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佛手精油的挥发性物质和关键香气成分。佛手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对挥发性物质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GC-MS-O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34.69%)、γ-松油烯(20.42%)、β-甜没药烯(4.59%)。采用稀释法和强度法分析发现D-α-蒎烯、D-柠檬烯、β-芳樟醇、别罗勒烯、4-松油醇、α-佛手柑烯具有较大的香气强度;D-α-蒎烯、β-蒎烯、β-罗勒烯、橙花乙酸酯、α-佛手柑烯具有较大风味稀释因子。综合分析认为D-α-蒎烯和α-佛手柑烯是佛手精油的关键特征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梅州蜜柚、沙田柚及江西省井冈蜜柚、福建省福鼎四季柚四种柚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GC-MS和GC-IMS技术在四种柚皮精油共检测出56和58种不同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化合物.GC-MS结果表明,梅州蜜柚精油中特有挥发性成分为萜烯类、醇类...  相似文献   

3.
以酒海贮存的凤香型年份基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凤香型基酒在酒海贮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变化。结果表明:GC-MS检出85种化合物,其中酯类41种、酸类10种和醇类物质17种,且包含一些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在贮存过程中,酯类物质下降明显,酸类物质含量上升,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反油酸乙酯、十八酸乙酯等高级脂肪酸酯、苯乙醇呈线性增长。GC-IMS定性出47种,以酯类(23种)、醛酮类(14种)为主,其对小分子物质较为灵敏,二丙基硫醚、异戊烷、双乙酰等物质含量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两种技术的主成分分析(PCA)均说明年份基酒之间差异显著。在两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下,获得了陈酿过程中凤香型基酒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酸升酯降,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反油酸乙酯、十八酸乙酯、苯乙醇、苯甲醛、二甲基硫醚、乳酸含量明显增加,为凤香型基酒陈酿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藜麦和高粱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酿造藜麦酒和高粱酒,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方法检测藜麦酒和高粱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GC-MS检测的藜麦酒中总挥发性风味成分为49种,高粱酒为29种。GC-MS和GC-IMS检测到藜麦酒中独有的物质分别为23种和12种,其中D-柠檬烯、α-古朱烯、石竹烯、异丁酸乙酯、丙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酯、2-甲基丁酸甲酯和(E)-2-己烯醛是藜麦酒中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在白酒中少见报道;异戊醇、(s)-(-)-乳酸乙酯、1-丙醇、辛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和2,6-二甲基吡嗪是藜麦酒和高粱酒中共同存在的高含量挥发性风味成分;与高粱酒相比,藜麦酒中异丁醇和异戊醇等具有不良气味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感官评价表明,藜麦酒的粮香和果香更为突出,酒体丰满、口感圆润。  相似文献   

5.
王越  王连  王愈 《食品科学》2022,43(8):247-254
以壶瓶枣为原料,采用三蒸三制、外源美拉德反应液、三蒸三制+外源美拉德反应液、外源多酚氧化酶、三蒸三制+外源多酚氧化酶液5 种方式处理制备黑枣,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测定黑枣产品挥发性成分,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不同处理对黑枣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各不相同,GC-MS和GC-IMS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的基础风味物质种类基本一致,共有风味物质为6~10 种。不同处理方式检测到6 种黑枣中均含有糠醛、庚醛、壬醛、正辛醛、冰醋酸。三蒸三制处理可以增加黑枣的风味。同时说明,GC-IMS技术可应用于快速鉴定和差异分析不同黑枣样品挥发性成分,为改进黑枣加工工艺及褐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不同杂粮和添加量的馒头挥发性成分差异,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别对质量分数为10%、20%、30%的燕麦、高梁、黍子、藜麦、小米、薏米、荞麦馒头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分析,根据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杂粮馒头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杂粮馒头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醛、醇、酯、酮和杂环类化合物,以醛、醇和酯为主。随着杂粮添加量的增加,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浓度有所增加。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杂粮馒头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燕麦和薏米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浓度差异最大,高梁、黍子和藜麦差异次之,小米和荞麦差异最小。GC-IMS联用技术可快速简便检测杂粮馒头中挥发性成分,为杂粮馒头的品质控制和产品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对杂粮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老香黄发酵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相对风味活度值(Relative ...  相似文献   

