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薛新 《电信快报》2024,(3):33-38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推动教育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工具。文章探讨AI大模型在教育行业中的五个主要应用:自动化评分和反馈、个性化学习、虚拟助教和教师、智能教育内容创作、学习分析和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在线学习平台的学生学习活动数据,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识别潜在的学习困难。此外,还讨论AI在教育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自然语言的理解和处理技术成为人工智能与学科进行深度融合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互联网、NLU和NLP技术,根据地理学科特点,设计出全新的具有较强交互性的智能教学系统。该系统借助现有的智能教学设备,创建智慧教学环境,进行教学案例的撰写,设置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将所设计的教学系统应用于地理教学将促使教育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学习者深度学习环境的构建和个性化学习提供助力,开发出全新的教学系统,促使教育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变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一条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面临着重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水平,还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文中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如何扩展教学空间、降低成本并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同时深入研究了智能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评估和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杨海东 《移动信息》2024,46(1):104-105,114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为促使职业计算机科学教育向着智能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文中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3种关键技术,完成了对人工智能教学系统的构建,并从借助海量教学资源,提高备课质量;通过人机交互,强化教学过程控制;通过智能导学,实现个性化学习;借助智能教学专家考评,提高评价科学性等4个方面入手,将人工智能教学系统科学地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教育中,并分析了人工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既切实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又持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任维正 《移动信息》2023,45(10):191-192,207
人工智能系统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为社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文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安全防御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总体设计内容,并以智能处理模块、入侵检测模块和决策专家模块等为切入点,对人工智能系统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度分析,以期能充分发挥出人工智能系统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从线上教学相关的理念、技术,以及参与线上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线上教学还存在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不够、线上教学平台不完善等问题。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改进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梳理当前我国高校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线上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李停 《信息技术》2023,(10):96-100+105
针对传统在线学习方法受到海量相似数据干扰,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生互动式在线学习方法研究。设计人工智能总体框架,研究通用化基本交互前端模块和后台模块。确定学生服务对象,从数据库中选择适用于数据挖掘的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转换、数据聚类、互动数据,保证相似数据全部收敛,避免学习行为建模挖掘中存在相似数据,完成人工智能学习模块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学习方法在无干扰数据和大量干扰数据环境下,具有90%以上的学习效率,为培养高素质学生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刘纯 《无线互联科技》2023,(17):106-108
在线学习已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在线上环境中,学习者容易出现自主学习力较弱、持续参与力较低的情况。因此,文章针对基于大数据环境的在线学习行为干预原型系统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旨在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机器学习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及干预措施,以此优化学习效果。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的总框架,包括数据收集处理模块、用户行为分析模块、策略生成模块和反馈与评估模块。通过系统测试实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展示了系统在响应时间、吞吐量及可用性方面的优越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在线学习行为干预原型系统的设计为线上学习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技术手段,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贺斌星 《移动信息》2024,46(3):91-93
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职院校智慧教学方式,能促进高职信息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文中从高职院校智慧教学方式入手,提出了应用AI软件进行课程创建、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打造线上沉浸式教学平台、有效应用问题导学法、构建教学评价智慧模式、完善智慧课堂实现条件等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职院校智慧教学方式的构建对策,助力高职信息教育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在线学习平台的广泛使用,在线学习资源快速增长,“信息迷航”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在线学习个性化推荐中以单一特征为主,多维度学习者模型研究较少的问题,文中以CELTS-11学习者模型规范为基础,以教育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知识状态、认知能力、兴趣偏好等多维度的个性化特征进行细化分类研究。利用教育数据挖掘等技术获得学习者特征项,进而构建出个性化的多维度学习者模型。该模型为后续在线学习个性化的推送服务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谢锐兵 《无线互联科技》2020,(5):134-137,168
建筑业工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建筑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培训模式不利于其培训的开展。文章设计和开发了一套集个性化智慧学习、个性化练习测试、一体化管理的建筑业工人移动智慧培训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化、自主化、碎片化以及低门槛的移动灵活学习。  相似文献   

12.
封宝存 《电子测试》2016,(19):182-183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深刻化了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为英语教学进程的优化创造了新契机,同时为智能化与个性化英语教学环境的营造开辟了新空间.本文以人工智能及其拟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英语教学的相互关系,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期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构建了互动化、智能化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各专业开展在线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平台。在线教学已经从单向的教学视频向互动学习资源转变,从单一学习工具向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空间拓展,从教学支撑平台向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转变,实现了学习评价与反馈的即时化、师生和生生交流互动的立体化、资源推送服务的智能化,使在线教学进一步向着智慧课堂教学发展。通过雷达工程专业课程在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对在线教学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后续在线教学的开展提供有益建议和方法,对其他专业的在线教学组织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肖木星 《移动信息》2024,46(3):88-90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个性化网络学习支持系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以大数据视域下的个性化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中心,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介绍了个性化教学的内涵与个性化智能教学系统技术的主要类型。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个性化智能教学设计的需求,提出了个性化智能教学的具体设计,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刘海申  张璐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3):64-66,70
针对现有网络教学系统存在的缺陷,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利用现有信息技术,研究Web环境下的具有个性化教学和协作型学习功能的智能网络教学系统模型。对于突破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性,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实时互动性和协作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充分体现了网络教学的互动、开放、智能、自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行为分析作是教学质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引导与反馈机制的重要依据。文章阐述了人工智能(AI)的含义及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总结了教学行为分析方法及AI在教学行为分析上的应用。文章以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在线实验为研究平台,探索分析了AI技术在实验教学行为分析上的可行性,梳理了基于专家系统的在线实验分析系统的设计思路,充分探讨了“智能”教育在实验教学中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数字化校园系统资源利用率低、缺乏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方案。通过网络校园信息爬取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对资讯的实时访问;利用移动推送技术,对不同调度请求给予不同推送模式,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实际应用表明,移动智慧校园平台可以为学校工作提供全面、有效、智能化的管理与服务过程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