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Aspergillus oryzae 3042、Aspergillus oryzae IF-39、Aspergillus oryzae 3800、Aspergillus oryzae J-rapid 4种霉菌中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筛选出产蛋白酶酶活力高的菌株,结果表明,Aspergillus oryzae IF-39所产蛋白酶酶活力最高.培养条件为麦麸豆粕比1∶1,pH值7.5,水的质量分数50%,温度30 ℃,培养96 h,接菌量3环.菌种产酶酶活达到220.78 U/mL,玉米醇溶蛋白的水解度达到33.5%.  相似文献   

2.
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为实验材料,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法,研究了其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的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粉3%、硝酸钾3%、聚乙二醇0.1%,初始pH6.5,250mL三角瓶装25 mL液体培养基、接种种龄为1d的种子培养液10%、32℃培养5 d,纤维素酶各组分活力达到最高.经过对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黑曲霉达到产酶高峰的时间由6 d缩短为5 d,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黑曲霉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24.52 u/mL,滤纸分解酶(FPA)活力为6.89 u/mL,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20.63u/mL.  相似文献   

3.
果胶酶的固态发酵法生产及在肉仔鸡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产果胶酶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出发菌株,分别在小铝盒、浅盘和曲箱中进行固态发酵的研究,确定最适发酵条件为:以麸皮为培养基,加水比以麸皮∶水为3∶5,每kg原料添加7.5 g硫酸铵,并按7.5%接入42 h种龄的液体种子.经过39~41 h发酵,在浅盘发酵中干曲果胶酶活力达到19 000 U/g,曲箱发酵酶活力达到16 033 U/g.经分析成品曲中同时还含有酸性蛋白酶1 540 U/g,β-葡聚糖酶12 U/g.仔鸡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的添加可显著提高全期增重,降低料肉比,干物质、粗蛋白、有机物和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了11%~22.5%.  相似文献   

4.
酱油制曲过程中大豆皂甙的变化与大豆皂甙酶解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菌曲Aspergillus oryzae39s、42s所制酱油曲子中大豆皂甙的变化以及由菌咱Aspergillus oryzae39s、42s和Aspergillus niger848s提取的酶液水解大豆皂甙的情况。大豆皂甙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新皂甙与大豆皂甙酶解后产生的新皂甙很相似,说明大豆甙在制内过程中的变化机理与大豆皂甙酶解作用机理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酱油曲菌的选择及酱油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日本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 oryzae JP-DQ-1、Aspergillus oryzae JP—W和我国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 oryzaeAS3.951的酶系。结果表明:3种菌在浓酱油曲和白酱油曲培养基上均可产生。—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外切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JP—W是较好的白酱油生产菌,JP—DQ—1是较好的浓酱油生产菌。还对酱油酵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部分研究,发现食盐浓度对酱油酵母生长影响较大,酱油发酵过程的盐浓度不宜超过3mo1/L,低于2mo1/L更佳。酱油酵母的较适生长pH为4.5—5.5。  相似文献   

6.
影响黑曲霉产糖化酶和蛋白酶的主要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培养基的配比、部分简单碳源对黑曲霉AS3.350产糖化酶、蛋白酶和孢子收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择的2种有机氮源中,豆粕可被黑曲霉较好地利用.在麸皮与豆粕的质量比为5:5,30℃培养72 h时,糖化酶活力最高为1 185 U/g,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在分别添加葡萄糖0.5%,蔗糖0.75%时,黑曲霉产糖化酶酶活力达到最高;对添加淀粉来说,随着淀粉浓度的增高而糖化酶活力逐渐增大.蛋白酶活力和孢子收获量与碳源的种类、浓度以及菌体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从大连海域的海参肠道中筛选得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较高的海洋细菌HS-A156,经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enBank检索号KC166863)。对菌株HS-A156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蛋白酶最适作用pH为9.0,在pH 8.0~11.0性能稳定;最适作用温度为40℃,在25~4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对该菌株产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牛肉膏1.0%、酵母粉2.0%、CaCl20.05%;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初始pH 8.0、发酵温度30℃、接种量3%。经过优化后菌株HS-A156产碱性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538U/mL,比优化前的产酶量提高了3.7倍。  相似文献   

8.
从即食海参中分离到一株条件性致病菌—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 H4),对该菌所产胞外蛋白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生长达到对数期时检测到最大酶活力,硫酸铵质量分数为50%时提取的胞外蛋白酶活力最大,该菌所产胞外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45℃、pH 7.5、0.5%NaCl;Cu~(2+)、Zn~(2+)、Fe~(2+)对胞外蛋白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而Ca~(2+)、Mn~(2+)对胞外蛋白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对胞外蛋白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说明该胞外蛋白酶主要是丝氨酸蛋白酶。红外光谱图显示蛋白酶在1 663 cm~(-1)处有吸收峰,表明其具有高级结构。  相似文献   

9.
用3种分离培养基培养供试菌株黑曲霉Ja,分别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通过测量透明圈大小定性比较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大小,确定溴酚蓝平板培养基为较好的分离培养基。从土壤样本中通过富集培养、驯化、溴酚蓝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高产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菌株AspT7,产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达到了6.5万U/mL,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将其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 AspT7。  相似文献   