8.
基于GC-IMS技术分析不同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对馥郁香、浓香、酱香、兼香、小曲清香、大曲清香型六种白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并结合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对样品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六种白酒共检出7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28种、醇类11种、醛类12种、酮类9种、萜稀类6种以及其他类7种;指纹图谱表明,清香和小曲清香型白酒的特征风味物质有2-乙基呋喃、甲酸乙酯,酱香型白酒是3-羟基-2-丁酮、糠醛、二丙基二硫,馥郁香型白酒为丁酸异丁酯、2-已烯醛、柠檬烯、己酸丁酯;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上馥郁香型和浓香型、兼香型白酒更接近,小曲清香型白酒和大曲清香型白酒归为一类,酱香型独成一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的香椿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化学计量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探究样品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通过GC-IMS检测到78个峰,鉴定出59种化合物。通过GC-MS鉴定出94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是硫化物、烯烃类和醛类。经过干燥后总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通过ROAV法确定了(E,Z)-二-1-丙烯基二硫化物、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正己醛、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明确雪茄烟挥发性香味成分,比较不同雪茄烟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静态顶空-气质联用仪(SHS-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两种分析检测技术,对长城2号和蒙特4号两种雪茄烟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分析了两种雪茄烟的香味主要差异成分。【结果】(1)从嗅香来看,两支雪茄烟的主体香韵均为较为明显的晾晒烟特征香气和蜂蜜样的甜香。蒙特4号的花香、木香和可可香气更加明显一些,长城2号的甜香和膏香则相对较强,并稍带果甜,香气比较厚实浓郁。(2)通过SHS-GC-MS分析检测技术从长城2号雪茄烟中鉴定出18种挥发性香味成分,从蒙特4号中鉴定出30种挥发性香味成分;蒙特4号中异龙脑、乙酸异龙脑酯、α-柏木烯、罗汉柏烯等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长城2号;而3,5-二甲基苯酚和6-甲基-5-庚烯-2-酮两种香味成分仅存在于长城2号中。(3)GC-IMS在两种雪茄烟中共鉴定出47种成分,包括了3种酸类、4种酯类、12种酮类、10种醛类、11种醇类、2种杂环类和5种烯烃类成分;运用PCA和PLS-DA的分析方...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川佛手鲜果精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0个不同产地川佛手精油并计算得率,利用GC-MS、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样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批川佛手精油中共鉴定出117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类、醇类、倍半萜类成分,其中柠檬烯和γ-松油烯为最主要成分;其共有的9种成分中部分成分之间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12.
基于GC-IMS的不同年份紧压白茶挥发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对不同年份紧压白茶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方法共筛选出20个特征挥发性物质,起主要贡献作用的物质是2-乙酰基呋喃、庚醛、E-2-辛烯醛、柠檬烯、2-苯基乙醇及异丁酸。其中,柠檬烯、2-苯基乙醇、异丁酸的含量和贮藏时间呈反比,而2-乙酰基呋喃、庚醛和E-2-辛烯醛的含量则和贮藏时间呈正比。进一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贮藏时间(y)和主要特征挥发性物质峰强数据的预测模型方程,y=-0.03x_1+0.038x_2-0.09x_3-0.012x_4+0.002x_5+0.004x_6+0.022x_7+0.019x_8-0.018x_9-0.011x_(10)+0.005x_(11)-0.011x_(12)+0.000x_(13)-0.042x_(14)-0.015x_(15)+0.017x_(16)+0.033x_(17)+0.008x_(18)+0.008x_(19)-0.124x_(20)(其中x_1~x_(13)为未定性特征挥发性物质,x_(14)~x_(20)分别为2-乙酰基呋喃、柠檬烯、2-苯基乙醇二聚体、2-苯基乙醇单体、2-庚酮、E-2-辛烯醛、异丁酸),R~2=0.929,P0.05。另外,在贮藏过程中紧压白茶的特征挥发性物质间会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紧压白茶花香、清香药草味和坚果味的独特风味特征。运用GCIMS技术、配合化学计量法能够科学辨别紧压白茶仓储年限,为规范紧压白茶市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然野生的白苏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白苏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同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实验检测结果表明:白苏挥发油中检验出38种组分,鉴定出38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以醇类为主,其中的主要组分有3—己烯—1—醇(25%)、1—己醇(14.78%)、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9.9%)、乙酸丙酯(9%)、十六酸(6.2%)、苯乙醇(3.15%)等;并通过利用Fention反应检测白苏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发现白苏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表明白苏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本文可为以后天然野生白苏挥发油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方法对市售花椒油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在磁力搅拌条件下,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40 min时花椒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能最大程度地挥发、吸附。在花椒油中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9种(18.94%)、烯烃类19种(50.85%)、酯类5种(21.35%)、酮类6种(5.09%)、醛类8种(3.42%)。花椒油中香气成分主要是以醇类、醛类和酯类物质为主,桧烯(13.05%)、(E)-β-罗勒烯(14.65%)、桉油精(12.16%)、乙酸芳樟酯(17.65%)是其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区分留兰香薄荷茎叶饲喂草鱼与对照草鱼肌肉挥发性组分的不同,作者以鱼-花(薄荷)共生闭环系统中的新鲜留兰香薄荷(Mentha spicata L.)茎叶按鱼体质量的10%配合常规饲料饲喂草鱼,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测定留兰香薄荷及薄荷饲喂草鱼、对照草鱼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指纹图谱,并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在留兰香薄荷茎叶中可检测到VOCs 129种,可定性的以醇、酮和醛类为主的VOCs有30种,其中叶片中含量相对较多;在薄荷饲喂草鱼和对照草鱼中检测到VOCs 83种,能定性出45种;由指纹图谱结合定性分析发现,薄荷饲喂草鱼中双戊烯、苯乙醇、芳樟醇等含量比对照草鱼的高,而具有臭味的邻甲酚以及海水味、腥臭味的反式-2-戊烯醛含量大幅降低,且检测到留兰香薄荷VOCs中有6种芳樟醇、异戊醛向其饲喂草鱼中转移明显,使原有的2-甲基丁酸乙酯、2-乙基呋喃的含量大幅降低;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证实,薄荷饲喂草鱼与对照草鱼之间VOCs差异显著,可以各自聚为一类。结果表明,留兰香薄荷叶片中VOCs的含量远高于茎;薄荷饲喂草鱼VOCs的含...  相似文献   

