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双氧水氧化法制备植物油基人造革增塑剂。通过红外光谱、碘值、环氧值对其化学结构进行分析,使用热重分析仪、万能试验机、萃取试验分析了增塑剂对人造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TIR光谱中双键特征峰信号减弱,在825.45cm~(-1)处出现环氧基特征峰,碘值由112g/100g降低至5.47g/100g,环氧值从零升至3.711%。将环氧地沟油应用于PVC人造革制备中,可以提升PVC人造革的热稳定性,加入环氧地沟油基增塑剂的PVC人造革的5%的失重温度为302.20℃,10%的失重温度为310.12℃,显示了比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基PVC人造革更优异的耐热性能,环氧地沟油基增塑剂和DOTP基增塑剂的人造革显示了相似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贾茂林  王芳  陈意  范浩军 《中国塑料》2014,28(11):82-87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分步甲酯化、酸催化-环氧化法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并对产品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在839.2cm-1处出现了环氧基特征峰;环氧化反应后原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生成了环氧脂肪酸甲酯;产品的环氧化程度随环氧化时间的延长逐步提高,在环氧化时间为8h时环氧值达到最大3.9%,碘值相应地从87.7降至8.7;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相比,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闪点高于197℃,对聚氯乙烯(PVC)树脂有相似的增塑效率,50%的增塑剂可使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87℃降低到-10℃,但耐迁移性尚不及DOP。  相似文献   

3.
PVC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生产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生产工艺,在大孔强酸性树脂催化剂作用下,制备出PVC环保型增塑剂环氧化大豆油。试验中对过氧化剂种类、反应催化剂及操作条件进行了系统考察;制备出的环氧化大豆油具有环氧值高,酸值和碘值低的特点,是性能优异PVC环保型增塑剂。采用先过氧化再环氧化的分步合成工艺,可使环氧化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副反应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用自制的催化剂合成了一种环氧大豆油。通过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双氧水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环氧大豆油环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氧水用量100份、催化剂用量0.5份(大豆油用量定为100份)、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5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的环氧值为6.58%,碘值为0.83 gI/100g。产品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确定大豆油被环氧化生成环氧大豆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环氧大豆油合成配方与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的环氧值、碘值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环氧大豆油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大豆油、甲酸和双氧水的物质的量配比为1∶9∶3,无需添加其他催化剂,搅拌速度为400r/min,反应6h,反应温度55℃左右。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6.8%,碘值≤3.0 g/100 g。产品的外观及色泽均能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异山梨醇和正庚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SDH),并与石油基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比考察了对聚氯乙烯(PVC)的增塑性能。通过红外分析表征增塑剂与PVC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拉伸试验与动态力学测试表征PVC试样的力学性能;通过热重分析与迁移性实验表征增塑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SDH与PV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强;PVC/40SDH试样较同比例的DOP和DOTP增塑PVC表现出更高柔韧性,其中PVC/40SDH的断裂伸长率较PVC/40DOP和PVC/40DOTP分别提高26.29%和33.89%,玻璃化转变温度则分别降低1.67℃和4.15℃;SDH的热稳定性、挥发性和耐抽提性介于DOP和DOTP之间。SDH的综合增塑性能较优,可以替代DOP和DOTP用于PVC的增塑。  相似文献   

7.
使用季戊四醇和油酸通过酯化反应和环氧化反应制备了环保增塑剂环氧油酸多元醇酯。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制备的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得到了预期增塑剂产品。将其作为主增塑剂与聚氯乙烯热塑共混,研究了塑化聚氯乙烯的最低共混扭矩、热性能、力学性能,对该增塑剂在不同介质中的耐迁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邻苯类增塑剂和环氧大豆油的塑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作为主增塑剂,环氧油酸多元醇酯增塑的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热降解温度达到了281.5℃,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2.12 MPa和332.12%,在蒸馏水、乙酸溶液、乙醇溶液、石油醚和橄榄油中的迁移量明显低于邻苯二甲酸酯和环氧大豆油增塑的PVC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豆油(SBO)为原料,采用过氧甲酸氧化法制备了不同环氧值的环氧大豆油(ESO);分别用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对ESO进行开环反应制备丙烯酸化环氧大豆油。分别测定了大豆油及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和碘值以及环氧大豆油丙烯酸化反应前后的酸值,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大豆油、甲酸和双氧水的比例可以制备出不同环氧值的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比甲基丙烯酸更容易开环环氧大豆油。  相似文献   

