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9):30-32
目的:探究儿童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进行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MP-Ig M,以MP-Ig M滴度大于1∶40为阳性,表示近期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在Bio-Rad450型酶标仪上运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s IL-2R和IL-4的水平,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42.50%(34/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5%(1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总Ig E和外周血EOS绝对值分别为(389.42±210.22)U/m L和(519.35±45.70)×10~6/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12±58.30)U/m L和(350.46±35.47)×10~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 IL-2R及IL-4分别为(483.5±43.8)ng/L和(33.6±3.1)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6.8±18.9)ng/L和(8.9±0.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一定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所以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时,医生应该要考虑到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以便尽快找到诊断依据,同时应该尽早尽快地诊断并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4):54-5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止咳、退热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Ig A、Ig G、Ig M、CD4+和CD4+/CD8+比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5):77-80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其有利于巩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咳嗽和咯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明显减轻患儿咳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外周血白介素5(IL-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IL-5及VEGF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50例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MP1组)、50例支原体肺炎无喘息患儿(MP2组)及50例非支原体肺炎无喘息患儿(对照组)进行血清IL-5和VEGF检测.结果 MP1组血清IL-5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MP2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P2组血清IL-5和VEGF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的喘息与外周血IL-5和VEGF的水平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6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
目的探讨匹多莫得辅助治疗对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的影响及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10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红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和CD4+/CD8+细胞数显著升高,而CD8+细胞数则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而IL-6和IL-8的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血清Ig M、Ig G和Ig A的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并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92.0%vs 66.0%,P<0.05)。结论匹多莫得佐治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6)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静脉点滴进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4%,对照组有效率64%,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用于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4):27-36
目的:通过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接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60例儿童血清C-反应蛋白(CRP)、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及运用生化比色法测定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比较两组儿童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中CRP、PCT及TSGF三种炎性因子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血清CRP、PCT和TSGF炎性因子含量增高可为MPP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较广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8):140-142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支气管肺炎55例,设为对照组,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6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肺炎表现、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病年龄集中在5~12岁,发热(38.5℃以上)、胃肠症状、精神症状、肝及心肌损害、胸腔积液及肺不张并发症分别为84.62%、24.62%、20.00%、52.31%、27.69%,与对照组的54.55%、9.09%、3.64%、23.64%、7.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胸片吸收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另外两组平均住院时间[(18.20±3.58)d vs(12.08±1.8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性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学龄期儿童为主,易合并肺外并发症,疗程长且胸片吸收相对慢。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4)
目的:对儿童肺炎的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测并对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在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检查的儿童肺炎患者分别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法、支原体抗体的被动凝聚法以及支原体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使用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法的802例检测中,阳性205例(25.6%);使用支原体抗体的被动凝聚法的747例检测中,阳性135例(18.1%);使用支原体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Mp-IgM检测的603例患者中,阳性126例(20.9%);三中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检测结果为3岁及以下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18.1%;4至7岁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26.2%;8岁及以上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27.6%;三个年龄段儿童的支原体阳性检测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根据患儿病情选取适当的检测方式,儿童肺炎的感染率与年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1):57-60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的变化,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164例儿童,其中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患儿78例;对照组:同期86例正常体检儿童,分别做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血小板计数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结合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的变化有助于推断肺炎支原感染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5):61-6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指标影响,分析阿奇霉素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选取本院儿内科规范用药的1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变化,同时在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IL-6、TNF-α、IFN-γ、hs-CRP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IFN-γ、hs-CRP、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给药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治疗支原体肺炎,且其用药安全性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0)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间断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序贯疗法,前5d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之后根据患儿症状及相关检查恢复情况转为口服阿奇霉素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两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低于治疗组的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高于治疗组的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9)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与阿奇霉素疗效相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0)
目的:探讨阿齐霉素与热毒宁联合治疗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支原体肺炎患儿共78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干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4%,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齐霉素与热毒宁联合治疗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显著,能够加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8):65-68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400例年龄为3个月~3岁的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按有无喘息分为喘息组和无喘息组,每组200例。所有患儿入组后均联合检测MP和RSV,比较两组MP和RSV阳性率、检测满意度、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情况。结果:喘息组MP和RSV阳性率、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儿存在下呼吸道感染时,通过联合检测体内血清MP和RSV抗体滴度,快速鉴别诊断出喘息性疾病,可明显减少检查费用及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23):90-9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进行分组,其中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为对照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为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免疫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在CD3+、CD4+及CD4+/CD8+水平变化方面,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观察组为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为97.8%,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选择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7):945-94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另辅以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结果:试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