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程质量》2008,(6):61
地震的种类主要有火山地震(火山活动产生的地震)、塌陷地震(溶洞等垮塌产生的地震)、爆炸地震(核爆炸等)、构造地震等。其中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主要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断裂活动造成的。以四川省为例,其境内主要有三条大断裂,平面上大致为“Y”字形。“Y”的下支位于西昌、冕宁一带;“Y”的左上支位于甘孜、炉霍一带:“Y”的右上支位于汶川、平武一带。  相似文献   

2.
<正>1构造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地震的种类主要有火山地震(火山活动产生的地震)、塌陷地震(溶洞等垮塌产生的地震)、爆炸地震(核爆炸等)、构造地震等。其中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主要是构造地  相似文献   

3.
余敏 《天津建设科技》2006,16(Z1):30-32
论述了对邯郸市区有重大影响的北北东向和北西-北北西向两组断裂太行山山前断裂(F1)、邯郸市隐伏活断裂(F2)、联纺路断裂(F3)、马头镇断裂(F4)、磁县断裂(F5)和永年断裂(F6)的分布特征与活动性.指出太行山山前断裂在晚第三纪时期、第四纪早,中期活动强烈;邯郸市隐伏活断裂在晚第三纪时期至第四纪时期有所活动;联纺路断裂最新活动时间在更新世中期;马头镇断裂在新近纪有所活动;磁县断裂是一条活动较强的地震带,在更新世至全新世时期活动强烈,共发生9次较大的地震,最新一次为1830年磁县7.5级地震;永年断裂在更新世早期曾有过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口泉断裂在圣水沟一鹅毛口段断裂特征和断裂活动性,野外采用了地质调查、人工地震勘探、电阻率CT法、钻孔控制等综合手段对该段内的断裂具体位置、断裂活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避免断裂活动对建筑物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5.
活断层破坏在土体中传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0 概  述地震是破坏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995年日本的神户地震、1999年的台湾集集地震和土耳其“八一七”大地震以及2 0 0 1年的印度大地震都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主要有三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以及陷落撞击地震。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严重的是构造地震,是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引起的,大约占地震总数的90 %。构造地震主要有两种破坏方式,地震波引起的地层振动和断层错动引起的地层永久性变形。1995年日本的神户地震,断层错动最大垂直位移是1.2m ,最大水平位移2 .1m ;1999年的台湾集集地震由右水平错动断层引起,断层位移2~4m ;1999年土耳其“八一七”大地震断层最大垂直错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679-684
地震是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并难以抗拒的一种自然灾害。通过北川断裂典型地质地震构造剖面同震断裂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的调查分析,对北川地震断裂带上的地震地质遗迹科学价值的评述,及地表同震断裂遗迹的保存现状等,提出北川县地震地质构造遗迹及保护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型结构面产状影响下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验证基于离散元法的数值软件UDEC模拟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的可行性。然后,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对应力波穿越不同产状大型结构面的传播特征进行探讨,并以龙门山地区的3条主要断裂对汶川地震应力波传播规律影响为实例加以说明,确认断裂隔震效应以及断裂上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 应力波在结构面两侧造成的地表动力响应存在异常,靠近震源一侧的地表响应强烈;(2) 结构面倾角对应力波的反射作用表现出随结构面倾角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结构面数量的增加,透过结构面的应力波产生的扰动越弱;(3) 汶川地震中汶川-茂县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对汶川地震地震波具有明显的阻隔作用,使汶川-茂县断裂上盘靠近断裂的地表垂向加速度峰值比不存在断裂时降低38%,灌县-安县断裂下盘靠近断裂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则降低47%;(4) 断裂对地震波的反射使得映秀-北川断裂上、下盘地表动力响应异常增强,与不存在断裂情况时相比,该断裂上、下盘两侧岩体的垂向加速度峰值分别升高了41%和32%。本研究结果反映断裂的隔震效应与上盘效应。  相似文献   

