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加剂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O32.5级水泥、Ⅲ级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外加剂单因素试验研究方法和塌模试验,研究了四种外加剂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最佳掺量为2.5%,速凝剂最佳掺量为3%,PP纤维最佳掺量为0.4%,稳泡剂最佳掺量为0.06%.通过四种外加剂相互耦合,制备的泡沫混凝土能有效解决泡沫混凝土现浇承重墙体时...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实验,系统研究了胶凝材料总量、矿粉掺量、水灰比、减水剂掺量、纤维掺量、憎水剂等因素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粉有利于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憎水剂可大幅度降低泡沫混凝土吸水率,制备出容重仅为550kg/m~3而强度可达5.0MPa的轻质高强泡沫混凝土,同时具有较低的吸水率。  相似文献   

3.
刘继胜 《新型建筑材料》2020,(4):154-156,160
以硬脂酸钙(CaSt)、硬脂酸锌(ZnSt)和有机硅烷(Sil)为憎水剂分别对低密度泡沫混凝土进行改性。对掺憎水剂后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干密度、吸水率和水化放热过程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憎水剂与发泡剂的相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掺入3种憎水剂均可有效改善泡沫混凝土的憎水性能,其中ZnSt效果最好。但ZnSt的掺入会使泡沫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干密度增大,而Sil和CaSt的掺入可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其干密度。CaSt、Sil与发泡剂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而ZnSt的加入会使发泡剂的发泡效果降低。此外,3种憎水剂的掺入均会延缓水化放热峰的出现,其中ZnSt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P·O42.5R水泥、植物蛋白发泡剂、电厂粉煤灰为原料,辅以聚羧酸减水剂、速凝剂、促凝剂,采用物理发泡法制备干密度为5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使用流变仪、SEM、XRD对试样净浆性能、气孔结构及其分布进行表征,并研究外加剂对净浆的相对粘度和硬化泡沫混凝土的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配方中分别掺入0.2%速凝剂、0.3%促凝剂可使试样50~400μm的气孔比例分别达到93.67%和94.67%,气孔平均直径分别为182.90、149.86μm,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3.20 MPa、3.31 MPa。掺减水剂(缓凝型)使泡沫混凝土气孔平均直径减小,但同时也增加开口孔隙率,掺入0.1%的减水剂样品的28 d抗压强度为2.88 MPa。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泡沫混凝土浇注入烧结空心砌块后出现的塌陷问题,研究了几种稳泡剂和速凝剂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掺量为0.05%时,泡沫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有所提高;ZJK铝酸盐速凝剂掺量为10%时,泡沫混凝土可脱模时间在30 min内。通过改进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解决了塌陷问题。  相似文献   

6.
泡沫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经常出现塌模,消泡等不稳定现象,因此制备发泡混凝土首先要解决发泡混凝土稳定性问题.本文从调整水灰比、加入增稠剂和稳泡剂这三个方面着手,探究解决泡沫混凝土塌模现象的方案.试验研究表明:在低水灰小于0.45比时,浆体的流动度小,试样不会出现塌模现象,而当水灰比≥0.45时,试样开始出现塌模现象,且水灰比越大,塌模值越大;当CaC12掺量从0%到0.8%时,发泡混凝土试样塌模值分别为0.6 cm、 0.4 cm、0.35 cm、0.3 cm、0 cm,说明加入CaCl2的掺量不能少于水泥质量的0.8%,才能保证发泡混凝土不发生塌模现象;当硅灰掺量分别为6%和8%时,发泡混凝土试样均不出现塌模现象.当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0.1%)、水灰比控制在0.4以下、硅灰掺量≥6%以及氯化钙加入量≥0.8%时,泡沫混凝土塌模值均为0,泡沫混凝土不发生塌模现象.该试验为解决泡沫混凝土塌模现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环保等特性,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泡沫混凝土的使用焦点问题往往在于如何提高其强度和保温性能、降低干密度及易于施工。为了改善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在泡沫混凝土中掺入MAMF纤维,当MAMF纤维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03%~0.04%时,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干密度等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掺入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采用物理发泡技术制备泡沫混凝土,研究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流值、气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泡沫混凝土的流值随着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较小的掺量即可使泡沫混凝土获得较大的流值;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可显著改善泡沫混凝土的气孔结构,使得气孔细小且分布较均匀,孔壁结构完整;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水灰比为0.5,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08%,较未掺减水剂试样的抗压强度提高44.1%。  相似文献   

