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纺科技》2021,49(9)
为推动少数民族织锦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针对现有的理论成果多以单一民族织锦研究为主,多元民族织锦对比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及分析比较法,探讨西南苗侗民族织锦特征的异同点。从梳理苗侗民族织锦文化的起源及流变历程着手,对苗侗民族织锦的外观风格、织造工序和附着的社会功能进行系统的对比剖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南苗侗民族织锦在纹样规律、织造工艺和社会属性等方面有着相似和共同之处,在色彩调性、图案造型和绣法运用等方面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说明不同少数民族的织锦文化历经时间更迭,其不同文化元素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独立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垚 《毛纺科技》2020,48(5):I0003-I0004
土家织锦,其意为土家打花。土家语把花叫“卡普”。织锦、打花,土家语叫“卡普拓”,后因这种织锦多用于做被面,土家语把被子叫“西兰”,这种用土家织锦做成的被面便叫“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由于“土花铺盖”是土家织锦中最典型的用品,也为了方便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西兰卡普”慢慢也就成了土家织锦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民族织锦是以地区和民族制织的织锦。有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土家锦、彝锦、侗锦、瑶锦、傣锦、黎锦、苗锦、藏锦等十五种之多,相互交融和促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曾对我国各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交流做出过巨大贡献。民族织锦的形成与发展把人类的文化和文明聚集一身,进发出夺目的光彩,而在经纬的交织中,演绎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精髓.社会和市场在呼唤我们:把这一经典文化艺术资源加以发展与创新。变成独特的文化艺术资源商品推向市场。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的需求。为传承与发展这一文化艺术经典。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特有的文化,凝聚着土家族特定时期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特征。文章通过追溯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阐述其纹样特征和工艺流程,分析土家织锦的传承与生存问题,以期有效保护和传承土家织锦,推动非遗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设计中,各民族特有的民族元素成为设计师灵感的重要来源。通过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织锦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傣族的历史文化为基础解读其文化内涵。针对傣族织锦的发展现状,对傣族织锦特有的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傣族织锦的艺术特征及传承发展现状,对其纹样、内涵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傣锦传承和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为傣锦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让民族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和发展.文章从土家织锦的色彩多样化、织锦元素、民族文化内涵、设计创新等方面展开研究,深入挖掘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潜力,提出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织锦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使产品具有突出的民族感和时代感.传统织...  相似文献   

8.
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让民族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和发展。文章从土家织锦的色彩多样化、织锦元素、民族文化内涵、设计创新等方面展开研究,深入挖掘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潜力,提出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织锦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使产品具有突出的民族感和时代感。传统织锦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渗透与运用,不仅有利于促进现代设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土家织锦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赳  吴文正 《纺织学报》2008,29(3):47-50
以中国古代织锦的发展变革为线索,结合中国古代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的产生、发展及其品种的主要特点,通过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织锦的主要技术特征和艺术特征进行梳理,并对表现在古代织锦上的深层次的技术美特征——材质和加工技术,和表面的艺术美特征——纹样和色彩进行分析。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认清中国古代织锦在变迁过程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为现代织锦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汉代丝绸之路大背景对汉代西域织锦上的走兽纹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同类形象进行对比,同时选取汉代西域织锦中代表作品上的走兽纹形象进行复原并进行色彩分析,发现汉代西域地区走兽纹造型更为生动简洁,色彩多使用中中调的红色系。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驱动下,侗族刺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双重挑战。近年来,市场上开发的许多侗族刺绣新产品暴露出缺乏真实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大众对侗族刺绣内涵的认知水平。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侗族刺绣的民俗文化内涵,其次研究了其艺术语言,最后探讨了其社会功能特征,以期保护和传承民族刺绣文化。  相似文献   

12.
图像学是一种理论性的研究方法,图像学关心作者意图,研究方法是历史性的,它致力于恢复图像的本义。以图像学的方法对壮族织锦纹饰进行解读,对壮族织锦纹饰进行整理,了解织锦历史发展变化和当下壮族织锦纹饰元素被应用于设计中的变化,了解壮族织锦纹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迁,从而更好地把握壮族织锦当下的发展变化,运用壮族织锦纹饰的含义,将壮族织锦纹饰融入当下时代的发展变化,有效地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创造性转化,增强民族自信,并实现织锦的创新性发展,本研究通过结合资料与实物的方法对该织锦的纹样、色彩和铭文元素进行研究,并结合流行趋势对这些元素进行创新设计,提出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的方法与思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设计提供了参考范式。结果表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中内涵丰富的纹样、古朴沉静的色彩及寓意独特的铭文具有极高的识别度与转化度,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不仅可实现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保护与传承,还促进其文化创新活力,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精髓并培养大众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江西靖安东周大墓的考古挖掘出土了数件经密很高且色泽鲜艳的东周织锦,在无文物原件实物的情况下,分析、研究并初步设定了织物的门幅、组织、密度、制作工艺,并经试织对预计参数进行了修订和确定,最后成功复制了所选文物.为人们正确认识2600年前的丝织物结构和制作工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侗族刺绣与侗歌、侗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文化载体,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我国侗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章通过当前侗族刺绣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困境的探究,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其传承和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睿 《酿酒科技》2015,(1):120-123
贵州是我国名酒的故乡,有着内涵丰富的民族酒文化。通过对黔东南地区侗族酒文化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侗家酒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总结出侗族酒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之路。  相似文献   

17.
汤洁 《丝绸》2012,49(5):56-58
以广西侗族衣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研,介绍了侗族衣兜的形制特点和穿着方式,并对衣兜的材质、装饰和工艺手法三方面的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所代表的侗族服饰艺术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审美观。  相似文献   

18.
以侗族亮布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侗族亮布的背景、工艺、文化等文献的基础上,对亮布进行一系列的基于化学试验的面料创造性二次设计,探索亮布材质更多的视觉可能性以及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契合点。研究发现:通过面料二次“褪色”设计使亮布焕发了富有当代时尚审美价值的独特魅力,侗族亮布在提倡可持续发展、追求个性化消费的当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亮布的特征结合面料二次设计方法,进行亮布的设计与文创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至今仍保留穿戴传统服饰的习俗,苗侗两族有着相似的生产方式与地理环境,本文分析了两族服饰相似性的原因,梳理了苗侗两族服饰结构、头饰、面料的制作过程,探究了岜沙苗族与侗族的文化内涵以及服饰文化彰显的民族精神,指出了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服饰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孔敬 《服装设计师》2024,(4):119-123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作为时代意识形态的载体,作为一项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创作过程,现代服装设计不仅需要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元素,还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修养,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灿烂若瑰宝,如何将这些资源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和时尚趋势,是当前服装设计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现代服装设计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