8.
刘欢  李晨  杨进  雷晓东  韩宇达 《工程勘察》2019,47(12):69-74
研究表明活动断裂是产生地震的根源。佛峪口—黄柏寺断裂是一条规模较大、新近纪以来强烈运动并且走向多变的活动断裂。在延庆西北部山前断裂迹象不明的地段布设了4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剖面,介绍了资料采集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结果表明:CSAMT法能有效识别出佛峪口—黄柏寺断裂,具有水平分辨力强、勘探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佛峪口—黄柏寺断裂在石门营至靳家堡一带总体沿北东方向展布,但局部有变化;佛峪口地段(Z05线附近)发现佛峪口—黄柏寺断裂存在一条次级断裂F1-1。本次工作为延庆西北部地质工作以及防震减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断裂黏滑隧道减震缝减震技术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汶川地震龙溪隧道F8黏滑断裂段震害为研究背景,开展减震缝减震技术的大型正断裂黏滑错动模型试验研究。首先介绍试验方案,主要包括相似设计、试验设备及材料、试验分组、测试方案及试验过程。然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研究隧道的结构内力、纵向应变及接触压力。试验结果表明:断裂黏滑错动后,上盘受断裂黏滑错动影响大于下盘;初期支护施设减震缝减震效果不明显;二衬施设减震缝(间距12 m)的减震效果略优于二衬施设减震缝(间距9 m),从施工方便性、经济性考虑,推荐使用二衬施设减震缝(间距12 m)的减震方式。研究成果对于穿越黏滑断裂隧道的减震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2)
本文采用了钢板生产工艺追溯,结合夹杂物、金相显微组织等手段,对Q345B动臂耳板断裂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使用环境温度过低;(2)钢板晶粒度较粗大且分布不均匀是造成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灾害与灾区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西部龙门山山区发生Ms = 8.0级强震。地震是由龙门山中央断裂逆冲兼走滑产生的,沿300 km长的断裂带造成大量的山体崩塌、滑坡,城镇与村庄房屋坍塌不计其数,厂矿与交通设施严重毁损,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截至7月11日12时,地震已造成69 197人遇难、18 341人失踪、374 176人受伤。基于震后灾区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在简介龙门山地质条件与断裂构造格局的基础上,从工程角度对地震产生的震害类型和分布,及其与断裂构造的关系等进行初步的总结和归纳,提出灾区重建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以期为灾后重建和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巨小强 《山西建筑》2010,36(13):282-284
对新建铁路兰渝线白龙江1号特大桥工程近场区各主要断裂从断裂要素、性质、地表活动印迹和活动性鉴定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新构造运动特征、近场区地震活动特征,对工程场地地震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明确场区构造。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这是一次有400名代表参加的大型学术年会。会议后期组织了200名代表考察岷山断裂,路线是岷江源头松潘弓扛山,经岷山主峰——雪宝顶(5588米),松潘县、黄龙、迭溪、茂县,直至灌县的都江堰。岷江断裂是强震多发地带,著名的1933年迭溪7.6级大地震造成的地震湖也是我们考察的重点,此外松潘木结构民居和古建筑,岷江两岸多处泥石流也是笔者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以乌兰乌拉湖-玉树南段(巴塘乡断裂)与玉树断裂之间的盆山分布区为研究区,基于SRTM3(90)DEM数据,运用Arc GIS10.2,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剖面分析、起伏度分析对巴塘盆地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巴塘盆地南缘山区沟谷纵横分布且河谷切割相对较深,为巴塘盆地物质堆积的主要物源区;2在断层两盘运移方向方面,巴塘乡断裂表现出了逆冲走滑的断层特征;3昌都-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运移所造成的压扭性应力环境是造成巴塘盆地形成以及盆地南北两缘山地地形形态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Z2):3598-3607
 从构造地貌、地质体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现今GPS位移场、活动断裂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和能量场等方面探讨中国大陆中东部部分Ms≥8.0级特大地震发震背景。初步认为,地震是地壳局部或区域活动的表现,诱发地震的主因来自地球内部地应力、能量聚集和瞬间释放;发生地震的部位一般是地壳构造活动带或地壳结构的薄弱带,诸如活动断裂带等;活动断裂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当其穿过构造地貌、刚性结晶基底等特殊地质环境时,其活动受阻,引起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当地应力和能量积累超过岩体(石)强度,导致岩体(石)破裂,诱发地震;活动构造、地质体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是地震发生的必要条件,地应力和能量集中是地震发生的充分条件。最后,提出中国大陆中东部中长期需重点关注的区带及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詹金林 《土工基础》2012,26(6):49-51,69
大多数平原城市地下存在隐伏断裂,表面覆盖不同厚度、不同岩性土层,在地震中对此如何评价,仍然是工程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隐伏发震断裂上覆土层的破坏性状分别进行了静力、动力分析,对不同烈度、不同倾角的断裂层进行了组合分析,共模拟分析了60种不同工况在地震过程中的变形破坏过程,研究岩体断裂对上覆土层在地震过程中的破坏范围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从活动断裂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出发,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结合地震地质、工程地质等理论与方法,对王母山断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地震反射波法用于断层勘探具有较高的精度,确定了王母山断裂的空间分布、运动性质、活动时代,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王母山断裂的探测与活动性的确定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汶川强震区公路沿线地震崩滑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强震区地处龙门山区,在深切河谷地貌条件下,地震诱发大量崩塌及滑坡地质灾害,给沿河谷布线的公路造成严重损毁。在调查掌握约6 056 km灾区公路沿线地震崩滑灾害详细资料基础上,根据地质构造、地震烈度进行段落划分,研究分析各段灾害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部位、地震烈度、岩性等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各段落灾害点密度及平均规模。提出汶川地震崩滑灾害分区,将受灾区划分为极强烈发育区、强烈发育区、较强烈发育区、中等发育区和弱发育区等5个区域。得出汶川地震崩滑灾害如下发育规律:(1) 3条断裂带对崩滑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前山断裂都江堰-竹园坝段为山前弱发育区和上盘中等~强烈发育区的明显界线,竹园坝NE方向则控制作用减弱;中央主断裂自映秀至东河口段上下盘灾害有显著差异,2个极强烈发育区均位于上盘,且被后山断裂及重要岩性界线所严格限制,东河口NE方向控制作用减弱;后山断裂之茂汶断裂为极强烈发育区和较强烈发育区的明显界线;后山断裂之青川-平武断裂在青川-沙洲段呈现出明显的断层上盘效应。(2) 岩性控制作用:不同岩性类别地震崩滑灾害发育程度有显著差异,侵入岩体和灰岩、白云岩类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最高、平均规模最大,千枚岩类灾害发育密度最低、规模最小,碎屑岩类和砂板岩类介于其间。(3) 地貌控制作用:河谷岸坡相对高差越大、地面横坡越陡峻,地震崩滑灾害越发育。陡坡硬岩段为地震崩滑灾害高发区,失稳主要发生在斜坡中上部、陡缓变坡点附近。(4) 399条实测地质剖面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震诱发崩塌失稳部位坡度一般在40°以上。(5) 动力条件下,坡体结构是边坡岩土体变形破坏的控制性因素,土层及强风化层–基岩斜坡、发育外倾结构面斜坡更易失稳。  相似文献   

