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6-二[N-(1'-甲基-2'-羟乙基)氨甲酰基]吡啶为配体与Cd(NO3)2·4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单核镉(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8 22(18)nm,b=0.944 74(19)nm,c=1.299 9(2)nm,α=105.687(7)°,β=95.154(6)°,γ=101.755(7)°。V=1.073 1(4)nm3,Z=2,Dc=1.757 g/cm3,μ=1.089 mm-1,F(000)=576.0。配合物的中心镉(Ⅱ)离子配位数为8,处于扭曲的四方反棱柱构型。考察了配体对Cd(Ⅱ)离子的液膜传输性,结果表明2,6-二[N-(1'-甲基-2'-羟乙基)氨甲酰基]吡啶可作为良好的Cd2+离子载体。  相似文献   

2.
以5-氟水杨酸和邻菲罗啉为定向配体,与乙酸铜反应经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铜(Ⅱ)配合物[Cu(fiac)(1,10-phen)]·H2O(1)(Hfiac=5-氟水杨酸,1,10-phen=邻菲罗啉),并对结构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401(6)nm,b=1.20947(10)nm,c=1.40478(17)nm;α=7.2680(11)°,β=75.090(9)°,γ=76.300(6)°,V=1719.6(3),Z=2,Dc=2.425g·cm-3,R1=0.0411,wR2=0.1108,S=1.110。配合物1中的Cu(Ⅱ)离子分别与来自二齿配体Hfiac上的两个O原子和来自邻菲罗啉配体上的两个N原子配位,形成平面构型。通过对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3.
徐守卫  郑长征 《精细化工》2013,30(12):1326-1330
采用亚苄基丙酮水杨酰腙配体(HL)分别与Co(NO3)2、Ni(NO3)2溶液进行反应,得到两个配合物Co(LPy)2(1)、Ni(LPy)2(2),并通过FTIR、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均为扭曲四角双锥构型,属三斜晶系。配合物1属于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34 7(3)nm,b=1.405 2(4)nm,c=1.454 1(4)nm;α=92.830(4)°,β=109.054(3)°,γ=96.091(4)°,V=1.979 2(10)nm3,Z=2,F(000)=814,R1=0.050 6。配合物2属于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43 5(5)nm,b=1.394 0(7)nm,c=1.454 2(7)nm;α=92.41(2)°,β=109.73(2)°,γ=95.80(2)°,V=1.974 5(17)nm3,Z=2,F(000)=816,R1=0.043 8。热失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2的晶体结构在低于200℃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Mn(IMI)6](ClO4)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咪唑的水溶液和高氯酸锰水溶液反应制备高氯酸六咪唑合锰(II),培养出该配合物的单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DSC、TG-DTG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11.721(2) nm, b=7.2191(13) nm, c=16.402(3) nm, β=90.064(3)°,V=1387.9(4) nm~3; Dc=1.585 g/cm~3; Z=2;F(000)=678, μ=0.160 mm, R_1=0.036 7, ωR2_=0.137 2.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Mn(IMI)_6](ClO_4) _2,是由6个咪唑分子直接与二价锰离子配位、与高氯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配合物.热分析结果表明,在10 K/min的升温速率下,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由1个吸热峰和1个放热峰组成,剩余残渣量在9.9%左右.感度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不敏感型的含能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镍(Ⅱ)配合物[1-NaPhthMePyNH_2]_2[Ni(mnt)_2]([1-NaPhthMePyNH_2]~+为1-(1′-奈苄基)-2-氨基吡啶鎓离子),并用元素分析,UV,IR,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系三斜晶系,空间群P_(-1),a=0.764 78(15)nm,b=0.949 88(19)nm,c=1.360 9(3)nm,α=92.491(2)°,β=103.784(2)°,γ=105.723(2)°,V=918.0(3),Z=1。  相似文献   

