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5,(10):24-26
目的:分析汽化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采取汽化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仅行汽化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短期疗效并进行随访1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7±0.5)d,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6.3±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内出现肿瘤复发患者6例,对照组复发12例,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试验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率为58.3%,高于对照组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汽化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对于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明显降低患者短期复发率,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35-40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6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33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0例患者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回肠膀胱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尿失禁例数高于回肠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的其他并发症及晚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意愿进行个体化治疗,选择适当的术式,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4):129-130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膀胱肿瘤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开腹组和电切组,每组44例。开腹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肿瘤切除术治疗,电切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3、6、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膀胱肿瘤患者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减少复发的发生及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癌术后早期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其中36例(观察组)于术后24h内开始行膀胱灌注,其余36例(对照组)于术后7d开始行膀胱灌注,随访24个月,比较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8.89%,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较观察组显著延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术后早期进行膀胱灌注具有降低复发率和延迟复发的特点,并且无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早期膀胱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112-1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下床时间、盆腔引流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整体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盆腹腔引流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整体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两组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确保其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0):56-57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膀胱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手术,研究组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开展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对膀胱肿瘤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同时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防止术中大出血的发生,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也得到明显的改善,此类手术方法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9):117-120
目的:探讨并对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及随机数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花费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P=0.011)。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有较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手术较安全、损伤性小、术后易恢复且并发症较少等优势,是宫外孕治疗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28-130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置留时间、住院时长、术后1年肿瘤预后标志物情况(P53蛋白和KI-67蛋白)、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总时长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53、KI-67蛋白阴性率分别为82.76%、89.66%,均高于对照组的48.28%、37.9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7.24%(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与电切术比较,更具有优越性,可作为治疗该肿瘤的可行性途径之一,对患者而言提高治疗效果和术后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5):119-122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持续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对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2/5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1,P=0.008);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92%(1/52),对照组复发率为15.38%(8/52),观察组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60,P=0.01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且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率也较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7):107-109
目的:探究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透光旋切术,观察组接受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联合透光旋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单肢切口数(2.14±0.63)个,术中出血量(65.35±12.37)m L,住院时间(3.15±0.84)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5±1.08)个,(183.45±25.43)m L,(4.84±1.1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4.55%,神经损伤率6.82%,与对照组的6.82%、9.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治疗在操作熟练的情况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22):118-120
目的:探讨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早期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63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统计分析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出现的早期并发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对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0.49%(66/163)患者出现并发症,按Clavien分级包括I级30.30%(20/66),Ⅱ级46.97%(31/66),Ⅲ级15.15%(10/66),Ⅳ级6.06%(4/66),Ⅴ级1.52%(1/66)。并发症中以不全性肠梗阻发生率最高,为21.21%(14/66),根据并发症类型分析,胃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为43.94%(29/6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00)、ASA分级(P=0.018)、手术时间(P=0.007)、术中输血量(P=0.009)、糖尿病(P=0.019)与早期并发症显著相关。结论: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患者较易引起一系列的早期并发症,但并发症严重程度相对集中于轻度,重度并发症发生率低。年龄、ASA分级、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及糖尿病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这提示临床应从以上方面入手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5)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08月~2015年04月收治的60例肝脏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剂例次、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术后使用止痛剂例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开腹肝切除组,腹腔镜肝切除组患者具有切口小、疼痛轻及术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29):45-49
目的:对比研究真空辅助切除术与传统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实施乳腺良性肿块传统区段切除术,观察组50例实施乳腺良性肿块真空辅助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辅助切除术可降低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乳房美观度,具有耗时短、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
目的  探讨超声在膀胱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of urinary bladder,PUB)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3 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3例PUB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表现。13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14~76 岁,平均41.7岁。 结果  9例(69.2%)PUB患者临床表现为排尿出现头疼、心悸、出汗及血压增高四联症;12例(92.3%)尿儿茶酚胺增高;4例(30.8%)在0.53年内发生复发。13例PUB超声声像图共发现16个病灶,病灶大小1.23年内发生复发。13例PUB超声声像图共发现16个病灶,病灶大小1.27.5 cm;病灶形态规则9个(56.3%),不规则7个(43.8%);病灶边界清晰9个(56.3%),其中5个(31.3%)可见连续完整的膀胱黏膜,不清晰7个(43.8%);病灶回声均为低回声,1个(6.3%)内部可见巢样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血流丰富12个(75%),点条状血流2个(12.5%),未见血流信号2个(12.5%)。4例(30.8%)出现其他脏器受累。 结论  PUB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并在判断预后及术后随诊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33):69-7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膀胱癌患者手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配合,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依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临床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良好改善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对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有良好抑制作用,并积极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9):149-15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体会,分析顺利完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以及中转开胸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更好地把握全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中转开胸的时机。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2月-2013年10月间进行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7例患者,其中全腔镜21例,16例中转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比较中转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以及未中转的临床资料以及分析中转患者的主要原因。结果:术中中转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主要原因有血管损伤(肺动脉损伤、肺静脉损伤、奇静脉损伤)、淋巴结干扰以及胸腔内的致密粘连等,其中肺动脉损伤是最为多见的原因,占37.50%(6/16),中转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与未中转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损伤出血以及淋巴结的干扰、胸腔粘连是术中中转的主要原因,肿瘤大小不是常见的中转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原因,而患者的年龄也会对中转开胸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3):132-13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试验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