19.
一、地震的形成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形成可分为三种,即陷落地震、火山地震和构造地震。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洞穴崩塌引起的。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这两种地震。破坏范围较小,在我国广大地区,一般不易发生。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构造地震,这种地震的破坏性较大,波及  相似文献   

20.
以汶川地震隧道震害为研究背景,结合我国公路和铁路隧道抗震设防现行规范及抗震设计的现状,对目前我国隧道抗震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山岭隧道洞口浅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方法、洞口浅埋段纵向和断裂黏滑隧道抗震设计计算方法、断裂黏滑隧道减震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1)建立基于地形效应的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方法。首先,通过对汶川地震隧道洞口段震害基础资料和文献调研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山坡基岩覆盖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传播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山坡地形地貌、覆盖层及地震波参数等),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揭示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山坡基岩覆盖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传播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系统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山坡基岩覆盖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传播的影响规律,采用包络线数值分析技术,探明地形效应的影响规律,初步构建基于地形效应的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方法。最后;采用三方向、六自由度大型振动台开展动力模型试验研究,选取代表性工况(坡率1∶2)为研究对象,输入标准化后的7,8,9度汶川地震卧龙测站地震波(经相似比转换)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对之前研究进行检验并修正,最终建立基于地形效应的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方法。(2)建立隧道洞口浅埋段纵向和断裂黏滑隧道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基于反应位移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隧道洞口浅埋段纵向和断裂黏滑隧道结构特性的分析,分别采用弹性地基梁和壳单元模拟隧道洞口浅埋段和断裂黏滑段隧道结构,通过理论推导,建立隧道洞口浅埋段纵向和断裂黏滑隧道抗震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动力时程法对其进行检验,理论解均比数值解偏大,幅度小于20%,故隧道洞口浅埋段纵向和断裂黏滑隧道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在计算精度、结构设计安全方面符合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可为隧道洞口浅埋段纵向和断裂黏滑隧道抗震设计提供参考。(3)研究断裂黏滑隧道减震技术。针对断裂黏滑隧道的震害特点,成功试制倾斜正断裂倾向错动试验箱,并对采用减震缝或减震层的6种减震方式(不设抗减震措施;初支不设抗减震措施,二衬设减震缝,间距为9,12 m;初支和二衬交错设减震缝,间距为12 m;减震层厚度为10,20 cm;初支和二衬交错设减震缝,间距为12 m,减震层厚度为10 cm)进行静力黏滑错动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初支和二衬交错设减震缝(间距12 m)与减震层(厚度10 cm)共同施设工况、初支和二衬交错设减震缝(间距12 m)工况和二衬设减震缝(间距12 m)工况的减震效果相差不大,从施工方便性、经济性考虑,推荐使用二衬设减震缝(间距12 m)的减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