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皮技艺作为赫哲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但是伴随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思想观念的改变,曾经薪火相传的鱼皮技艺传承现状堪忧。本文将鱼皮技艺作为切入点,以其在少数民族民宿的应用为例,着重探讨如何保护赫哲族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使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实现良性互动,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实现鱼皮技艺传承与少数民族民宿发展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2.
"五芳斋裹粽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也是我国粽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传统手工类的"五芳斋裹粽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对五芳斋裹粽技艺的保护方式和传承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建立裹粽技艺文化展示区、依靠节日庆典活动、高校文化教育传承、数字化保护等方式来来推动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发展和时代变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却陷入困境,例如传承人年龄太大、传承观念落后、后继无人和传统工艺技巧的缺失等。当前,党和政府重点突出文化强国的观点,制定了许多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扶持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科学传承,并积极开展创新,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知名度,使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扎染在我国印染工艺上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宝贵非物质文化及精神遗产。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扎染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变。为了有效创新、保护和传承扎染技艺,现代科学技术与民间手工艺的结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文章结合扎染工艺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工艺特点,以大理白族扎染技艺为例,探究在人工智能时代,以综合性数字化虚拟扎染工艺的框架,开发创新和保护传承扎染技艺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中国丝绸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逐渐被机械织造所代替,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承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文章以宋锦传统手工织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对象,通过3D技术对传统宋锦木织机进行数字化模型构建和手工织造技艺操作的动态复原。利用SketchUp技术平台精确成组建模、3DMAX技术构建三维动画演示及人机交互功能来解析传统宋锦织造技艺,让观众更简单、生动地去理解织造过程,把博物馆里置之高阁的高难度丝绸织造技艺理论得以普及,让传统丝绸织造技艺在新的科技社会中得到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保护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壮族马骨胡制作技艺的调查研究,一方面,采用文献梳理及访谈方式了解壮族马骨胡制作技艺传承现状和历史性变迁;另一方面,通过田野实地调查多方位抢救性记录壮族马骨胡制作过程及其核心技艺,总结梳理制作技艺在生产性保护中的现实境况,认为马骨胡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需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健全传承机制联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将制作技艺列入非遗名录以促进专项保护、持久传承.  相似文献   

7.
如今,国家大力振兴传统手工技艺,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机遇。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天然植物染色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政策性支持、制度体系完善、标准化建设与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织锦手工技艺在广西非遗项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织锦传承人的走访,调研织锦非遗项目的发展情况,了解传承人手工技艺保护和传承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方法,这是对促进织锦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对助推广西非遗项目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进手工皮具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不仅是传承文化工艺的需要,更是实现手工皮具技艺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了手工皮具技艺的历史渊源及现实价值,并分析了手工皮具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原则,提出了手工皮具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实践策略,即追求手工环保、简单自然的设计理念;实现手工皮具技艺的时代创意表达;积极革新手工皮具技艺...  相似文献   

10.
赵静 《丝绸》2012,(9):56-59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绣为切入点,通过对汉绣绣品中旅游类绣品的社会背景和开发现状的介绍,分析了汉绣在这一类绣品开发时应该注意的三种基本特性:本土性、技艺性、文化性,并对汉绣绣品在旅游类绣品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通过对旅游类汉绣绣品开发特性的梳理以对汉绣的研究理论进行补充,构建更加完整的传承体系,给目前绣花行业的其他绣种提供借鉴,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技艺的招牌打造蕴含文化含量的汉绣绣品,以期对汉绣的活态式保护和传承产生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通过文化旅游产品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新与延伸,并尝试协调现代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的保护与商业化两立的状况,开发出适合现代文化旅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的升级,适应市场;另一方面,也对古老的传统文化予以新的刺激。力争依托现代市场需求,传承文化旅游的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相似文献   

12.
杨巧 《西部皮革》2023,(23):139-141
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的精华所在,是苗族人记录苗族历史、传承苗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苗族刺绣工艺繁琐但精益求精,传统的苗族刺绣需要手工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研究,在分析苗族刺绣的历史沿革及传统技艺基础上,归纳梳理了苗族刺绣特有的文化渊源和特征,以期能促进苗族刺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传统刺绣技艺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技术价值及艺术价值,是河北区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拯救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探索其与高校教育融合的途径。通过确定培养目标及课程目标、培养师资队伍、建立刺绣工作室、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传播等方式,研究其在高校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河北传统刺绣技艺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为高校的文化育人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侯硕 《西部皮革》2022,(2):109-111
首先分析手工钩针编织的材料、工艺、特征,以此解读手工钩针编织技艺;其次以家饰产品为切入点,介绍手工钩针编织技艺的作用;最后针对"又见"系列花器产品设计,从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展示效果三部分进行详细阐述,以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希望广大创作者能够运用手工钩针编织技艺,勾络并创造着生活的无限可能,唤起大众对中...  相似文献   

15.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这一传统工艺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保护和传承困境。为了保护和传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创新方法,实现对这一传统工艺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鲁程云  覃会优 《西部皮革》2022,(17):140-142+149
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为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织锦技艺,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必要对土家族织锦技艺展开设计研究。文章以土家族织锦技艺作为研究对象,信息图表设计为媒介,信息化处理方法为手段,从材料、工具、工艺、纹样的角度,分析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与信息图表设计结合的方法,对土家族织锦技艺在信息图表设计中的呈现方式进行探究,以宣扬土家族织锦技艺的工艺美、视觉美、文化美,扩展传统工艺保护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下,高职艺术院校以传承传统服饰手工技艺作为切入点进行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要,也是高职教育应承担的使命。文章将传统服饰手工技艺深度融入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梳理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递进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造纸》2006,25(9):69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安徽省泾县“宣纸制作技艺”名列其中。这标志着我国传统手工“宣纸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正式被确认为国家级保护对象,这对传承宣纸技艺、弘扬宣纸文化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传统手工技艺,是手工技艺遗产的一部分,其传承在于对其保护,保护是传承的路径,保护当今中国文化的传承极为重要。传统手工技艺,无论从现在的电视新闻还是报纸对这方面的宣传,越来越多,引起大家的注意,教师们必须从普及的基本知识出发,强化对大学生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基础知识。强化"传统手工技艺"实践教育活动等方面,制定大学生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缂丝作为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通过分析缂丝行业出现的后继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应用领域局限、流通市场缺失规范等现状,认为应该积极探索与开拓各种路径及形式,架构从体制管理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体系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缂丝文化技艺。提出将缂丝文化技艺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与基金、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实体、传承技艺与创新技法、打造精品与树立品牌等具体实施建议,使缂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享誉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