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6,(7):30-3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0例,共分为三组,其中穿刺引流术组(A组)104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B组)101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组(C组)95例,分析三组患者以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状况。结果:A组患者清醒和轻度意识障碍例数分别占总例数的79.81%和18.27%,高于B组的12.87%、54.46%和C组的0、5.2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肿清除效果来看,A组最差,明显低于B、C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三组逐渐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及颅内血肿量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24):87-89
目的:探究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有疗效确切及血肿清除率高等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4)
目的:对比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钻孔引流组及小骨窗开颅组各75例,钻孔引流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小骨窗开颅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钻孔引流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4.5±3.1)%,(1.1±0.5)h及4.0%;小骨窗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2±3.2)%,(2.1±0.6)h及1.3%。钻孔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小骨窗开颅组,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骨窗开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均可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5):5-7
目的:观察并比较三维立体定向置管后颅窝血肿引流术与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后颅窝脑出血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60例高血压后颅窝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三维立体定向置管后颅窝血肿引流术组)与B组(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组),各30例。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术后不同时间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及手术前后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结果:A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均优于B组(P<0.05)。A组术后3、6、12个月ADL评分均优于B组(P<0.05)。A组术后1、4周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三维立体定向置管后颅窝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后颅窝脑出血的清除效果明显优于微创锥颅后颅窝血肿碎吸术,在高血压后颅窝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为微创组,开颅手术治疗为小骨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小骨窗组血肿量显著少于微创组(P<0.01),但术后3天和7天,两组血肿量比较没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肺部感染显著低于小骨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小骨窗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可行,适应证较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5):31-40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随访观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并分别于治疗后2、8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残留血肿量、再出血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FM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残留血肿量为(9.7±3.5)m L,再出血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4.3)m L和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感染、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足内翻、足下垂)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6):64-65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则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s-CRP、IL-6、NSE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8.89%(P<0.05)。结论: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6):15-19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5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介入栓塞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术后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变化情况、Rankin评分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段脑脊液红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ankin评分0~2分例数多于对照组,3~5分、6分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过程中,通过介入栓塞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3):104-107
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对患者泪液分泌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确诊的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34眼)与对照组(30例33眼),观察组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泪液分泌及泪膜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1个月的BU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后BUT与Si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观察组手术后1、2周患者干眼症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干眼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泪液分泌及泪膜功能均变化显著,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患者眼表的损伤是有效防止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Planning》2017,(7):125-126
<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追求全球共同利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理念。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2017年出版),这是继1972年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出版《学习:内在的财富》之后发布的又一份重量级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当今世界的错综复杂和矛盾冲突达到了前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因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问题,依托G15沈海高速八字桥段工程,提出了侧向粉喷桩变刚度非开挖处治方案,首先采用二维数值模拟得出粉喷桩不同处治深度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 表明:沉降主要发生在淤泥层,随着粉喷桩处治深度的增加,沉降控制效果逐渐变好,当桩长为42 m时,...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8):1135-1137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0.9%,远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0.0%(χ2=11.052,P=0.024);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肿、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5):42-44
目的:研究能否通过CT测量脑出血患者第三脑室宽度变化早期预测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概率,早期手术干预能否减缓第三脑室扩张程度并最终减少脑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2月本院脑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按年龄段、不同性别各选取20例,共200例,于伤后2周内动态观察测量CT下第三脑室宽度变化;对其中出现第三脑室扩大的患者,按是否进行早期手术干预(脑室穿刺引流术、腰椎穿刺术或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再于伤后3周3个月动态观察脑出血后第三脑室宽度变化程度与最终发生脑积水的概率。结果:随年龄增长第三脑室宽度有逐渐增大趋势,男、女第三脑室宽度与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r=0.220、0.316,P<0.05);同年龄段第三脑室宽度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试验组第三脑室宽度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3个月时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第三脑室宽度与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且男性大于女性,CT测量第三脑室宽度变化早期预测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概率,早期手术干预能减缓第三脑室扩张程度并最终减少脑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4):82-85
目的:探究硬通道多孔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旨在进一步提高脑出血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共79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硬通道多孔微创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出血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81.26±4.25)%,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68.31±3.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GO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通道多孔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清除血肿,改善预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乳化废水处理是目前炼油化工中的难题。用XG908系列复合高分子药剂,采取先破乳,后混凝的处理工艺路线,在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性实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与其它处理方法相比,该处理工艺具有技术先进,CODcr、乳化油、浊度等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可靠,处理费用合理等优点。处理过的废水再进入“老三套”,进一步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8):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在海洋石油总医院收治的70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2030 m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各35例,手术治疗组在CT引导下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清除血肿;保守治疗组仅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后NIHSS评分。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11.4%vs 22.9%,P>0.05)。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19.6±4.2)d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的(23.3±5.3)d,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手术治疗组治疗后2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6)
目的对比显微镜下从外侧裂入路与常规经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手术治疗该病的入路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2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达到外科开颅血肿除术指征患者各100例,采取两种不同入路(即从外侧裂或经皮质常规入路)经治疗后,并对比和分析经这两种入路手术方法治疗的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随访半年以上,常规入路治疗100例病人85例生活可以自理,8例生活需人照顾,3例死亡,4例因效果不佳,治疗时间及费用问题,家属放弃治疗;经外侧裂显微入路治疗100例,87例生活可自理,9例需人照顾,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两种手术入路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其选择要根据患者术前病情轻重缓急而决定,正确的手术入路对患者预后有明显的改善,而不是盲目地一味选择经外侧裂入路。  相似文献   

19.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moving towards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BIM) that provide all of the strengths of traditional 3D CAD with an added layer of data allowing new and powerful applications. We investigate the concept of using the data within BIM to better explore security design and considerations. We achieve this by first graphing the physical entities of BIM to capture their relational representation as nodes and links. This graph representation will facilitate the use of graph theory or agent-based simulation to assist i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ic and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BIM. We also demonstrate an application of graphing by 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BIM to explore automated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design and consideration via red-teaming. The intent is to make security analysis easier and a process that can b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of a project, even by non-expert users.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3):133-13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与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ADL量表以及神经功能评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一年回访复查后两组预后无差异。结论: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