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塔河油田部分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有机氯超标的问题,在实验室脱氯实验基础上,用现场工业实验验证了实验室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氯转移剂的加入,可有效降低原油中有机氯的含量;有机氯转移剂加入量为204℃馏分有机氯含量的2~3倍时,有机氯脱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脱除效果较优的工艺参数条件为:85℃,充分搅拌,最终原油中不能被电脱盐装置脱除的有机氯化物通过添加氯转移剂可被有效除去。  相似文献   

2.
刘公召  王晓阳 《化学世界》2015,56(4):222-224,228
由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在无水乙醇中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季胺碱苄基三乙基氢氧化铵,以苄基三乙基氢氧化铵为主要成分制得氯转移剂T1。该氯转移剂T1分别对环氧氯丙烷、四氯化碳、氯化石蜡三种模拟油脱氯,实验结果表明,加剂量为有机氯含量50倍时,有机氯脱除率分别为94.91%、81.00%和25.24%。氯转移剂T1对乌鲁木齐石化厂混合原油的总氯脱除率可达80.45%。  相似文献   

3.
针对塑料油加氢处理过程中因氯盐导致管道堵塞及腐蚀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加氢脱氯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活性组分、载体及助剂对塑料油有机氯脱除效果,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240 h长周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助剂Ni和X改性后的分子筛M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氯活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聚氯乙烯(PVC)的大量使用导致城市生活垃圾(MSW)中的氯含量相对较高。水热反应将氯尤其是有机氯高效脱除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提。MSW中塑料组分复杂,有机氯主要来源于PVC,研究影响PVC水热脱氯中氯迁移特性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两种型号(HB-65和S-65)的PVC和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作为原料,研究了PVC自身性能和水热条件对氯脱除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塑料混合水热过程中的氯迁移特征。结果表明,PVC自身性能是影响水热脱氯内在因素,水热条件如水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反应物浓度是外在因素。塑料因不同的热膨胀性在混合水热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添加PP和ABS使PVCHB-65脱氯率分别下降了71.66%和70.96%,使PVCS-65脱氯率分别下降了19.05%和18.15%;添加PE和PS使PVCHB-65脱氯率分别下降了71.06%和43.06%,使PVCS-65脱氯率分别升高了8.20%和46.70%。  相似文献   

5.
零价铁处理有机氯农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氯代烃和多氯联苯等氯代芳香烃的零价铁还原脱氯技术的研究进展,对零价铁在还原降解六六六、滴滴涕和六氯苯等有机氯农药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讨论了零价铁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反应机理、动力学、铁表面活性作用,指出了该研究技术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及不足并提出了建议,为之后进一步开展有机氯农药的零价铁脱氯降解实验研究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原油含氯对炼油工业负面影响巨大。尤其是有机氯代物很难除去,影响石油二次加工,造成管道堵塞,加工设备腐蚀及催化剂中毒。结合原油氯的来源及其腐蚀机理,研制出高效的原油脱氯方案迫在眉睫。梳理了近几年原油脱氯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现有脱氯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谢辛  李英杰 《化工进展》2013,32(8):1921-1928
对钙基吸收剂脱除HCl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类型钙基吸收剂的脱氯特性和提高钙基吸收剂脱除HCl性能的各种方法,讨论了Ca/Cl摩尔比、反应温度、粒径、反应气氛等因素对吸收剂脱氯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重点应加强钙基吸收剂脱氯反应机理研究,解决脱氯效率较低等关键问题。并论述了生物质气化重整制氢与钙基吸收剂捕集CO2耦合技术中HCl脱除的必要性,提出HCl对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2性能可能存在影响。指出需研究HCl和CO2与钙基吸收剂的竞争反应规律和相互作用机理并提出协同调控方法,这对于生物质气化重整制氢技术协同捕集CO2和HCl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以三氯乙烯生产工业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0价铁催化还原、混凝沉淀法,对氯代烃进行脱除处理,探讨了脱氯处理效果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三氯乙烯的脱氯效率大于99%,其他氯代烃脱氯效率大于90%。催化还原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对三氯乙烯生产废水中的氯代烃具有很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兵  张其龙  王猛  李济琛  席雯  周灿 《化工进展》2021,40(Z1):404-410
氯是煤中的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以HCl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对燃煤发电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施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湿法脱硫吸收塔浆液中氯离子的物料平衡,本文提出了碱性吸收剂脱除燃煤烟气中HCl的技术思路,从碱性吸收剂种类、反应条件对脱除HCl的影响、HCl脱除机理方面对烟气脱氯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碱性吸收剂脱除燃煤烟气低浓度HCl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6):1080-1082
在江汉钟市油田原油最佳电脱盐工艺条件下,研究了电脱盐前、后表面活性剂SH03对含盐、含水、总氯、有机氯、原油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H03对电脱前原油的总氯、有机氯和原油的部分物性如酸值、硫含量、氮含量和部分金属含量等几乎没有影响,表面活性剂含量≤500μg/g时,对低温脱水、高温电脱盐及电脱后原油的总氯含量和有机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在江汉钟市油田原油最佳电脱盐工艺条件下,研究了电脱盐前、后表面活性剂SH03对含盐、含水、总氯、有机氯、原油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H03对电脱前原油的总氯、有机氯和原油的部分物性如酸值、硫含量、氮含量和部分金属含量等几乎没有影响,表面活性剂含量≤500μg/g时,对低温脱水、高温电脱盐及电脱后原油的总氯含量和有机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霍文兰  王晓飞  霍孔孔 《应用化工》2012,41(7):1216-1217,1223
用甲酸钠对淡盐水中的游离氯进行脱除,研究了pH值、温度、甲酸钠用量对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甲酸钠脱除淡盐水中的游离氯的最佳条件是:pH为8.5,温度为40℃,甲酸钠的用量为1.25∶1(CHCOONa∶CCl2)。在此条件下,脱氯效率可达98.5%。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基合成气的净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阐述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用于生物质基燃气净化的工艺路线,即采用旋风分离器加单管式过滤器除尘,催化分解法脱氨,NC2301脱氯剂脱氯,干法氧化铁粗脱硫加氧化锌精脱硫脱除硫化氢,干法氧化锰脱除SO2,3093脱氧的工艺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
氯碱工业中膜电解槽技术的出现,带来了盐水脱氯再循环的新的研究方法.虽然采用活性炭脱除水中的氯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用于脱除盐水中的氯却是最近的事.经过真空脱氯之后的盐水中含有30~40ppm的氯,再用活性炭进行处理,可使氯降到0.1ppm以下的检测极限.采用这一方法后就没有必要再采用化学处理的方法来脱氯了.炭固体床脱氯的方法简单,为了降低成本,要使操作简化并且省去化学的处理.采用活性炭脱氯的另一个效果是,可使各种形态的氯胺破坏,从而使存在子水银电槽中的氯化汞得以除去.  相似文献   