6.
以2,2′-联吡啶和硝酸根为混合配体,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钴(Ⅱ)配合物[Co(2,2′-bipy)2(NO3)]2SO4·(H2O)5,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标题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0.709 32(9) nm,b=1.952 8(2) nm,c=1.684 1(2) nm,β=96.835(2)°,V=2.316 1(5) nm3,Z=2,D=1.495 g/cm3.配合物中每个钴(Ⅱ)离子与两个2,2′-联吡啶分子中的4个N原子、1个硝酸根的两个O原子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化学试剂》2021,43(3):365-369
以一种柔性紫精衍生物1,1′-双(4-羧苄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为配体,合成一种新型联吡啶羧酸铜配合物{[Cu(Bpybc)_(1.5)(H_2O)_2]·SO_4}_n,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该配合物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R-3,晶胞参数为:a=17.823 2(14)?,b=17.823 2(14)?,c=26.987(2)?,α=90°,β=90°,γ=120°,V=7 424.3(13)?~3,Z=6,R_(int)=0.134 7,R_1=0.095 0,T=293(2) K。此外,通过体外抑制活性实验研究了该配合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作用,该配合物能够有效抑制PTP1B的活性,其IC_(50)值为0.095μmol/L。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2种新5-溴水杨醛亚胺Schiff碱配体及其与铜(Ⅱ)的2种新配合物,其结构与组成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表征。初步抑菌实验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比结构改造前的水杨醛亚胺合铜(Ⅱ)配合物具有抗菌谱广、活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水杨醛缩对甲苯胺(HL)为配体合成了单核水杨醛缩对甲苯胺钴(Ⅲ)配合物CoL2C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62 8(6)nm,b=0.180 35(11)nm,c=0.164 30(11)nm,α=γ=90°,β=103.593(13)°,V=2.485(3)nm3,Z=4,Dc=1.376 Mg/m3,F(000)=1 064,μ=0.826mm-1,并得到了CoL2Cl的原子坐标、等效温度因子、键长、键角和扭转角等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分析了CoL2Cl的结构特点和合成机理。钴离子位于变形四面体的中心,分别与2个席夫碱、1个N原子和2个氧原子、1个Cl-形成配位键。配合物分子通过π-π堆积构成了三维网状结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金属离子对配体π-π*跃迁引起的荧光发射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5,5'-亚甲基双水杨醛缩-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希夫碱(L)和乙酸铜或乙酸镍为原料,合成了含噻吩双水杨醛希夫碱铜(Ⅱ)、镍(Ⅱ)配合物,用滴定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该双核配合物的组成为[M_2L(H_2O)_2](M=Cu~(2+),Ni~(2+)),中心离子与来自配体的亚胺基氮原子、酚羟基氧原子和氨基氮原子以及来自配位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了4配位的双核对称希夫碱配合物,其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反应包括脱水、配体的氧化分解过程,最后残余物为CuO或NiO。  相似文献   

