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在实施汽轮机打孔抽汽采暖供热基础上,对600MW亚临界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改造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设备布置、系统参数及运行效果的分析,验证了改造技术方案提高了机组乏汽的回收效果,降低了锅炉供热的燃煤量,解决了煤、灰的运输储备问题,改善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区域供热锅炉房变频调速风机、水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例说明区域供热锅炉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效益分析表明,区域供热锅炉风机、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节约电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质热管锅炉成套供热系统是哈工大的科研成果,属于国家级新技术产品.该项技术的成功引进和应用,填补了我市供热领域的一项空白.现已成功投入运行100余台套,供热面积20万m2.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1、节电、节水、节煤;2、抗寒冻;3、系统简单、启动快;供热惰性少,供热均匀,传热效率高,4、投资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中、小学校、影剧院、生产厂房等间歇式供热的用户.该技术是现代锅炉技术和热管技术结合而创立的新一代供热系统.其推广和应用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石化企业供热供汽系统优化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石化企业供热供汽系统,建立了锅炉的变工况性能模型,在所需蒸汽量一定的条件下,以燃料的消耗量最小为目标,用非线性数学规划的方法建立了锅炉机组的优化模型,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工业中,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家口市某项目采用电锅炉固体蓄热.一次管网为原有管道上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开始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用户采暖效果不佳.应热力公司要求对该供热系统进行诊断分析,通过现场勘查,分别对锅炉热源、主循环泵、管道及板式换热器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为锅炉热源满足要求,主循环泵流量偏小,管道尺寸偏小或偏大,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不足.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气候补偿器、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分时分温控制、多锅炉运行控制、锅炉回水温度控制等燃气供热节能新技术,列举了两个应用燃气供热锅炉房节能系统的典型实际应用工程,对其投入节能系统前后进行了对比试验,并进行了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在实施汽轮机打孔抽汽采暖供热基础上,对600 MW亚临界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改造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设备布置、系统参数及运行效果的分析,验证了改造技术方案提高了机组乏汽的回收效果,降低了锅炉供热的燃煤量,解决了煤、灰的运输储备问题,改善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区域集中供热中的几个方案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经济比较.文中重点为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其中较详细地比较了锅炉房区域供热的最佳供热范围,并列出了在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建筑密度范围内的区域锅炉房供热的最佳供热范围的比较结果;列出了在具体建筑密度条件下,采用大、中、小型容量区域锅炉房的经济比较结果.另外,还用锅炉的实际运行效率和设计效率,对在具体建筑密度条件下的中型、大型锅炉房容量分别进行了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9.
电热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电热锅炉的运行状况和寿命,故选择合适的电热管形状对电热锅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单一因素对比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圆形度下的电热管加热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圆形度为0.7的L形电热管加热效果较好;对比电热管3kW和5kW两种不同的电功率得出较小功率时换热效果好;对比不同电热管间距得出2.2D的管间距在加热效果中具有极值;增大流速可增强换热;在电热锅炉中电热管的安装位置与供热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供热调度缺乏对未来供热量进行有效估计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乘积季节ARIMA模型的供热负荷预报方法.将乘积季节ARIMA模型引入供热负荷预报,通过分析供热负荷数据其固有的趋势和周期性,建立适宜的季节性ARIMA模型,预测未来24小时的供热负荷.采用大庆地区某热力站的供热数据进行建模和仿真预测,其结果的最大误差为3.14%,日预报平均误差为1.45%.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预报结果真实可靠,能够满足供热工程的实际需求,其预报值将成为供热负荷调度和节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区域供热锅炉房变频调速风机、水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例说明区域供热锅炉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效益分析表明,区域供热锅炉风机、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节约电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新型锅炉给水除氧器--加氢除氧器.介绍了该除氧器的原理、设备的主要构成、影响因素等,并与其他除氧方式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加氢除氧器设备运行稳定可靠,除氧效果好,出水残留溶解氧含量完全达到锅炉水质标准要求,可广泛用于蒸汽锅炉的给水及热水锅炉和供热系统的补水.  相似文献   

13.
从太阳能系统的供热原理说起,叙述了太阳能在会所游泳池和洗浴系统中的应用和系统构成,以及太阳能供热系统和锅炉供热系统的自动切换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采暖期负荷动态控制模型.以北京市某住宅为研究对象,利用EnergyPlus软件对采暖期负荷动态控制模型的实现方法、能耗效果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暖期负荷动态控制模型不仅可使室内温度及舒适度满足设计要求,而且结果显示建筑用电量节约了16.4%,而总热量消耗减少了11.6%,节能效果显著.研究成果为采暖期的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调节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PLC和FCS集中供热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部分热电厂供热锅炉控制系统相对简单、可靠性和优化控制性能不足的弊端,开发设计一种基于PLC和FCS相结合的供热锅炉控制系统.通过PLC和FCS相结合的组态编程,构建良好的人机界面,实现控制信息的可靠传输和锅炉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控,提高锅炉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操作和维护的方便性.应用实例分析表明,该控制系统有效地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八面河油田矿区在供热系统上存在着部分生活片区采暖面积增加,致使供热锅炉数量不足;锅炉陈旧老化,运行状况差;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八面河矿区对采暖管线的材质进行了改进,对室内散热片实施了规范改进,对管网系统工艺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采暖系统的管网用水标准。供热系统改造后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还满足了职工家属生活需求,从而有利于八面河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中对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与以壳供供热堆为主热源、燃煤锅炉房为调峰热源的核供热系统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经济对比分析,探讨了核供热堆的临界比投资,以及核供热系统的最佳供热系数和最佳计算温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供热模式的优选问题,提出了灰色系统多目标综合效果测度方法.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决策方法;通过实例,从经济、环保、技术3方面对各种供热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供热模式的优选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新型立式锅炉的结构特点、设计步骤和半工业性试验结果,认为此种锅炉可作为用户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供热之需,并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在试验的基础上,已设计出系列产品,并投入了试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城市供热锅炉参数的计算机监测系统.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把自动化仪表测量得到的各地的锅炉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工参数传到调度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完成远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