg/mL的TPs能使细胞分化率显著下降至(62.00±6.61)%(GTP)、(82.95±4.25)%(BTP)、(97.24±5.80)%(OTP)。另外,在细胞培养至第5天检测表明,这3 种TPs显著促进G0/G1期细胞数量的累积,细胞比例分别为(68.52±2.28)%(GTP)、(67.11±1.68)%(BTP)、(59.69±1.35)%(OTP)。RT-PCR分析结果显示TPs可以调控相关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在本研究中,在3T3-L1前脂肪细胞中GTP的减肥作用强于BTP和OTP。TPs的加入上调脂联素的表达从而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相关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最终抑制TG的合成与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干预作用。应用高脂饲料喂养Apo E-/-小鼠建立NAFLD小鼠模型,研究EGCG对NAFLD小鼠血液和肝组织中糖脂代谢、脂肪酸氧化、氧化应激水平、肝组织结构以及AMPK/SIRT1/SREBP-1c/PPARγ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治疗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小鼠体质量、肝质量、肝质量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至110.98%、115.01%,115.64%、136.48%和104.20%、118.70%(p<0.01);血液和肝组织中糖脂代谢、脂肪酸氧化、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幅度在11.85%~86.06%之间,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升高肝组织中AMPKα、SIRT1 mRNA及p-AMPKα、SIRT1蛋白表达幅度在13.21%~75.82%之间,降低肝组织FASN、ACC-1、SREBP-1c、SCD-1、PPARγm RNA和FASN、p-ACC-1、p-SREBP-1c、SCD-1、PPARγ蛋白表达幅度在19.59%~92.07%之间,改善p-AMPKα/AMPKα、p-ACC-1/ACC-1和p-SREBP-1c/SREBP-1c比率在39.20%~93.07%之间,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本研究表明EGCG可通过调控AMPK/SIRT1/SREBP-1c/PPARγ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改善NAFLD小鼠糖脂代谢、脂肪酸氧化和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9.
探讨猫豆乙醇提取物(MPEE)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用含高浓度葡萄糖和高浓度胰岛素的DMEM培养基制备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模型。模型细胞经不同浓度MPEE处理24 h后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消耗量、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甘油(TG)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实时定量PCR(q RT-PCR)检测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炎性介质[TNF-α、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的m RNA表达。MPEE可促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降低细胞中TG含量,减少FFA和甘油溢出。同时,MPEE还能抑制模型细胞TNF-α和IL-6分泌,及炎性介质(TNF-α、IL-6、MCP-1、CRP)的m RNA表达。此外,MPEE能上调细胞中GLUT-4的表达,并降低HSL的m RNA表达。结果显示,MPEE可有效刺激3T3-L1脂肪细胞消耗葡萄糖,促TG分解,减少FFA和甘油的溢出。调控细胞糖、脂代谢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降低胰岛素抵抗发生时的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乙醇提取洋葱皮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验证实验显示洋葱皮黄酮提取率为21.58%。通过制备液相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单体,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测定了洋葱皮黄酮类单体诱导分化第8天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基因FAS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槲皮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抑制效果最好,加药处理组FAS的mRNA相对表达量都低于对照组的基因表达量,且槲皮素处理组基因表达量下调极为显著(P0.01),说明洋葱皮中通过制备分离的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抑制效果,抑制效果大小为槲皮素山奈酚芦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