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盲"(plant blindness)现象已成为制约公众接受植物科普和参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因素,研究和实践表明,推广社区花园、创新教育方法、利用新技术和改善布展设计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更好地关注植物.结合中国现状,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植物盲"的研究、重视传统文化对人们认识植物的积极作用、发挥植物园的科学教育功能和推动自然教育等方式,激发人们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更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科普展览是现代人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书卷”。植物园以大量收集的活植物作为科普展览的素材向公众传播植物科学知识及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帮助参观者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本文详述了如何成就一个优秀的植物园科普展览的流程,希望能为成功举办植物园科普展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翟俊卿 《科普研究》2013,8(6):48-53
现代植物园对植物学的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社会公众的科普教育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回顾了英国植物园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教育项目的设置、教学实践进行了述评,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植物园教育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强化植物园的教育功能;(2)制定与国家课程标准相结合的学校教育项目;(3)增强植物园与当地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4)为当地学校提供教师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秦皇岛市滨海湿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对秦皇岛市滨海湿地植物种类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开发利用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并提出一些滨海湿地植物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调查是在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为纪念2009年世界环境日举办主题科普展览期间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参观科普展览的受众群体文化层次较高、年龄层次偏小,多为21~30岁人群,男女比例基本一致;接近一半的受众有主动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需求,植物园举办科普展览满足了受众观光休闲、学习的双重要求。举办一个优秀的科普展览要对展览的主题、宣传、内容、形式以及对象等进行认真考虑是这次科普展览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普的六个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居云峰 《科普研究》2010,5(1):86-88
世界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国科普出现了六个新的理念。它既反映在广大科普界的宣传、教育、活动、展示中,也体现在法律文件和中央领导的讲话指示中。  相似文献   

7.
为搭建集旅游、科普、科研特色于一体的“智慧植物园”信息化平台,实地调研并得出植物园管理方的诉求和痛点,文章结合当前常见的4G/5G无线网技术、WLAN技术和无线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和RFID),将植物园的诉求和痛点逐一解决,最终完成搭建目标,并探讨无线通信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建设思路,展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公园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搭建一个了解、学习植物科普知识的互动平台,北京植物园研发制作了大型多媒体互动展品"花的世界",将互动多媒体技术植入大比例花朵实体模型上,用一个单体模型全面、系统地介绍花的结构、功能、类型、进化轨迹、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知识;同时,综合利用多媒体演示、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游人自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实践多媒体演示科普、互动科普的理念。产品知识结构系统严谨、表现形式生动有趣,自2008年在北京植物园科普馆投入使用后,青少年受众群体呈现出持续增长状态,体现出展品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展品的设计与研发的过程中践行了国际科普领域"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的三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郁波  钟琦  郭耕 《科普研究》2009,4(1):84-88
2008年12月2日,中国科普研究所举办了科普场馆青少年科学教育沙龙,来自博物馆科学教育、青少年科学教育、科普研究以及科普产品制作等领域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沙龙。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首先介绍了科普研究所在科普场馆展教功能、展教手段的监测评估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在科普场馆开展活动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交流,此次沙龙为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和科普场馆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周荣庭  潘琳 《科普研究》2012,7(3):60-63
科普产业园是科普资源的研发、生产、展示、交易、集散和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是科普资源集散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文结合安徽芜湖的内外部环境资源现状,依据产业集聚、产业生态圈等理论对我国科普产业园建设进行分析,在对科普产业园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芜湖)科普产业园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透过三个植物园探索中国植物园科普发展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植物园科普发展历程,本文通过调查收集国内三个典型植物园科普演变历史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中国植物园科普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从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关系来看,教育形式主要有“以施教者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式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重视学习者创造力的激发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为评价其在植物园科普教育应用中的效果,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设计了一次尝试性的科普活动,并通过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初步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3.
火力发电厂的电机节能一直受到电厂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正面临能源危机,因此加强能源的有效利用,是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采用变频的方式对凝结水泵进行节能的技术改造,介绍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前的情况、改造的方案、及改造后节能、节电的分析计算方法,阐述了变频改造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说明了凝结水泵变频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The knowledge garden, a collaborative 3-D information visualisation tool,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Since humans are instinctively attuned to a 3-D world, 3-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ources offer the possibility of an intuitive and natural way to explore complex ideas, concepts and information. The knowledge garden aims to provide an environment where people can meet colleagues and share relevant information among a community of interest. Information is seen as an organic resource that changes over time, and is represented as plants in a shared-dimensional knowledge garden. Plants are grown from the results of an automatic clustering process whereby Internet resources containing related information are grouped together. Also described are proposed extensions to the garden which would support and encourage the creation of communities of interest and the sharing of tacit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广西科技馆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春花 《科普研究》2010,5(2):66-71
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设施,在其管理运营中,如何依托场馆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广西科技馆为例,从科技馆的功能定位、经费保障、运营模式、营销策略、资源整合、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较具创新性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GIS的粤北野生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粤北植物资源调查数据资料,结合Web GIS软件开发技术,建立了粤北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GIS技术有机结合,为广东省北部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