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吸收塔传质单元数的两种计算方法——解析法和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对数平均推动力法结构简单易记、使用方便的独特优点,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使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传质单元数的注意事项及使用窍门。 相似文献
2.
针对废氯处理工序中废气吸收塔使用陶瓷、PVC填料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废金属阳极钛网制作填料并经投入使用后,表现出诸多较好的性能,从而肯定了废料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传质系数是气-液吸收宏观动力学研究的核心,是吸收剂、催化剂的选择、吸收设备设计、放大等的重要参数,利用实验室小型标准圆盘吸收塔测定传质系数最早系由史蒂芬斯(Stephens)和马立斯(Morris)描述,他们根据Higbie不稳定传质理论,使液体流过一系列纵向直角交叉排列的圆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对用lin弧鞍形填料的吸收塔用水从氢-氮-氨混合气中吸收氨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指出了传统稳态计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动态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离散法对该塔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求解常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时采用了比较新的变步长Gear法。 相似文献
7.
8.
《化学工程》2013,(10):13-16
开发高效规整填料,有利于降低CO2捕集过程的能耗和成本。文章在直径200 mm的填料塔中,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空气中微量CO2的方法研究了金属板波纹规整填料的传质性能,测定了具有不同几何参数的规整填料的有效传质面积。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液相流量的增加,有效传质面积逐渐增大,且气相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当气液流量达到一定值时,有效传质面积会超过填料的比表面积。而填料几何参数对有效传质面积也有较大的影响。当波纹倾角α=30°,波纹齿顶角β=75°时,有效传质面积较大。而且α对有效传质面积的影响较β大。在同时考虑气液相流速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新的有效传质面积的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南化公司磷肥厂硫酸干吸塔的填料支承装置采用条拱结构。改造前,拱的开孔率为24.6%。改造后,五、六系统干燥塔采用1.5米长的花岗岩栅条,使拱的开孔率达45.5%,已分别自1983、1972年使用至今,情况良好。五系统吸收塔采用长度为800毫米的瓷质栅条,拱的开孔率达到51.5%,自1984年使用至今,未见腐蚀。 相似文献
10.
《化学工程》2015,(9)
为了有效提高CO2捕集过程中的传质效率,需要测量规整填料在不同溶液体系下的传质性能。在氢氧化钠水溶液-空气-CO2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向液相加入甘油的方法,使液相黏度由0.001 Pa·s最高增加至0.002 5 Pa·s。这一改变使实验体系更加接近真实的CO2吸收体系,如乙醇胺、二乙醇胺水溶液等。利用此改进后的体系,在直径为200 mm、填料高度为800 mm的填料塔中,测量了波纹倾角为45°、齿顶角为90°、波纹峰高为9 mm的金属板波纹规整填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有效传质面积。实验结果显示:黏度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填料在同等条件下的有效传质面积。在实验的基础上,将黏度参数关联到新的关联式中,可以有效预测在不同黏度体系下的有效传质面积,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填料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填料塔的应用越来越广,已成为能与板式塔和其它传质设备相媲美的重要设备。由于对填料塔设计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填料塔传质系数通用关联式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长期以来,人们对填料塔的传质过程已进行了相当深入、广泛地研究,并提出了许许多多具有不同适用范围的传质系数通用关联式。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结构特性的网波填料用CO_2一空气一去离子水系统,在常温、常压下,吸收和脱吸时的特性,测定传质数据并建立了关联式,为网波填料推广用于难溶气体的吸收或脱吸,提供依据。网波填料由于传质效率高、流体阻力小、通量大和放大效应小,成为公认的高效填料。它的应用日益广泛,规整填料的新品种不断开发,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作者曾对不同结构尺寸的网波填料的流体力学特性作了专题研究。该填料用于热敏性、难分离液体混合物的精馏报道较多。自七十年代后期,这类填料又开发新品种并用于吸收,但国内报道甚少,用于难溶气体的吸收研究实属稀见。为此,作者通过用空气脱吸水溶液中CO_2来(?)定传质数据,提出液膜传质系数关联式,这对于全面认识这类高效填料的传质性能,使其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对于净化环境,回收溶剂,节约能源均为有益。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由国外引进的一批大型合成氨装置中,用本菲尔特溶液及氨基乙酸法脱CO_2的吸收塔和再生塔的填料高度,各公司均以专利为借口,没有提供传质计算。本文对CO_2吸收塔和再生塔传质系数K_G·a初步提出一个计算式。 相似文献
20.
用化学法测定液相物理传质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膜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空气、氧化亚硫酸钠溶液,在一定的酸度、温度与气速下,氧吸收速率与催化剂钴浓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曲线斜率S的变化,提出了反应快慢等级与液相物理传质系数k·L同时测定的方法。实验证明,快速反应可用于测定k·L。文章推导了在液体模数1.82×10~(10)~2.0×10~(11)范围内的k·L以及氧为二级不可逆快速反应的增强因数β的相关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