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明朝正德三年龙场悟道以来的数百年间,王阳明被认为是史上少有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圣人.《传习录》也被认为是融儒释道各家思想精髓的大成之学,然而在实际阅读中,常因究其字句之意而疏略学说的完整要义,犹如瀚海拾贝,最终读后忘前,难获一二.为此在重读这一国学经典时,对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及思想发展以时间轴作简要摘录,对阳明...  相似文献   

2.
正参观王阳明悟道的龙场,对王阳明的"人人皆可成圣"又有感触。这里的人人,相当于在说群众。群众这个词,具有丰富的含义。在口语里,是指老百姓。老百姓这个社会概念,对应互联网分布式节点这个技术概念。例如,与人民(侧重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概念相比,群众概念更近于指涉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当下利益,是一个与生产力概念对应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概念。  相似文献   

3.
《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二)第13节中记录,陆原静问王阳明:"情绪是自心生发出来的,还是受外物感应而来的?"王阳明表示:"圣人致知的功夫,就是至诚不息,其良知的本体,皎洁如明镜,没有一丝一毫的纤尘沾染,不管是美还是丑,只要来照必见原形,过后,镜子上并未留下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情顺万事而无情'." 为什么有人可以"无所住而...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正确地对待咨询服务和实践落地的关系,堪称IT咨询顾问的“心学”。  相似文献   

5.
据《传习录》记载,王阳明的学生孟源,向来有自负而贪图名声的毛病,而且屡教不改。有一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为了教导他,王阳明说了如下一番话:"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我国家具设计发展的一个巅峰时代,明代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类别,其实用价值以及艺术成就都是非常可观的。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技艺,明式风格的家具设计即使是在当代也有着其一定的应用意义。文章根据明式家具的具体特征,对明式风格的家具设计在当代的应用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7.
法海寺壁画是明代寺观壁画的代表,其繁缛华丽的服饰纹样具有十分显著的时代特征和研究价值,壁画中的女神服饰纹样融合了明代宫廷服饰纹样的元素,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映射。文章以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礼佛图》中女神着装及纹样分析为依据,总结出了法海寺女神服饰纹样当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类别,分析其造型特点及美学价值,更好的传承壁画服饰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探究法海寺壁画中的服饰纹样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家具设计还是产品设计,其设计都必须以人为本。而明代家具的设计正是遵循了这一点,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现代性的设计,不仅在家具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对国内外家具设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分析明代家具设计的成功之处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二十四节气"与"五行"文化是中国古人解释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独特知识体系,其认知方式反映在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明代是古人造物、用物、赏物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成为室内陈设设计与认知更为成熟的时期。文章基于节气与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春季隔湿除寒、夏季祛暑防虫、秋季防风换气、秋季驱寒补湿等节气特性为切入点,根据各类古籍、书画等相关文献资料,从室内陈设品的造型、色彩、纹样、尺度、方位、材质等多角度探究与五行隐喻的关系,并以明代室内陈设造物设计为例展开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鹍 《图学学报》2010,31(6):161
遥感影像解译是图像学的前沿技术,将其应用于城市环境问题研究具有交叉学科的意义和较好的效果。该文通过解译遥感影像并以北京市为例,详细研究了城市生态廊道的位置、形式和内在结构,并以卫星图片推导的植被覆盖度、地表亮温为指标分析了生态廊道的作用。由此显示了遥感技术可应用于精确的城市环境分析中,是图学应用于地学、规划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明代虚劳专著(专篇)中虚劳方剂的中药使用频数及度值的分布特性,分析其是否服从幂律分布,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实验研究。通过统计明代虚劳专著(专篇)中虚劳方剂的中药使用频率及各中药节点在配伍关系网络中的度值,采用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结合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对中药使用频数及度值参数集进行幂律拟合、参数估计及幂律分布检验。结果表明,明代虚劳专著(专篇)中虚劳方剂的中药使用频数服从幂律分布,并具有无标度特性,而其中药度值不服从幂律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家具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明代家具。文章对明代家具的造型特点与背后的美学造物思想进行具体阐述,结合当今家具市场对"新中式"家具在明代家具基础上的创新与借鉴进行归纳和具体论述,对传统明代家具在当今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墨子》是我国古代最早论述图学知识、图学思想的科技史著作。《墨子》一书 中的论述与记载表明:图形、图样与文字、数字一样,在人类的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过程中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墨子》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图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探讨及其历史 地位;仍是一个有待深入和系统阐明的课题。本文通过考察《墨子》对有关图学理论研究的尝 试,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的图学实践与图学知识的成果,以及这些图学成果所体现的中国 图学传统与科学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4.
铜镜承载着所处朝代的经济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文章选取常州淹城博物馆内明代铜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对其相关资料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从铜镜纹样、装饰表现效果、使用方式和造物思想四个方面出发,结合现代审美将我国传统铜镜文化重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设计出蕴含明代铜镜文化内涵的梳妆镜,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丝织纹样给予后人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商品经济的繁荣兴盛,手工技艺的提高都带来了织绣艺术的多样和鼎盛。从纹样种类的繁多,到取材的广泛,再到它的色彩斑斓,无一不透露出明代纹样在中国服饰纹样历史上那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你骗我,你说今天是和李斌去玩的,但小T看到你和孙小美去的!你为什么要骗我?""小兰,我没有骗你呀,我真的是和李斌去的,不是也把照片给你看了吗?""我不信,我们去问问小T,你要敢骗我,看我怎么收拾你的!"  相似文献   

17.
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图样表达与技术交流的一门学科。图形计算及数字化制造等 技术的飞快发展,正在改变着工程图的呈现介质、应用范围、交流主体、甚至工程图本身的定 义。这些变化正在刷新着工程图学的内涵,同时,也正在重塑人们对工程表达与交流的认知。 为此,本文力图挖掘工程图学在变化中的共性基础理论,分析其变化中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并 讨论数字化制造背景下的工程图学的发展定位以及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图学知识体系。最后给 出与此相适应的教学定位、教材规划以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地雷是一种爆炸性武器,通常布设在地面下或地面上,当目标进入其作用范围满足其动作条件时,即自行发火或由人工操纵爆炸.我国是使用地雷最早的国家,其使用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宋代由生铁铸成的震天雷已得到广泛使用,在明代中期就有了触发地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雷圭元的图案学理论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雷圭元图案学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切入,梳理其学术理论的积累历程,归纳雷圭元图案学理论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脉络,进而分别对雷圭元图案学理论、图案学教育思想、图案学学科建立以及雷圭元对图案学理论的实践进行研究论述,最终归纳雷圭元图案学理论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学在四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画法几何及制图科学论文选编》一书,于1965 年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 省制图学会、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至今已有50 年的历史。这本论文选编是我 国第一部有关图学的论文集,代表了20 世纪60 年代中国图学研究的最高科学成就,展示了当 代中国图学的学科建设的历程。本文介绍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科学价值以及老一 辈图学工作者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