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静滴纳洛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 H、Pa O2、Pa CO2三项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机辅助通气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4):82-8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使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方法对高龄AECOPD患者的心率、呼吸、Sp O2、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符翔  邹琳  徐景妍 《矿产勘查》2011,(5):103-105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痰、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治疗;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采用可拉明0.75 g静脉注射,然后以1.875 g在输液泵中持续静脉输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pH值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 PaO2、PaCO2、SpO2、pH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 h PaO2、PaCO2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pO2、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 h PaO2、PaCO2、SpO2、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有2例出现面部压伤,经局部使用碘附后均治愈;治疗后4 h:1例合并气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1例因气道痰堵塞,采用气管插管通气。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首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对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CO2潴留作用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33):27-30
目的:研究高压力家庭无创通气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2月因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加重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本科室住院,经治疗后病情平稳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出院后在家中继续使用无创通气,试验组使用高吸气压力,对照组使用常规吸气压力,比较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VC、FEV_1、PaCO_2、PaO_2数值及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PaCO_2、PaO_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PaCO_2、Pa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的FVC、FEV_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力家庭无创通气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比低压力效果更好,但两者对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刘建民  QiangTu 《矿产勘查》2013,(12):79-80,83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均给与解痉、平喘、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BIPAP辅助治疗.治疗完成后比较2组呼吸衰竭动脉血气的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缓解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24 h后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PaCO2和SaO2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96.8%比83.9%)、住院时间[(17±7)d 比(33±13)d]、气管插管率(3.2%比16.1%)及病死率(3.2%比9.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的辅助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9):122-124
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不同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SV组(采用ASV模式通气)和SIMV+PSV组(采用SIMV+PSV模式通气),每组24例。比较两组使用通气模式前后RR、HR、p H值、Pa CO2、Pa O2、BNP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通气时间和平均调机次数。结果:通气后两组RR和BNP水平均低于通气前,且ASV组降低更为明显,ASV组调机次数低于SIMV+PSV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V模式和SIMV+PSV模式均能有效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频率和降低BNP水平,且对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不大,其中ASV模式优于SIMV+PSV模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20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20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期在本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89例为稳定期对照组。将观察组有认知功能障碍的114例患者作为认知功能障碍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的95例患者作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蒙特利尔认知评价(Mo C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通过单因素分析对比18个可能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的因素,将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4.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5%以及稳定期对照组3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 CA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对照组,HAMD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受教育年限、居住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病程、住院时间、HAMD评分、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级、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尿酸以及服药规律情况。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与年龄、受教育年限、居住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病程、住院时间、HAMD评分、COPD分级、Pa O2、Pa CO2、尿酸有关;年龄、病程、住院时间、HAMD评分、COPD分级、Pa O2、Pa CO2以及服药规律情况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状况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尿酸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9):96-9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9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6)。两组均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PaO_2、PaCO_2、SaO_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给予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4):129-13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磷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或者呼吸衰竭是否被纠正分为三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已纠正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组各50例,另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比较其血清磷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组患者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血磷水平分别与FVC、FEV1、Pa O2呈正相关,与Pa CO2呈负相关。结论:血清磷水平与患者的肺功能呈正相关,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低磷血症,使患者血磷处于正常范围,是防治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3)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合并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指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