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曹松 《质谱学报》1999,20(1):62-64
本文研究了新合成的八种2-苯基-3-烷基-7-硝基-1,4-氧硫杂萘-4,4-二氧化物的电子轰击质谱,对裂解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RE—Ni—W—P—SiC—PTFE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RE-Ni-W-P-SiC-PTFE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RE-Ni-W-P-SiC-PTFE复合镀层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氧化膜的重量增加,但在800℃以下氧化温度对镀层的增重不显著;800℃以上,镀层的增重迅速增加,通过对三种镀层抗氧化性能的比较可知,RE-Ni-W-P-SiC-PTFE镀层的抗氧化性不如Ni-W-P,Ni-W-P-SiC及RE-Ni-W-P-SiC三种镀层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5双十一烷氧基-1,2-二溴代苯、4,5-双十四烷氧基-1,2-二溴代苯、4,5-双苄氧基-1,2-二溴代苯的电子轰击质谱进行了研究。发现前两个化合的质谱特征是烷基部分C-C键的断裂和烷氧基伴随着氢重排的O-C键断裂;而后者的质谱特征是苄氧基简单的O-C键断裂和重排碎片离子m/z181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Ni—Nb—Fe—Se合金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道了1-苯甲酰基-5-芳基-2硫代双缩脲类化合物的电子轰击质谱。根据高分辨质谱及联动扫描质谱揭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均能出现较强的分子离子峰,其基峰为[PhCO]+,裂解主要发生在数基的a-位,而硫羰基的a-位不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7.
8.
9.
10.
叙述了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获得的过滤和未过滤的Al-Zn-Mg-Cu合金(LC_4合金)铸锭,进行多方向锻造后,考察时效时间对过滤前后合金硬度变化规律的影响;进而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曾否过滤研究的LC_4合金时效处理过程的微观组织变化,过滤净化对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滤净化可以减少合金非均质生核(异常析出)的倾向,有利于获得比较弥散和细小的沉淀、弥散相。因此过滤净化提高了LC_4合金时效后的硬度、延长了过时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13.
徐永雪 《机械制造》1990,28(5):13-14
一、S4M/GT-CAD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近年来已被较多的企业所接受,应用在产品设计和工装设计中。但绝大多数是利用已开发的软件包,或利用引进计算机中所带有的软件在屏幕上进行零件图或装配图的设计和储存,然后通过绘图机绘出生产用图纸或腊底图。这种方法的效率取决于CAD软件的功能强弱,及使用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通常在进行新产品设计时,这种方法并不比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快多少。只有当计算机内已建立好老产品图库或GT(成组技术)图库时,才有可能使设计效率提高。当企业中产品品种不多时,建立产品图库的效果较好。但在产品品种较多,而且各产品间相似性和系列性又很差时,因受计算机内存与外存储量的限制,建立产品图库的  相似文献   

14.
张晗亮 《机械传动》1994,18(3):27-29
本文通过建立齿轮疲劳寿命和应力的二维概率模型,并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可方便准确地获得齿轮的R-S-N曲线,并能减少试件。通过实例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16.
江伯鸿  魏庆 《仪表材料》1989,20(5):257-264
  相似文献   

17.
钢铁零件镀锌钝化,一直应用铬酸盐溶液,这是因为无论从膜层强度、耐蚀性、彩色功能、溶液稳定、操作简单等因素考虑都较好。其唯一缺点是六价铬污染环境。因此,近年来受到严格控制,代之而起的是各种低铬和无铬钝化工艺。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钛-铝-钒盐钝化新工艺,该工艺除具有无铬特点外,膜层呈兰白色或彩虹色,具有一定的耐蚀性。 1.溶液配方和工作条件国内七十年代初出曾试验推广一种钛盐钝化工艺,分别为氟钛酸型和硫酸氧钛型,可以对镀锌零件进行白色和彩色钝化。由于膜层呈亲水性,耐蚀性不佳,故在生产上很少应用。新的钛-铝-钒盐钝化是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稀土永磁材料的开拓及其发展经历了三代,即第一代RCo_5型(1966年),第二代R_2Co_(17)型(1972年)和第三代Nd-Fe-B系(1983年)永磁合金(R为稀土或混合稀土族元素)。永磁合金的最大磁能积(BH)_(max)随年代呈指数式增加。早就发现的R_2Fe_(17)居里温度太低,而且Nd_2Fe_(17)还缺少必要的磁晶各向异性。这些性质限制了它的发展。但在其中添加B后,稳定了四方结构,显示出易磁化轴各向异性和较高的居里点(580K。自此,第三代稀土永磁体发展起来了。1983年日本正式公布了无钻、高性能的新型Nd-Fe-B永磁体,最大磁能积达到36.3MGOe;1984年达到42.9MGOe,1985年达到44.8MGOe。目前日本最大磁能积已突破50MGOe,并达到50.6MGOe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