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传统村落是承载中国农耕文化,体现乡土智慧的特殊聚落形态,是民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生存土壤和空间载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衰败、传统文化流失也在加剧.从文化景观的研究视角出发,尝试结合传统村落的特征,将其划分为五个类别:山水田园类、传统建筑类、人文历史类、民俗宗族文化类、多元复合类.以南...  相似文献   

3.
<正>村落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农耕文明成果和传统文化的根源所在。然而随着自然力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干扰,在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农业文明和大批乡村出现空心化、空巢化等现象,大批传统村落以及村落文化景观正面临衰败与消亡,传统文化传承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在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区域,被无定河水系切割的支离破碎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孕育了以窑洞民居为主体的聚落,在这里既有由分散  相似文献   

4.
该文聚焦金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梳理文化景观要素信息,通过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方法进行景观要素特征识别,最终笔者认为金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呈现“四缘”空间特征,即地缘-相地聚居性、民缘-生活导向性、筑缘-宗法本位性、文缘-雅俗共融性,该文成果可为传统村落集群化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民众社会文化的追求也渐成趋势,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进行了探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尝试推进文化保护产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一凡 《城市建筑》2014,(26):210-210
近年来,我国民众社会文化的追求也渐成趋势,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进行了探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尝试推进文化保护产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建设》2011,(12):20-20
居住着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贵州省拥有大量民族聚居村寨,面对这些独具特色文化类型正遭受形式化保护和过度商业化威胁的窘境,当地将对一批“村落文化景观”实施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广州市为例,以建筑学的基本要素着手文化区的划分,从文化区划的角度总结广州市的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分布特征和文化景观。本文的目的在于扩展文化地理学的学科领域,并利用其方法为广州逐渐消失的传统村落与民居提供一个新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9.
明清以来文人游历徽州,留下众多诗词,为研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提供重要资料。徽州村落独特田园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感的结合通过诗词而表现,形成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的诗意场景。解构诗词中徽州村落场景,从建筑、场所、聚落、环境、行为五个方面解析诗词中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然后从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文化依托、重要建设者等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为当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场景意境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10.
结合广西三江县高定侗寨概况,从空间格局,民居布局及其他文化景观元素三方面阐述了高定侗寨村落文化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几点建议,以促进高定侗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的乡土文化景观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不仅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突出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进程,还拥有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广西侗族的传统村落乡土文化景观遭到了破坏并且在逐渐的失去原貌。为此,主要对传统村落乡土文化景观的界定做了解释,阐述了保护和发展广西侗族传统村落乡土文化景观的价值,以及城镇化背景下保护和发展广西侗族传统村落乡土文化景观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村落环境特色缺失、公共空间利用率低和乡土风貌遭到破坏是特色村落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状问题。从文化景观基因的视角出发,将黔东南侗族特色村落的文化景观基因分为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影响村落发展的主、次要基因以及各基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指标因子,明确特色村落的保护设计要点,提出基于文化景观基因的特色村落保护设计策略,并选取高增村为例,从环境、风俗和建筑景观基因三方面将保护策略进行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5,(2)
村落文化景观涉及视觉所及的"风景",常常被认知主体赋予了独特意义,只有将研究视角回归至"他者"的世界中,景观的内涵才能实至名归。认知地图具有重要的人类学价值,这一用以看待"他者"与审视自身的跨文化透镜,可担当沟通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之间的桥梁。通过认知地图与其他手段的配合,解读内涵丰富的图面信息,认知隐匿于当地人眼中的世界,获得不易觉察的研究视角,可以丰富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内涵。村落文化景观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概念,在具体的村落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中,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成为建立其研究范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随着全球化与资本不断侵入而面临巨大冲击。文章以广东东莞为例,从文化景观区划的内涵出发,阐述文化区下的东莞传统村落概况。以历史、区域为框架,探讨在时空变迁下东莞传统村落的自然空间智慧与文化景观形态,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为东莞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析初探——以肇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两个层次和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祈求实现传统村落的有机发展。以肇庆为例,首先分析其在广东的文化形态分区区位;再以肇庆辖区内22个传统村落为例,运用该分析框架进行文化景观解读。最后,本文提出传统村落的动态发展结论,并指出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两大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其一是城镇化的传统村落,应在变化中传承村落原生的文化基因。二是再村庄化的传统村落,应建立“环境-产业-社会”协调互动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遗产村落规划的主流理念是"保护第一,利用第二",但实践中往往与村民的发展诉求产生矛盾。如何营造让村民持续居住的活态遗产村落是当前的实践难点。本文以文献研究的方式,从文化景观视角梳理了遗产村落"作为日常场所"和"作为文化遗产"的差别,指出遗产村落是动态变化的活态遗产;基于国际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以及对日本街区保护型社区营造案例的实际考察,提出遗产村落保护再生途径。笔者认为过于泛化的静态保护方式在长效上有损于遗产村落的真实性与人地关系,指出:(1)遗产村落的保护目标应转变为维护人地关系;(2)遗产村落保护再生的实践主体应转变为本土社区;(3)遗产村落的形态意象应转变为演化的乡土风格;(4)遗产村落保护再生的实践手段应转变为动态反馈的多次局部设计优化。本研究旨在为我国的活态遗产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随着全球化与资本不断侵入而面临巨大冲击。文章以广东东莞为例,从文化景观区划的内涵出发,阐述文化区下的东莞传统村落概况。以历史、区域为框架,探讨在时空变迁下东莞传统村落的自然空间智慧与文化景观形态,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为东莞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文人游历徽州,留下众多诗词,为研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提供重要资料。徽州村落独特田园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感的结合通过诗词而表现,形成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的诗意场景。解构诗词中徽州村落场景,从建筑、场所、聚落、环境、行为五个方面解析诗词中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然后从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文化依托、重要建设者等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为当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场景意境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切入,运用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技术,构建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体系,从环境、布局、建筑以及文化等方面对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挖掘并解析,再运用GIS对区域内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地理环境、水系河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方面:环境对村落选址影响较大,形成了山中谷地、背山面水、近山山麓的选址类型。布局方面:村落整体布局可分为组团型、条带型和离散型三种形态。街巷结构可分为网格型、鱼骨型和树枝型。建筑方面:院落以合院式布局居多,材料大多为砖、石和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韩洁  王元珍 《城市建筑》2022,(9):89-94+108
国内以往对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多聚焦于文化景观的理论溯源、国际动向、热点追踪等内容的针对性研究,而缺乏对文化景观本身价值认知的提炼与探讨。因此,客观认识文化景观价值,对于指导具体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综述了文化景观价值认知的演变和理论发展,对我国的本土化认知进行梳理,传统村落作为文化景观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价值审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并以河坑传统村落为典型解读案例,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进行研究,以期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进行分析与思考,探索保护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