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健康城市导向下的复愈性景观设计,因其能够促进个体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当前城市公共空间愈发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健康城市导向下的复愈性景观设计,如何处理好复愈性景观与物质空间环境、行为空间环境的关系是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健康城市发展为背景,从景观设计的转型发展出发,分析当前复愈性景观设计的内涵与设计原则,并结合上海五龙商业广场滨水绿地设计的实践案例,提出健康城市导向下的复愈性景观设计策略,将此设计策略运用到上海五龙商业广场滨水绿地设计实践上,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疗愈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价值已得到多方面研究的证实,早期心理医学、康复医学的成果逐渐影响了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在当代高密度城市人居,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疗愈环境愈发凸显其重要价值。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层级蓝绿空间、自然元素等视角,拓展和深化了相关研究的内容,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实验手段,成果斐然。本刊编辑部以“健康城市与疗愈环境”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了六位不同背景的学者就疗愈环境议题做集中并各有侧重的探讨。李树华从城市尺度探讨绿色和健康的联系,认为城市是人类聚集和生活的场所,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发展。理想城市应当符合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能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需求,也能提供有益人类健康的适宜人居环境。“绿康城市”论就是当今缓解“城市病”与“城市人群病”的理想模式之一,而日本东京城市中心“大手町之森”正是“绿康城市”论的实践先驱案例。基于人、自然和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溯欧美、日本与中国理想城市的发展历程,并对进行建设“绿康城市”实践时应坚持的原则与构成要素进行探讨。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率呈现的显著种族差异反映出健康公义问题。姜斌等就此提出假设:绿色空间覆盖率更高的地区感染率种族差异会明显减少。本研究在控制了社会经济特征变量与慢性疾病变量后,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来测量新冠感染率种族差异与绿色空间变量的关联性。最后得出结论:在县级尺度,更高的绿色空间覆盖率会令种族间的新冠感染率差异显著减少,其中有四类绿色空间类型具有显著影响。最终我们建立了一个周边机制与五个核心机制来解释这种关联性。杜宏武等认为高密度城市日常生活场景满足人的恢复性体验尤为重要,新冠疫情强化了这种需求。良好设计营造的办公楼、住宅两种空中花园都有恢复性效益,但其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有明显不同。为增进空中花园的恢复性效益,其空间位置、组合与空间联系应合理布置;探索其恢复性效益的影响因素,如视觉通达性、空间层次、绿视率等,提升其空间品质;构建支持性环境,强化复合功能,提高参与度和使用率。陈筝认为城市中的绿色接触对促进城市居民健康非常重要。在实际项目中,高绿街道的健康效益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街道本身的功能和使用。陈筝结合成都公园城市的街道改造建设,通过行为实验采集了40位被试在具体街道场景中步行、商业设施使用、街旁绿地游憩的选择偏好,以及他们对于街道环境的第一印象和分维度评价。与此同时,通过SMI Redn Professional桌面式眼动仪记录了被试在做相关选择或评价时的注视情况。为健康街道的设计提供决策支持。龙灏尝试梳理、阐述了循证设计在康复花园设计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认为作为CCRC型养老社区中重要的心理生理康复空间,康复花园需要以循证设计为方法,通过科学清晰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心理疏导功能,伴随疫情下医养机构封闭化管理的常态化,老年居民的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等等问题愈加突出,希望本文能为未来的康复花园设计思考提供依据与帮助,为新形势下CCRC型养老社区提供切实可行的心理康复空间。围绕WHO 老年友好城市框架,袁晓梅提出“基于健康管理的适老社区环境”概念。从“舒适安全”“促进活动”“亲近自然”“互动联系”四个层面,建构“老人+环境+生活”的关键技术体系。旨在将医学的康复治疗融入老年人日常的户外活动,为提升老年人口健康寿命提供有效的环境解决方案。结合袁晓梅教授团队初步的研究成果与循证实践,说明相关技术的健康绩效与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是城市发展的永恒目标之一。在说明价值导向对城市空间构成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健康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剖析,提出健康价值观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应该由两部分构成.即保障健康生活的环境系统和引导健康行为的生活单元.目的是通过提供有利于健康的城市空间环境,实现健康的城市生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二胎政策的背景下,儿童人口数量快速增加,满足儿童接触绿色场地环境的发展权利成为高密度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挑战。同时作为面对环境体验需求升级的对策之一,需要通过空间有限的、全域体验的绿色场地环境设计,满足儿童日常高频接触和使用的需求。该文从"大设计"观和以儿童为中心的真实需求出发,基于相关研究性设计案例的成果经验,从视觉、行为、流动三个维度探索了针对当下儿童人群的体验式绿色场地环境设计途径。并以此作为探索体验式环境设计的工具,让体验式环境在兼容更多学科的开放模式下动态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环境资源保护问题也逐渐加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对于加速城市转型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海绵城市相关设计理论,对海绵城市技术在长春智能光谷产业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论述,以期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与新型城市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经验。  相似文献   

6.
