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伴随着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创新驱动等发展需求,城市越来越重视创新空间的发展与规划。"创新城区"是一种较新的理论概念和实践路径,本文对其发展条件、过程演进、概念与特征进行总结,提出"创新环境—产业环境—城市环境"的创新城区概念模型。同时,梳理美国创新城区发展的最新进展,以波士顿肯德尔广场、西雅图联合湖南区和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为例,介绍创新城区的三种类型。最后,总结美国创新城区在空间建设、政策实施、产业发展、文化嵌入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我国发展创新城区应吸引企业,促进科技产业集聚;优化空间,提高环境品质;鼓励创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创新空间建设越来越重要,探索"腾笼换鸟"释放出的存量空间如何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创新城区"的概念,认为"创新城区"将是北京创新驱动下存量空间提升与更新的重要路径。进一步构建创新城区指标体系,从创新能力、创新服务、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对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对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许多城市将创新城区作为引领城市转型、激发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工具。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力打造创新城区,但成效并不显著。创新城区是创新系统嵌入传统城市空间所形成的新型空间,其空间生产过程通常表现为城市更新。从创新活动的空间视角出发,具体分析创新城区的要素构成和组织,归纳构建创新城区城市更新的"创—城—人"融合发展的框架和建设模式,并通过国际案例分析,总结创新城区的建设经验,以期为我国创新城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买静  张京祥  陈浩 《规划师》2011,(9):20-25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普遍出现了向功能综合、配套完善的新城区转型的趋势.开发区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更新规划建设理念,重构空间组织模式,调整开发区用地结构,大幅提高城市型用地比例,对产业园区的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采用不同的空间转型路径,化解传统建设模式遗留的城市型功能发育不足、增量用地空间有限、综合服务能力和品质欠缺...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进入创新驱动时代,创新城区是刺激城市经济内涵式增长的全新的城市经济新空间规划手段,理解创新城区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推动我国创新城区建设。通过解读布鲁斯·卡兹创新城区理论,认知创新城区内涵,并以22@巴塞罗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创新城区采用的城市更新模式。最后,总结了创新城区的基本建设路径,提出通过完善创新主体、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构建网络关系、城市空间更新等方式,促进创新城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根旺 《城市住宅》2021,28(4):70-72
目前,我国正由工业初期向工业中后期转型,在此背景下,产业发展模式从资本与资源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如何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延长产业价值链,保证产业结构合理性,完成城市转型更新,已成为研究重点.以松山湖为例,结合其从高新区转型为创新城区的规划案例,剖析规划模式,分析其转型成功的原因,并探索转型措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各类传统产业园区也纷纷走上转型之路。旨在创新街区理念的指导下,遵循产业园区演进规律,以深入探讨适合创新转型时期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为目的,从功能定位、公共空间、公服配套等多方面入手,充分运用案例借鉴分析、需求调研等研究方法和手段,以期打造"功能复合、公共创新、空间开放、精准配套"的产业园区。总结出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势必要依托多种创新主体、提供创新平台,重视第三空间和街道空间营造,以功能混合与步行适宜为原则进行公服设施配置,形成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进入后工业化转型时期,如何更新工业遗存,实现经济、产业与空间的成功转型已成为当下我国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创园区型更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当前工业遗产更新的一种主要模式。文章以南京晨光1865文创园区和台北华山文创园区为案例作对比研究,总结出效率模式和体验模式。研究发现效率模式下产业迅速进驻,但相比体验模式,空间的活力明显不足,对于创新产业的推动作用也有所欠缺。基于研究,文章认为文创园区型城市工业遗产更新应更加关注于空间体验以及文化丰富度的提升,以促进创新产业的培育,同时为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居住、游憩氛围。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必须不断适应城市发展的新要求,主动迎接创新带来的挑战。在创新型城市内涵和国际趋势解析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目标,提出复合高效的空间利用、开放互联的空间链接、弹性预留的空间适应3大规划策略。基于产业现状格局,根据创新功能、产业类型与城市功能等特征,总结科学城、产业社区、创新城区3种创新空间模式,并对未来上海建设全面创新型城市的若干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省产业发展路径和格局不断变化,产业园区作为空间载体也随之演变。通过梳理广东省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产业初始阶段、快速发展时期、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4个阶段中分别呈现出的“分类分散式—园区集群化—放射转移式—圈层轴带式”空间形态特征,反推产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包括产业需求引导产业空间的地理变迁、产城关系促进产业空间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创新促进产业园区功能结构的不断完善等内在驱动力。最后展望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其整体格局将在政策引导下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生产型产业园区将实现组织方式和空间结构的转变,而创新型园区则会以多种形式在城市空间组织、产城空间融合以及网络化构建中所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经济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共识。随着科技变革式的产业升级和要素驱动经济向创新驱动经济的转变,园区经济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日益凸显,且更加趋向于"产城融合"式的全面协调发展。园区经济不再指单一的经济型园区,而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人文"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多功能园区。  相似文献   