9.
以白花树果油为原料,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制备了白花树果油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通过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Keggin型结构。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白花树果油甲酯环氧化的最优工艺条件:脂肪酸甲酯为10 g,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双氧水质量分数为25%(均基于甲酯质量),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0.5 h,溶剂乙酸乙酯用量为20 mL时,产物环氧值可达5.30%。在增塑剂质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10%时,对比了白花树果油EFAME、DOP、DOTP对环氧树脂128/934固化体系的增塑性能,实验结果表明,EFAME可有效改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柔韧性,增塑性能优于石化增塑剂DOP、DOTP,可望成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绿色替代品。  相似文献   

10.
姜慧斌  顾勇冰  陈新 《广州化工》2013,41(4):96-98,121
通过菜籽油与甲醇交换后制得菜籽油脂肪酸甲酯,然后与马来酸二丁酯共聚,制得环保型人造革的增塑剂。研究了该增塑剂作为PVC人造革增塑剂时的挥发性、增塑效率和耐抽出性等,结果表明该增塑剂挥发质量损失率为0.3%(120℃、60 min);其增塑的PVC树脂的Tg从87℃降到-35℃;在去离子水、0.15 mol/L NaOH、环己烷中抽出率分别为0.872%、0.731%和16.185%。  相似文献   

11.
环氧化菜籽油基PVC增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将菜籽油用苯甲醇醇解,然后再将所得的苯甲醇酯环氧化,制得环氧菜籽油脂肪酸卞酯增塑剂。研究了该增塑剂对聚氯乙烯(PVC)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份PVC树脂加入80份环氧菜籽油脂肪酸卞酯后,PVC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80℃下降到-28℃,5%热失重温度由240.1℃提升到272.8℃,10%热失重温度由259.9℃提高到288.4℃;分别用环氧菜籽油脂肪酸苄酯和DOP增塑的PVC树脂在常温下显示出相似的力学性能和耐迁移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环氧米糠油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米糠油是一种无毒增塑剂兼稳定剂,本研究由米糠油不经酯交换在冰醋酸、硫酸、双氧水作用下进行环氧化,一步法合成环氧米糠油,产品得率为精糠油的97.5%,碘值为5.62(gl_2/100g样),环氧值11.6%(g环氧基/100g样)。  相似文献   

13.
用季戊四醇和蓖麻油酸通过酯化反应反应制备了蓖麻油季戊四醇酯。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制备的产品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增塑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研究了塑化PVC的平衡扭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对该增塑剂在不同溶媒中的耐迁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环氧大豆油的塑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蓖麻油季戊四醇酯塑化PVC的加工平衡扭矩为14.9 N·m,改善了PVC的加工稳定性;塑化PVC的拉伸强度为23.28 MPa,断裂伸长率为263.13 %,耐迁移性能较邻苯二甲酸酯和环氧豆油较好,可以作为PVC增塑剂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环氧菜籽油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氧菜籽油的性质及其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以活性炭固载磷钨酸为催化剂,采用无溶剂一步法环氧化工艺制得环氧菜籽油,此方法催化剂用量小且可回收,产品环氧值达4.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环氧菜籽油起始分解温度高达310℃以上,使得PVC的热稳定时间由85 min提高到150 min。PVC的力学性能提高很多,撕裂强度提高达50%以上。环氧菜籽油的作用效果与环氧大豆油相当甚至更好些,可作为聚氯乙烯优良的增塑剂兼稳定剂。  相似文献   