16.
张丽媛  申书昌  刘志明  马萍  姚笛 《食品科学》2011,32(16):326-329
微波辅助萃取万寿菊残渣中的挥发油并分析化学成分。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液料比、萃取时间、微波萃取温度对万寿菊残渣中挥发油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优化萃取条件为微波萃取温度为高温(700W)、萃取时间60s、液料比6:1(mL/g)、选用溶剂为石油醚,此条件下挥发油萃取率为1.57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19种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7.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牡丹鲜花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TG-5MS毛细管柱作为色谱分离柱,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由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亚临界流体萃取、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4 种方法制得的6 种凤丹牡丹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32 种挥发物,包括芳香烃类、醇类、酯类、烷烃类、醚类、酮类、醛类7 类物质,不同精油挥发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均有明显差异,共有成分为1,3,5-三甲氧基苯、γ-壬内酯和十六烷,且1,3,5-三甲氧基苯在6 种牡丹精油中的相对含量均最高。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牡丹精油花香浓郁,得率最高,适宜制备牡丹精油;水蒸气蒸馏提取的牡丹精油得率最低,但其天然香味物质最丰富,适宜制备牡丹花水。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新疆环塔里木盆地3个红枣主产区、河南新郑和山西临县31个不同产地枣果特征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枣果GC-IMS风味指纹图谱,对比明显,可以直观看出不同产地枣果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新疆各产地灰枣和骏枣与其原产地枣果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与骏枣相比,灰枣中对香气贡献最大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有1-辛烯-3-醇(D)、2-甲基丙酸、3-辛酮(D)、丁酸、羟基丙酮等物质;而骏枣中对香气贡献最大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有丙醛、2-丙酮、3-甲基丁醛、辛醛(M)、壬醛(M)等物质。  相似文献   

19.
紫花芒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75μm Carboxen/PDMS和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两种萃取头提取紫花芒果成熟时果肉和果皮的香气成分,并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定量分析香气成分。使用75μmCAR/PDMS萃取头检出果皮香气成分26种,占总挥发物的98.71%,萜类成分占98.49%,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是萜品油烯(44.20%);果肉香气检出21种挥发物,占总挥发物的99.29%,其中萜类占97.82%,相对含量较高的是对伞花烃(55.45%)。使用100μmPDMS萃取头检出果皮香气中22种挥发物,占总挥发物的98.51%,萜类成分占98.14%,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萜品油烯(68.45%);果肉香气中检出15种挥发性成分,占总挥发物的97.68%,萜类占96.69%,相对含量较高的是萜品油烯(79.18%)。紫花芒果更适合使用75μmCarboxen/PDMS提取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且果皮中的香气成分多于果肉中,主要是萜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