11.
咪唑(IMI)与硝酸镍反应,得到硝酸六咪唑合镍配合物,并培养出单晶。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1.235 0(3)nm,b=1.235 0(3)nm,c=1.480 0(3)nm,β=90.579(2)°,V=1.955 0(7)nm3,Dc=1.491 g/cm3,Z=4,F(000)=900,R1=0.034 4,wR2=0.095 5。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Ni(IMI)6](NO3)2,是由6个咪唑分子直接与二价镍离子配位,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蔡丽华  张丹  黄丽芬  朱静静 《广东化工》2010,37(12):212-213,215
文章首先合成了水杨醛双SchiffN,N’-双(2-水杨醛亚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Iia),并以它为配体合成了铜配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固体培养基抑菌圈法和液体培养基比浊法对了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水杨醛双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并且水杨醛双Schiff碱铜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比水杨醛双Schiff碱的抗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13.
以硝酸镉与吡啶-4-甲酸(HIA)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d(IA)2(H2O)4],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6.4400(5)nm,b=6.9489(6)nm,c=9.4051(8)nm,α=95.2600(10)°,β=104.580(2)°,γ=111.570(2)°,V=0.037079(5)nm3。配合物中Cd(Ⅱ)位于变形八面体环境中,与分属于两个吡啶-4-甲酸根的2个N原子以及来自于四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14.
金陵  朱红林 《化学试剂》2013,35(1):13-16,58
应用溶液法合成标题配合物[Cu(bpy)(H2O)(mal)].H2O(bpy=2,2’-联吡啶,mal=丙二酸)。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其晶体学数据如下:三斜,P-1,a=7.132(1),b=10.404(2),c=10.694(2);α=105.85(3)°,β=104.53(3)°,γ=105.28(3)°,V=690.4(2)(3),Dc=1.721 g.cm-3,Z=2。在标题化合物中,中心Cu(Ⅱ)离子配位数为5,构成CuN2O3四方锥配位模式。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差热、磁性等表征。配合物的3D拓扑分析可简化含有(4,6)-双节点fsc拓扑网络,配合物在2~300 K区间遵循韦斯定理χm(T-0.27)=0.85cm3.K.mol-1,磁性测试结果表明Cu2+离子之间存在铁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2种新5溴水杨醛亚胺Schiff碱配体及其与铜(Ⅱ)的2种新配合物,其结构与组成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表征。初步抑菌实验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比结构改造前的水杨醛亚胺合铜(Ⅱ)配合物具有抗菌谱广、活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合成配位聚合物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自发自组装的方法,藉助配位键和氢键的作用实现。本文以过渡金属离子铜(Ⅱ)为骨架离子,2,5-二羧基苯磺酸钠为主要配体,具有配位点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作为桥联配体,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合成了具有二维网络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合成的配合物为三斜晶体,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9961(14)nm,b=1.0116(15)nm,c=l.6960(2)nm;α=98.991(2)°,β=103.676(2)°,γ=103.302(2)°;V=1.5753(4)nm~3,Z=1,Dc=1.357mg·m~(-3),F(000)=610,R=0.0542,w R=0.1457,GOF=0.979。  相似文献   

17.
通过席夫碱配体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烟酰肼(IAH)和碘化亚铜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新型的铜(I)配位聚合物[(Cu2I2)L]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它的单晶结构。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7.998 8(8)?,b=12.642 3(12)?,c=17.919 7(17)?,α=89.528(2)°,β=89.528(2)°,γ=73.688 0(10)°,V=1 738.9(3)?~3,Z=2。  相似文献   

18.
6-羟基-2-萘磺酸钠分别和CuSO4,MgSO4,ZnSO4、Co(phen)3Cl2反应,物质的量比为5∶1,得到一系列铜、镁、锌、钴、镍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和元素分析确定结构。测定了钴的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果表明,钴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4120(15),b=12.4711(16),c=20.090(2),α=90.0450(10)°,β=103.161(2)°,γ=113.519(2)°,V=2761.9(6)3,Z=2。  相似文献   

19.
通过2,4-二硝基咪唑(2,4-DNI)钠盐的水溶液与硫酸铜的水溶液反应,制备出2,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采用自然挥发法培养出了适于X光结构测定的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显示,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7.2560(10)×10-1 nm,b=7.762(2)×10-1 nm, c=16.685(3)×10-1 nm ,α=87.13(3)°,β=83.81(3)°, γ=62.25(3)°,V=826.8(3)×10-3 nm3,Z=2,Dc=1.871 g · cm-3,μ=1.411 mm-1,F(0 00)=470,最终偏离因子R为0.0388.根据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确定2,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C6H10CuN8O13;分子结构式为[Cu(DNI)2(H2O)2]·3H2O.  相似文献   

20.
以肉桂醛-2-呋喃甲酰腙与Co Cl2·6H2O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得到两个钴配合物,并通过FTIR、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均为四角双锥构型,属单斜晶系。配合物Co(L)2(H2O)2属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06 2(2)nm,b=1.059 17(13)nm,c=0.742 00(9)nm;β=101.738(2)°,V=1.312 9(3)nm3,Z=2。配合物Co(L)2(Imz)2属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481 4(2)nm,b=0.848 96(8)nm,c=1.936 96(18)nm;β=121.132 0(10)°,V=3.492 7(6)nm3,Z=4。热重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均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