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基坑工程坑底工程桩桩顶位移与桩身轴力的实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坑底工程桩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土体卸荷回弹产生较大的桩顶位移与拉力。为研究深基坑开挖条件下抗拔单桩承载力变化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二维轴对称模型,对不同桩长、桩距、开挖深度与开挖半径对坑底抗拔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桩长和桩径可以显著影响开挖后抗拔桩承载特性,可以通过增加桩长与桩径提高抗拔单桩承载力;开挖深度和开挖宽度共同影响坑底抗拔单桩承载力,主要影响基坑开挖后桩体受力特性,对单桩承载力影响较小。因此,当基坑开挖宽度和开挖深度确定后,合理的选择桩长与桩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成层土中抗拔桩与抗压桩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成层土中单桩在抗拔与抗压条件下承载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的不同,进行了长细比大于40的抗拔桩与抗压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桩身内设置电阻应变片,测得各级荷栽下桩身不同深度的应变.分析表明:抗拔桩桩顶上拔量明显大于抗压桩桩项沉降量,因此抗拔桩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桩顶上拔量来确定抗拔承载力;抗拔桩与抗压桩的桩身轴力分布具有相似的特性;试验所得桩抗拔总侧摩阻力折减系数λ=0.62;抗拔桩与抗压桩侧摩阻力都是从上部开始发挥并向下传递,随着荷载的增加,上部侧摩阻力变化很小,桩身下部侧摩阻力迅速增长;成层土中粘土的抗拔侧摩阻力折减系数大于砂土.  相似文献   

3.
由于抗拔力系数λ系经验取值,具有地域性、经验性和取值跨度大的特点,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抗拔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了λ的取值。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抗拔力的因素不仅仅是桩侧摩阻力,还包括桩身材料性质、泊松效应及桩周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等。  相似文献   

4.
依据模型试验相似理论,采用砂土模拟现场地基土层,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出:螺纹桩抗拔承载力是等直径直线型桩的1.34~1.92倍;同直径螺纹桩从螺纹间距100 mm加密到50 mm时抗拔承载力约为1.1倍。对等直径螺纹间距为100 mm、50 mm螺纹桩的轴力、侧摩阻力、桩周土压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50 mm螺纹间距桩的抗拔承载能力的优越性。最后,依据试验参数提出合理螺纹间距设置公式,并推导出螺纹灌注桩基于砂土层的抗拔承载力公式。  相似文献   

5.
嵌岩抗拔桩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三维嵌岩抗拔桩的抗拔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嵌岩抗拔桩的抗拔承载性状和桩身侧阻发挥特性,得出了一些对该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浅谈单桩抗拔试验系数λ在软基中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昉 《山西建筑》2008,34(6):138-139
由于抗拔力系数λ系经验取值,具有地域性、经验性和取值跨度大的特点,通过理论计算与抗拔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了λ的取值。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抗拔力的因素不仅仅是桩侧摩阻力,还包括桩身材料性质、泊松效应及桩周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等。  相似文献   

7.
王浩宇 《建筑科学》2022,38(3):119-128
螺杆灌注桩是一种桩身上部为直杆、下部为螺纹的组合新桩型。当前《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T/CECS 780—2020)中关于螺杆灌注桩抗拔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未有明确,继续按照现有抗拔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对其进行设计计算将存在误差,因此需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通过砂箱模型试验,采用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和桩身应变测试技术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分析模型桩在抗拔过程中荷载-位移曲线、桩周土体的位移场和内力、侧阻力的分布,揭示了螺杆灌注桩竖向抗拔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在均匀砂土中,螺杆桩与直杆桩相比可以较大提高单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且随着砂土相对密实度的增加而效果增强;螺杆桩荷载-位移曲线的陡升段相对直杆桩更加平缓;螺杆桩在上拔荷载作用下,螺牙上侧桩周土被挤密成楔形体向上移动,随着相对密实度的增加楔形体高度增加,破坏时螺牙间形成连续的拱形位移场。  相似文献   

8.
等截面桩的抗拔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 ,对等截面桩在抗拔情况下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与抗压情况下作用机理进行了比较。在分析了桩土荷载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变化规律、桩侧压力变化规律、土中位移变化规律后 ,得出了抗拔桩具有“越拉越松” ,而抗压桩具有“越压越紧”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一个工程实例中发现,在地质条件相同的同一种桩型的抗拔与抗压试验结果表明,其承载力与变形性质差异很大.通过桩抗压侧摩阻力折减来计算桩抗拔侧摩阻力,不足以确定桩基在抗拔工作状态下的性状.  相似文献   