12.
由于行政区划受限、土地资源稀缺,深圳选择了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近年来,伴随着以存量土地利用为主导的城市更新的推进,深圳核心城区的空间发展呈现出超高密度的趋势。同时,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产业聚集,城市空间的高密度发展也成为产业高度集聚的必要因素之一。高密度、高聚集正成为深圳产业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产业空间发展现状、趋势的分析,基于高密度园区的实践,提出了包括"城市需求""社交需求""弹性需求"在内的新型产业空间人本需求理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型经济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借助创新经济来推动老城区的转型与复兴,是城市更新规划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创新经济作用下的老城复兴规划通过物质空间与社会制度的协同策略来推动老城区向“创新城区”转型,布鲁克林科技三角区战略规划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本文通过系统性地分析解读该规划的背景、目标和策略,探讨老城区经济再生、空间重构和社会网络改善的策略和机制,总结创新经济驱动下老城复兴规划的基本方法,并对我国城市规划实践提出借鉴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发达国家产业园区从一诞生开始,就非常注重产业专业化和技术化,而创新聚集也成为发达国家产业园区最新的发展趋势,这将是中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重要的方向。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和出路中国产业园区最早产生于80年代中期,中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开始设立相对粗放的工业园区。到90年代才开始在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发展高新  相似文献   

15.
早期科技产业园区将产业聚集作为主要功能,存在着封闭孤立、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等政策的大背景下,传统科技产业园开始转型,向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该文通过梳理产业园发展历程、解析优秀案例,构建出在园区规划、建筑空间、建筑技术等方面的设计策略,用以指导蚌埠微电子科技园的规划设计,致力于构建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的科技产业园区,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产业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为推动新时代产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产业新城与工业园、开发区等传统产业园区不同,更强调以人为本,以吸引人才为主导,而不是以吸引企业为主导,因此其建设重点要素包括“3T”:Technology(科技)、Talent(人才)、Tolerance(包容).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具有建成产业新城的优越条件,其核心区城市设计以产业新城“3T”建设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科技型工业区向产业新城发展转型的设计策略:以Technology为导向,面向目标客户群体需要进行研发场所的设计,积极引导创新行为;以Talent为导向,营造优美的宜居环境,创造新城特色,增加认同感,吸引人才;以Tolerance为导向,提供高品质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园区发展现状,部分企业在园区管理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案例,积累了一定经验。随着各地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涌现出具有不同功能与形态的产业园区,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步入崭新阶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城融合的关键部分。尤其是近年来,遍布各大中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使命。配套的服务运营商也势必承  相似文献   

18.
殷丽燕 《建筑技艺》2021,27(4):118-120
产业园区是产业聚合、人才聚集的空间载体,人们对传统产业园区空间的经济价值已达成共识.然而,近年来产业园区的发展向空间提出了更多元的价值诉求.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怀来航天产业园空间规划实践项目为研究对象,探求现代产业园区空间多元价值发展路径,对我国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及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知识创新带来了偏远型城镇地域空间结构变化、生产要素移动、产业发展集聚的新趋势。本文基于"萨伊定律"的产品供给理论,从互联经济下偏远林区城镇产业用地空间的供给需求出发,考虑到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长白山林加产业园区建设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林加产业园区在互联经济区位的产业选择、产业空间的供给模式、生态循环的绿色经济链条的建设等。文中建议加强依托知识创新引领的创业平台建设,并考虑到城镇劳动力就业与稳定过渡发展的柔性转型策略,最后,结合城镇资源特色提出"双向"旅游服务功能驱动城镇发展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珂  张峥维 《城市住宅》2021,28(10):138-139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加快,创新生态化成为我国科技新发展观.学术研究多以协同创新平台"技术-经济"范式为基础,探讨创新模式及组织机制.以创新城区发展空间为载体,以"平台-功能-场所"为研究新框架,通过案例实践分析,厘清创新城区空间功能化和场所化过程特征,以期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和关系认知,对同类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