15.
离子膜烧碱生产中淡盐水脱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的淡盐水含有游离氯,必须在回到一次盐水之前脱除所含游离氯.本文就淡盐水脱氯的原理、方法、工艺流程进行了阐述,并对生产中常见的空气吹除脱氯与真空脱氯2种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连续重整装置不同部位的工艺特点,探讨了ET系列脱氯剂在连续重整装置的预加氢高温脱氯、重整产氢低温脱氯及连续重整再生循环气高温脱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ET系列脱氯剂能较好地脱除重整进料、重整产氢和再生循环气中的氯化氢,较好地消除了氯化氢对装置的腐蚀隐患。  相似文献   

17.
变压器油中的PCB纳米氢化钠化学脱氯的定量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在温和条件下,利用自行合成的纳米氢化钠深度脱除变压器油中的多氯联苯(PCB)技术。总质量分数为0 5%的PCB可以降解到0 028%,降解后的溶液用纳米氢化钠二次处理后,PCB总质量分数可进一步降解到0 0001%。基于GC/ECD的检测技术,评价了纳米氢化钠的脱氯效果以及其去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氯原子数目越多,分子对称性越差,脱氯反应越快;从五氯联苯脱氯表征发现PCB上的脱氯活性的顺序依次为:对>间>邻;在脱氯过程中,由于高氯原子数的联苯降解为低氯原子数的联苯,纳米氢化钠脱氯技术还降低了PCB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源头预防和过程脱除是塔河油田预防原油有机氯超标的两大重要方法。制定了有机氯源头防控制度,合成了一种有机氯脱除剂,室内筛选出最佳反应参数;在现场进行了工业试验,原油有机氯现场脱除率最高达87.5%;为保障原油有机氯稳定脱除,自行设计了一种有机氯脱除装置。研究成果形成了源头控制、过程脱除的立体式原油有机氯防控体系,对油田运行降本增效具有积极意义,降低了下游炼化企业相关炼化装置的腐蚀风险,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霍文兰  王建国  霍孔孔  白妮 《应用化工》2011,40(8):1386-1389
采用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甲酸钠等脱除淡盐水中的游离氯,研究了pH值、温度对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亚硫酸钠与焦亚硫酸钠的脱氯效果影响不大;pH在碱性范围内,其脱氯效率都在99.36%~99.91%;温度和pH值对甲酸钠的脱氯有一定的影响,在室温、pH值为8.3条件下,其脱氯效率为99.64%。  相似文献   

20.
T406型脱氯剂的研制与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续 《工业催化》1996,4(3):44-49
报导了型脱氯剂的研制、性能试验和工厂运行结果。与国内外常见同类脱氯剂的对比试验及工业应用表明, 由化工部西北化工研究院开发研制的这一新型脱氯剂具有抗压碎强度高, 净化度高, 氯容量高的特点, 可以在常温下用于气相和液相原料中氯化物的脱除。即使在低温(4℃)下, 净化后原料中氯降至左右的情况下抓容量仍高达18%以上。该脱氯剂还能同时脱除原料中的硫。T406型脱氯剂已工业应用于混合二甲苯和氢原料的脱氯, 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