10.
钙质砂中群桩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取自南沙群岛永暑礁的钙质砂,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钙质砂中群桩的承载和变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石英砂中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钙质砂由于颗粒破碎作用,导致其群桩承载和变形性能与石英砂有着显著差异。相对密度对钙质砂中群桩承载力影响较大,闭口群桩的承载力比开口群桩高17%~20%,但与石英砂相比很小,仅为石英砂的56%~71%。钙质砂中桩身轴力衰减速率缓慢,桩侧阻力值仅为石英砂的21%~30%,但具有深度效应,而且钙质砂中桩侧阻力对相对密度的变化没有石英砂敏感,受相对密度影响较小。钙质砂的承载力群桩效应系数在Dr = 46%,75%时均小于1,且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与石英砂有着本质的区别。该研究成果可为钙质砂桩基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三根PHC桩的抗拔静载试验,分析PHC桩作为抗拔桩时的受力特性,分析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在桩孔内增加灌注钢筋混凝土长度,能提高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轻亚粘土及粉砂中14根(D-45,60cm,L=4.2~6.0m)抗拔和2根(D=60cm,L=9.0~12m)抗压原型桩的试验结果讨论了桩长对极限抗拔侧摩阻力的影响以及单桩抗拔与抗压侧摩阻力与桩顶位移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单桩拔、压侧摩阻力比值随桩入土深度变化的数值。观测了不同入土深度的试桩在加载过程中柱周地面的变形。还提供了桩距S=2D的双桩抗拔的桩群效率系数值(η=0.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典型沙地土样的分析试验和室内模型试验,对未加筋风砂土和土工格栅的15种不同加筋条件下风砂土地基扩展基础的上拔承载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加筋风砂土地基扩展基础承受上拔荷载的计算模式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分别由风砂土和土工格栅引起的上拔承载能力,按计算值和实测值分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土工格栅加筋形式,即平铺一层和二层土工格栅。提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锚固长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CFG桩抗拔力试验中的程序及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从而通过程序化控制,尽量减少检测中人为造成的各种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长径比为30时斜桩的承载变形和荷载传递性状,并与同条件直桩的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等桩顶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斜桩竖向上拔量大于直桩竖向上拔量;斜桩桩顶竖向上拔量随桩身倾角的增大而增加。在桩顶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抗拔直桩与抗拔斜桩桩身轴力上拔量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斜桩桩身弯矩主要分布在1/2桩长范围内,且随着桩身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而最大弯矩所处的深度与桩身倾角无关。抗拔直桩与抗拔斜桩的平均侧摩阻力都是从上部开始发挥并往下传递;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加,桩身上部平均侧摩阻力的数值变化很小,而桩身中下部平均侧摩阻力迅速增长。抗拔直桩与抗拔斜桩端部平均侧摩阻力都表现出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微型抗浮桩具有地层适应性强、布置形式灵活、成孔快、施工占用场地小、施工机械小型化及经济环保等优点。基于中风化花岗岩地层8根微型抗浮桩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青岛风化岩地基微型抗浮桩的竖向抗拔承载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试桩Q-s曲线为缓变型,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长为4.2~5.1 m的微型抗浮桩总上拔量不超过7.0 mm,极限抗拔承载力高达1 700 kN,承载力较高,满足设计要求;单桩单位平均极限侧摩阻力为0.307~0.425 MPa;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微型抗浮桩的单位平均极限侧摩阻力随桩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风化岩地基微型抗浮桩承载性能原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抗浮桩具有地层适应性强、布置形式灵活、成孔快、施工占用场地小、施工机械小型化及经济环保等优点。基于中风化花岗岩地层8根微型抗浮桩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青岛风化岩地基微型抗浮桩的竖向抗拔承载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试桩Q-s曲线为缓变型,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长为4.2~5.1 m的微型抗浮桩总上拔量不超过7.0 mm,极限抗拔承载力高达1 700 kN,承载力较高,满足设计要求;单桩单位平均极限侧摩阻力为0.307~0.425 MPa;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微型抗浮桩的单位平均极限侧摩阻力随桩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抗拔桩实验的桩身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静载试验分析假定桩体混凝土和钢筋应变一致,并认为受力变形过程中桩体材料模量不发生改变。桩基抗拔试验测试发现,当拉拔荷载达到一定强度时,在一定深度截面上的钢筋应变突然增大。这表明传统分析中的假定条件与实际情况有显著偏离。本文通过对桩基抗拔试验数据的分析,判断出各个阶段桩体的受力状态,提出了在较大的拉力荷载作用下桩身混凝土失效时桩体的轴力和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某工程中4根采用双套管工艺的桩侧后注浆的试桩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通过双套管将工程桩桩顶标高以上桩身与土体隔离,使试桩更接近工程桩实际受荷状态。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到软土地区桩侧后注浆灌注桩桩身位移和桩身内力均沿深度的增大而逐渐向下发展,桩身侧摩阻力也由桩顶随深度向下逐渐发挥;桩侧后注浆工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桩身侧摩阻力,从而提高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杜明芳  王强 《建筑结构》2021,51(1):126-130,136
以郑州某工程抗拔试桩单桩抗拔承载力试验结果为基础,针对抗拔桩抗拔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采用桩端桩侧复式后注浆工艺来减小泥皮和沉渣对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的影响,从而提高桩抗拔承载力.对注浆结果进行分析并用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试验验证,由《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公式计算的注浆量可适当减小.分析了有泥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