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王丽 《江苏丝绸》2022,(6):37-41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培育和弘扬使命担当精神成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要素。文章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运河非遗数字化传承的价值与现状,并通过对苏州运河非遗文化的实地调研,探索培育当代大学生使命担当精神的途径,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懂技术创新、敢担当奉献的新时代青年队伍,激励当代大学生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从对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视角出发研究了当下国家从政策方面引导和鼓励非遗的多样化保护,梳理了不同视角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内容,提出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方法:非遗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还原、建立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文化基因图谱、建立非遗动态影像库;进而构建了基于数字化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倡导形成“非遗挖掘与保护-非遗整理与研究-非遗资源库建立-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发展新模式;最后从建立流动性博物馆、非遗数字化产品设计、制作数字化影像、开展新媒体非遗文化活动四个方面探讨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可持续策略。研究对于从新媒体视角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侗锦作为侗族人民高超的传统手工艺的体现,其艺术特色充分反映着侗族的民族特色。文章在符号学视角下,从符号学的语义、语用、语构等维度对侗锦进行分析,总结其构图符号、纹样符号、色彩符号,探索其符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并进行单个家具设计与家具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旨在为家具设计提供新的参考方式,对侗锦创新传承与保护进行思考,同时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活化保护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亟须更新观念,融入现代IP视觉形象设计理念,通过创新美学表达形式,让非遗接轨时尚,焕发青春活力,以崭新的面貌走进生活、渗透生活、深入生活,实现活态化、创新性传承,使非遗获得新的生命力。当下,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传承与发展仍面临困境。文章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邳州跑竹马为探究视角,就新媒体环境下的IP视觉形象设计展开探讨。通过国家级非遗项目邳州跑竹马的IP视觉形象设计呈现案例,就传统非遗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创造出贴合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展开思考。研究认为,IP视觉形象设计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非遗走出困境的有益路径,国潮汉风——国家级非遗邳州跑竹马潮玩手办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以CNKI数据库中2018-2021年“高校双创”“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等关键词相关文献作为原始数据,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和ROST的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功能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研究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多个热点话题下各要素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以及高职院校如何在各要素之间发挥串连桥梁作用。研究发现“高校双创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发展研究存在多样性、交叉性的特点;2018年“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学生”“高职院校”等关键词成为后期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2019年研究多集中在“意义-问题-路径”方面,2020年以“乡村旅游”“职业教育”等为研究热点,2021年在“路径”“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具体深入研究,热点呈现以点深入和以面扩散的趋势;在ROST社会网络知识图谱中呈现出“核心-次核心-外围”的网络状结构,“乡村”“文化”“院校”“非遗”位于核心。基于此对高职院校双创教育、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阐述,为后续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践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袁为 《染整技术》2024,(4):57-59
为传承与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同时为礼服创新设计提供新方法。本文以文化自信为视角,以汉绣礼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文化自信视角下汉绣礼服创新设计的模式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归纳了文化自信视角下汉绣礼服创新设计的方法——简化法、拆解组合法、综合运用法。论文研究成果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文化自信视角下汉绣设计思维,为汉绣礼服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增强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江西非遗豫章绣的传承与发展状况,作者采用实地考察与文献检索的方法,将收集到的豫章绣资料进行整理记录,对豫章绣传承发展现状以及现实困境进行了思考与分析。结果表明,豫章绣起源于南昌新建县,历史悠久,在政府帮助下完成了申遗、建立绣坊、与多校合作,并不断尝试发展的新模式,但传承道路上仍存在绣娘流失、知名度小、产品单一等问题。文章对豫章绣所遇现状的思考与分析,对非遗类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对非遗文化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具有大量价值且可挖掘、可转化的文化内容。蓝印花布作为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染织技艺,虽然在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存在资源开发有限、配置效率低的问题。从南通蓝印花布非遗资源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并基于IP品牌化视角探索其非遗文化资源的活态传承路径。研究认为人格化形象塑造、特色化产品设计及网络营销链打造是促进蓝印花布非遗文化有效配置、丰富文化创新再造及推动文化价值转换的全新尝试,更是构建蓝印花布非遗IP文化品牌、拓展产业链开发的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自信     
我今天要讨论的是文化与自信。到底什么是文化,它是一个极为庞大的题目,很难说清楚,可是文化也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存在,我们很难从文化里头跳脱,逃避。简单的讲,文化跟人的生活关系,就好像鱼跟水的关系,鱼去了解水是很困难的,因此文化其实有一大部分是不自觉的。文化也有很多要去自觉的  相似文献   

12.
13.
张迪 《造纸信息》2021,(10):77-78
2009年中国剪纸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国民间手工艺术迈上新台阶,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剪纸艺术的影响力和关注度。纵观剪纸艺术历史沿革,其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非常丰富,在生活和艺术方面具有跨时代意义。如今信息化发展迅速,传统技艺受新技术和新思潮影响遭遇传承瓶颈,如何平衡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变化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文章详细阐述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传承方式、现状问题以及应用领域,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剪纸艺术基本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但受社会发展迅速和经济浪潮冲击,加之行政力量过度干预,导致剪纸艺术传承和应用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4.
畲族刺绣承载着丰富的畲族文化和审美价值。文章以浙江景宁畲族刺绣文化为研究,从景宁畲族刺绣的历史起源、特点、传承与发展方面进行探析,丰富景宁畲族刺绣文化内涵,促进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壮锦作为广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是广西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代表.立足于广西特色民族文化符号壮锦,对壮锦品牌的建设路径进行分析,积极推动壮锦品牌的形象构建,通过开发壮锦文化内涵,运用品牌学理论,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壮锦文化品牌形象及文创产品,并结合当下的传播环境,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  相似文献   

16.
周培艺 《西部皮革》2021,(2):104-105
文创产品设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我们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设计前,要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源,再运用设计手段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文创设计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中起到积极作用,还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也起到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持活态,要发展就必须先活下来,其...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角探索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家具设计专业为例,通过从社会、高校、教师与学生4个方面着手,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家具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断层、产品缺少创新等突出问题,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具体实施途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探索一条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程帅 《丝网印刷》2024,(3):79-81
在新时期国家建设中如何提高民族自信一直是当代人的重要使命。民族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历史、发展等充分认识的同时,横向对比其他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文章以商业字体设计发展作为切入点,发现现阶段商业字体应用存在的不足,赋予字体设计的时代内涵,宣扬正确价值观,建立真实的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