10.
从食用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1个产脂肪酶较多的酵母菌株,测得其脂肪酶活力为8.30 U/m L.用正交试验法对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为:1.50%蛋白胨、1.20%葡萄糖、10.00%橄榄油乳化液、0.5%酵母膏、KH2PO40.65%、K2HPO40.20%、Mg S04·7H2O 0.02%;最佳产酶培养条件为:温度30℃,发酵的初始p H 7.5,接种菌量为2.0%,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20 h后测定脂肪酶酶活力达到33.19 U/m L,是优化前的4倍.在菌株培养20 h时采用微孔滤膜过滤二次培养,结果表明在培养24 h时菌数达到最大;培养28 h后脂肪酶活力达到峰值86.08 U/m L,较未采用微孔滤膜过滤二次培养提高160%,为初始脂肪酶活力的10.4倍,达到浓缩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株米曲霉菌株发酵液中的草甘膦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FEC04的草甘膦降解率最高,为12.5%。提取6株米曲霉菌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后得到甘氨酸氧化酶序列,测序结果发现只有米曲霉A-FEC04发生部分基因突变。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FEC04的ORF DNA序列全长1 263 bp,编码一个由42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理论分子量为46 965.5 Da,理论等电点为5.85,为弱酸性蛋白。对该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域架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明显的D-氨基酸氧化酶结构域。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两种菌曲Aspergillusoryzae 39s、42s所制酱油曲子中大豆皂甙的变化以及由菌种Aspergillusoryzae 39s、42s和Aspergillusniger 848s提取的酶液水解大豆皂甙的情况。大豆皂甙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新皂甙与大豆皂甙酶解后产生的新皂甙很相似 ,说明大豆皂甙在制曲过程中的变化机理与大豆皂甙酶解作用机理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用鱼蛋白(鱼粉)为氮源培养米曲霉,取样分析培养物的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子量及用培养物为酶源水解酪蛋白后的分子量变化。通过对比,研究了米曲霉在分批和补糖2种发酵条件下分泌蛋白酶及菌体生长的特点。结果表明:在用鱼蛋白为氮源培养米曲霉的过程中,米曲霉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蛋白酶,蛋白酶的活力与种类随培养时间而变化,分批发酵的总酶活力比补糖发酵时的总酶活力强。  相似文献   

14.
以牛乳为原料,通过米曲霉的发酵降解乳糖,实验得出的米曲霉在牛乳中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28℃±1℃,装液量30mL/250mL,培养箱转速180r/min,发酵60h.在此条件下培养,米曲霉发酵液中乳糖分解率可达31.4%,米曲霉粗酶液乳糖分解率可达41.4%~55.0%.通过对发酵乳中乳糖组成进行薄层层析分析,也证明米曲霉可降解乳糖.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分离于土壤中的链霉菌TD-1代谢产物对饲料中污染霉菌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桔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TD-1菌株代谢产物对以上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度为10 mm左右.通过TD-1菌株的代谢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发酵至第6 d抑菌率达90%左右.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酸碱性、抗紫外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紫外光对蛋白酶米曲霉T_(213)菌株经5次照射,获得米曲霉T_(213)菌株,其麸曲蛋白酶活力较出发菌株增加近1倍,达6840U/g。再用25mwHe—Ne激光对T_(213)菌株进行诱变处理4次,筛选出T_(222)变异株,其麸曲蛋白酶活力较T_(213)菌株增加31%。达8960U/g。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酱油生产用米曲霉菌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曲霉是我国传统酱油生产用关键菌种.关于米曲霉菌株选育的研究主要包括,高产蛋白酶菌株选育技术研究、酶学特性研究、产酶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高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为研究重点.虽然,研究均显示经过改良的菌株性能超过了原始出发菌株,但是成果仍然局限于实验室理论分析.我国科研人员仍需努力,加强对米曲霉菌株在工业化生产中实际应用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发酵条件对海带中岩藻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藻黄素是可食用褐藻中一种主要的类胡萝卜素,被认为是海洋藻类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本文研究了以海带为原料,比较了黑曲霉、米曲霉和纳豆菌对海带中岩藻黄素提取率的影响,从而探索出应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法提取海带中岩藻黄素的最优菌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发酵条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菌对海带的发...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日本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oryzaeJP DQ 1,AspergillusoryzaeJP W和我国酱油生产菌AspergillusoryzaeAS3.951的酶系。结果表明:3种菌在浓酱油曲和白酱油曲培养基上均可产生α 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外切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JP W是较好的白酱油生产菌,JP DQ 1是较好的浓酱油生产菌。还对酱油酵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部分研究,发现食盐浓度对酱油酵母生长影响较大,酱油发酵过程的盐浓度不宜超过3mol/L,低于2mol/L更佳。酱油酵母的较适生长pH为4.5~5.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用酶水解大豆皂甙分子上的部分糖基 ,使皂甙部分水解生成低糖、高活性皂甙的方法。探讨了 8种霉菌菌株对 7种糖苷键及对皂甙糖基的水解能力 ,得到 3种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 ,用于水解大豆皂甙。它们分别是A .niger 848s,A .niger48s和A .oryzae 39s。并通过TLC和HPLC分析得到大豆皂甙酶解最佳反应条件为pH =5 ,温度 40℃ ,时间 1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