15.
不同饱和度环氧大豆油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宏海  杨丽庭  林博  石光 《广东化工》2007,34(10):31-34
本文用无溶剂法制备环氧大豆油(ESO),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通过研究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与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的关系,选择最佳反应条件。在75℃下,大豆油和过氧乙酸分别反应1、2、3和4 h,分别获得环氧值为0.243、0.317、0.356和0.383 mol/100 g的环氧值不等的环氧大豆油,并研究不同饱和度对环氧大豆油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生物柴油的副产物粗甘油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甘油;再与油酸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中间产物聚甘油不饱和脂肪酸多酯。然后在无溶剂条件下,以硫酸为催化剂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增塑剂环氧化聚甘油多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酸用量以及 H2O2用量对产物的环氧值的影响。同时采用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环氧化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 h,聚甘油不饱和脂肪酸多酯、甲酸、30% H2O2质量比为1∶0.5∶1.2。产品的酸值为1.24 mg KOH/g,环氧值为6.4%,残留碘值为6.8 mg/100 g,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应用到 PVC 树脂中可有效地提高 PVC 的增塑性。  相似文献   

17.
选用了邻苯增塑剂(DOP)、柠檬酸酯类增塑剂(ATBC、ATOC)、对苯增塑剂(DOTP)、偏苯增塑剂(TOTM)及新型植物基增塑剂ID-37制备了增塑PVC材料,对所制备的PVC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180℃热稳定性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180℃静态热稳定性DOTP与TOTM最优,DOP与ID37次之,ATBC与ATOC相当。增塑剂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对硬度差异影响较大,其中DOTP与TOTM所增塑PVC材料硬度比其余四种高约5度(邵氏A)。DSC测试结果表明,TOTM及ATBC增塑PVC的Tg相对较高,约为-22℃,其余四种较为接近,约为-25℃。  相似文献   

18.
以二聚脂肪酸为原料,1,4-二氧六环为溶剂,分别与氢氧化钙、氧化锌反应,制备了二聚脂肪酸钙/锌盐(DFA-Ca/DFA-Zn),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发现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以DFA-Ca/DFA-Zn为聚氯乙烯(PVC)/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体系的主热稳定剂,依次向PVC/DOTP体系加入辅助热稳定剂环氧大豆油(ESO)、山梨醇和β-二酮,通过变色法和刚果红法考察了这3种辅助热稳定剂对上述PVC体系初期着色性及长期热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最佳的DFA-Ca/DFA-Zn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的配方,即DFA-Ca/DFA-Zn/ESO/山梨醇/β-二酮的最佳质量比为1.08/0.27/1/0.5/0.3,在45 g PVC/22.5 g DOTP体系中加入上述配方条件下的复合热稳定剂体系3.15 g时,可使该PVC体系在185℃的静态热稳定时间达195.4 min。  相似文献   

19.
无触媒法环氧棉籽油由精炼棉籽油、双氧水、有机酸等,经环氧化、中和水洗、蒸馏、压滤而制备的产品.该产品具有挥发性低,迁移性少、毒性极低的特点,能赋予各种PVC制品、氯丁橡胶等以优良的抗脆性、抗变色、耐侯性等性能,是含卤素高聚物重要的增塑剂兼热稳定剂,同时也是高质量的脱模剂.广泛应用于农膜、盐膜、卷材、电线电缆料、医药及各种无毒塑料制品中.山东青州市化工二厂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自行研究开发了无溶剂无触媒法生产环氧棉籽油新的生产工艺,该技术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并于 1992年12月15日在自己设计、安装、调试的装置上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的产品,环氧值>4.6%,酸值<0.5mgKOH/g,碘值  相似文献   

20.
在无溶剂无硫酸条件下合成了环氧大豆油,对环氧化合成体系中的羧酸类型、用量及双氧水浓度等影响环氧值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甲酸的环氧化活性比乙酸和丙烯酸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m(大豆油)m(甲酸)m(双氧水)为1 0.15 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6 h。产品环氧值≥6.20%,残留碘值<6.0%。产品经红外分析表明,在3008 cm-1处的原料C=C双键结构峰消失,在820 cm-1、787 cm-1处呈现出环氧键的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