谢勰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6):145-146
绿色医院是医疗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能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作用,同时还能为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提供舒适、健康、美观、环保的空间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解析绿色医院建筑设计要点,归纳其中关键的设计重点,提出未来绿色医院建筑的发展趋势,为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滨水区对人身心健康的促进价值,分析影响获取滨水区健康价值的环境因素,从城市设计角度探讨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方法,以期为建设健康城市、重塑滨水空间活力提出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揭示“亲生物设计”对儿童青少年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的全面影响,为健康促进学校提供一项环境 战略方案。通过对亲生物设计与健康效益的关系进行跨学科的文献寻证,对亲生物设计促进健康在中小学建筑中的发 展脉络进行系统回顾,指出亲生物设计从基于感性理念的实践探索发展到基于科学研究的设计深化、从针对生理健康 的直接自然模式发展到面向整体健康的整体趋势,中小学建筑设计应当立足整体健康观,以直接体验自然为基础策略, 以间接体验自然为扩展策略,以抽象体验自然为增强策略形成系统化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今日,人类在“与自然对抗”观念误导下,使唯一聚居生存发展空间——地球家园遭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城市病”日渐加剧……严重损害当代人(尤其后代)健康生存发展。未来,人类应从“与自然和谐”哲学观出发,以健康生存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山水城市”的“绿色文明”为内容,抉择“高效和谐——持续发展”优化模式实施,促进绿色城市文明升腾。为此,探索创建绿色城市文明机理与对策,就有未来导向与现时应用的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出以生态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理念,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4E,即以自然生态为导向的设计(NE)、以人工生态为导向的设计(AE)、以环境舒适性为导向的设计(CE)、以节约能源为导向的设计(EC)。基于4E理念总结出四项议题和四个目标,提出了四方面的设计策略与模式。其中,NE策略包含适应性对策、保护性对策和补偿性对策;AE策略包括VOD与OOD、AOD与NOD、COD与IOD、HOD与WOD、EOD与SOD等五类模式和对策。在此基础上,对八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公共健康风险特征,结合风景园林“三元 论”界定公共健康视角下城乡绿地的概念、尺度和规划职责, 借鉴国际城乡绿地促进公共健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从 “园林”“风景”和“地景”3个尺度提炼理论方法与规划技 术,为充分发挥城乡绿地系统干预效用提供支撑。为应对公共 健康风险,构建包含“辨识模块-响应模块-规划模块”的城乡 绿地系统规划响应框架,并从健康规划应对和健康规划保障两 方面提出其规划响应途径,推进城乡健康人居环境建设,完善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从而推动以健康为导向的风景 园林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畅 《风景园林》2021,28(8):94-99
城市绿地空间与公共健康密切相关,是环境流行病学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城市绿地空间响应各类流行疾病的健康效应由“环境–人群–健康”相互作用的暴露行为导致,其环境暴露水平因空间效应、时间效应、人群效应和环境风险的中介效应而异。在健康剂量–反应测度、环境正义评估和健康环境干预等城市绿地空间健康效应研究热点的基础上,阐明了目前城市绿地空间研究的局限和未来趋势,以期为公共健康导向下的风景园林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当前逐步受到关注的亚健康问题及其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关系,介绍了亚健康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解决亚健康的途径,回顾总结了有关绿色开敞空间与公众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国内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规划设计应该采取的对策,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Urban green spaces can not only offer a wide r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s, but also promote public health. Most of existing studies have effectually explo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green spaces and public health, but failed to dig the complex impact mechanism behind. This article firstly goes into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on public health, and propo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from perspectives of physical activity encouragement, stress management, social cohesion enhancement, and regulating / supporting services provision by ecosystems. On this basis, 6 health-oriented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availability,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enhancing the visibility, optimizing the spatial composition, constructing a network pattern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reduc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on public health.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rounding and reference for public health promotion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o exert more health benefits with limited urban green spac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公共卫生视角下疗愈环 境研究与实践的发展。理想的疗愈系统是由 内往外的系统建构,疗愈环境是外部环境的 一部分,其类型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 建筑环境和室内环境等。本文结合研究阐述 了当前疗愈环境的实践,已经从传统的康复 花园和治愈景观,拓展到疗愈街道、疗愈建 筑、虚拟疗愈等多种环境领域。并指出应该 将疗愈环境结合进公共卫生体系中, 作为健 康城市运动的一部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以健康生活导向视角追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基于各自不同历史背景、医学模式、公共空间类别及健康生活实现方式,将其归纳为3个重要阶段:神圣敬畏的“公共园林”启蒙期、改善公共健康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期、开启多元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熟期;由此揭示健康生活导向下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呈现从“单一维度”到“多维融合”、从“消极被动补给”到“积极主动引导”、从“公共”到“共享”的3个发展转变趋势。旨在推动我国以人民健康幸福生活为导向的公园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煜  朱文一 《世界建筑》2013,(9):130-133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美国纽约市政府制定的纽约城市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包括导则针对的健康问题与理论突破、健康城市设计策略与健康建筑设计模式等3个方面。同时结合当代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城市健康空间相关的问题.并建议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包括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内的城市管理能力是实现人们享受较高的城市交通方便性(城市机动性的提高),同时避免城市交通的外部性及对城市环境和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有比较明确的城市交通政策导向,面临城市快速经济发展和城市面积的扩展,与国内一些曾经希望适应小汽车发展的城市相比,上海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对上海的城市交通政策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一些曾经十分有效的政策其作用正在降低,人们必须对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顶层设计进行调整,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绿色城市交通之都  相似文献   

19.
住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良好的规划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和引导居民的健康生活习惯上具有基石作用,为深入解析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对居民的健康影响,促进公众健康,追踪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辨析了住区空间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要素系统和影响路径,归纳了用地与设施、空间形态、交通与街道、绿色空间四类空间要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发现相关健康影响并非仅是简单的正负线性相关,还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多因素影响特征和阈值非线性相关性,进而探讨了相关研究的结论与方法在住区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的健康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既有文献显示学界对绿地对居民健康效应(如肥胖等)并未达成共识,原因之一在于不同学科对于绿化的测量方法和研究精度不同,结论不统一.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调查数据,选择高密度地区上海作为研究案例,包括23个社区数据5000多个样本.基于卫星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