9.
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简称: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为骨料、通过化学发泡工艺制成的一类轻质多孔材料。本文系统研究了外加剂品种及掺量对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发泡效果和成型稳定性,对于B07级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速凝剂适宜掺量为2.68%,对于B08级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速凝剂适宜掺量为2.28%。随着稳泡剂掺量增加,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发泡稳定性明显增加,发泡高度60cm时无冒泡或下沉现象,但掺加稳泡剂后,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略有降低,稳泡剂适宜掺量为0.1%。掺加水镁石纤维或PP纤维可明显改善再生原料发泡混凝土的收缩开裂,水镁石纤维效果优于PP纤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轻泡沫混凝土结构断层成因及抑制措施。结果表明:水胶比、浆体温度、速凝剂和纤维掺量对超轻泡沫混凝土中结构断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善发泡浆体的性能、优化水温及速凝剂掺量来平衡料浆的发泡速率和凝结硬化速率、添加纤维来提高多孔结构抵抗内应力的能力,均能有效解决超轻泡沫混凝土结构断层问题;适宜的技术参数为:水胶比控制在0.885~0.965之间,水温设定为30℃,速凝剂掺量为6.0%,纤维掺量不低于0.75%。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2014,(6)
较高的吸水率是超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一个显著的性能弱点也是影响其工程使用和长期耐久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吸水率和物理性能试验在试验室考察了3种憎水剂的添加对干燥密度为150~250kg/m3的超低密度泡沫混凝土耐水性改善的效果及其对物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憎水剂的种类和掺量对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有影响显著,其中,改性硬脂酸盐憎水剂憎水效果最好,有机硅憎水剂憎水效果最差;不同的憎水剂对其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使用Ⅱ级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利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干密度为250~300kg/m3的泡沫混凝土,研究掺加不同种类的憎水剂对此种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干密度、体积吸水率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憎水剂的种类和掺量对该泡沫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泡沫混凝土体积吸水率的影响较明显;其中,硅烷基憎水剂的效果最好,胶粉基憎水剂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粉煤灰制备泡沫混凝土,通过掺入不同掺量粉煤灰和不同类型及掺量的化学激发剂,研究其对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干密度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泡沫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逐渐减少;氯化铁激发效果好于氧化钙,当氯化铁掺量为3%,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比未掺入激活剂的纯水泥泡沫混凝土提高了18%。本实验通过调整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激发剂、水料比等参数,制备兼具良好力学性能的粉煤灰泡沫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憎水剂的掺入可以大幅度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憎水性,继而减小其吸水率,提高抗冻性,文中对掺入憎水剂的泡沫混凝土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泡沫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对内掺憎水剂F、内掺有机硅和表面刷涂有机硅等3种降低吸水率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憎水剂F可显著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内掺有机硅改善吸水性能的效果次之,刷涂有机硅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泡沫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对内掺憎水剂F、内掺有机硅和表面刷涂有机硅等3种降低吸水率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憎水剂F可显著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内掺有机硅改善吸水性能的效果次之,刷涂有机硅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
加气混凝土吸水率高,使得其强度降低。为了改善加气混凝土性能,研究不同类型的内掺及外涂憎水剂对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将经憎水剂处理后的加气混凝土放入水中,测试加气混凝土7d及28d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在不同浸泡时间的吸水率,并结合SEM对于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憎水剂提高了加气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了加气混凝土的吸水率;内掺憎水剂对于加气混凝土的性能改善优于外涂憎水剂。测试掺入了憎水剂的加气混凝土微观结构,内掺型憎水剂降低加气混凝土吸水率,原因是优化了加气混凝土中的孔结构,使孔尺寸变小且分布均匀,同时连通的毛细孔减少。  相似文献   

18.
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钛矿渣,采用化学发泡工艺制备了干密度小于250 kg/m3的发泡混凝土,研究了钛矿渣、水胶比以及激发剂对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对发泡混凝土气孔结构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磨90 min的钛矿渣掺量增加,发泡混凝土28 d及56 d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掺量为15%时达到最高;掺入6%的激发剂有利于钛矿渣发泡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粉磨90 min的钛矿渣取代30%的水泥,并掺入6%的激发剂制备的发泡混凝土干密度为243.0 kg/m3,28 d及56 d抗压强度分别为0.48 MPa、0.52 MPa;掺入30%钛矿渣与6%激发剂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气孔孔径,改善气孔均匀性,提高了孔间壁致密程度。  相似文献   

19.
孔结构是泡沫混凝土的重要技术特征,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本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掺入外加剂和外掺料,采用化学发泡方式制备超轻泡沫混凝土。通过调整纤维、硅灰、增稠剂和稳泡剂的掺量改变孔结构,分析孔结构与超轻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改变纤维、硅灰、增稠剂和稳泡剂的掺量能实现对泡沫混凝土气孔孔径和形貌的控制;泡沫混凝土孔壁厚度和密实度是影响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随着孔壁厚度和密实度的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发泡方法制备了密度小于250kg/m3的发泡混凝土,系统研究了增稠剂和速凝剂对发泡混凝土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增稠剂和速凝剂可显著提高料浆稳定性。随增稠剂掺量的逐渐增加,发泡混凝土气孔孔径逐渐减小,抗压强度先提高后有所降低,增稠剂适宜掺量为1.2%。随速凝剂掺量的增加,发泡混凝土孔径无明显变化,抗压强度未降低,速凝剂适宜掺量为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