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面对我国ASD儿童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为干预APP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优化设计思路,提出一种基于情绪体验的卡通角色造型设计研究方法。方法 首先,结合文献从20余项HRV指标中筛选出8项代表性HRV指标,通过HRV实验收集8项指标数据;其次,结合改进的语义量表整理情绪体验得分;再次,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对情绪体验得分影响最大的3项HRV主因子;最后,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探求情绪体验得分与3项HRV指标间的回归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ASD儿童对三类角色中的器物角色的情绪体验反馈最为明显,且具有方圆形主体轮廓和梯形、圆形组合部件的器物角色能够提高LF/HF、SDNN,并降低M–HRT,进而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结论 融合改进的语义量表建立情绪体验与3项HRV指标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ASD儿童干预APP卡通角色造型的设计与方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且符合ASD儿童情绪体验的角色造型设计能够激发儿童兴趣、提升交互体验、增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解析ASD儿童视觉偏好特征,提高陪伴机器人造型设计评价的有效性,为设计师及教辅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调研整理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陪伴机器人造型样本,对样本进行灰度模式处理,制作亮度直方图;然后结合文献分析从30余项眼动指标中筛选出10项代表性的眼动指标,并运用眼动追踪方法展开实验,收集整理各项眼动指标数据及视觉偏好得分;接着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出3项对视觉偏好影响较大的眼动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眼动指标主因子与视觉偏好之间的回归关系,并通过实验再次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基本几何形的陪伴机器人造型更为符合ASD儿童的视觉偏好。结论 合理解析并利用ASD儿童陪伴机器人的视觉偏好、眼动指标及造型特征的相关性,可为陪伴机器人造型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前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数量逐年上升,为提升ASD儿童干预APP的训练效果、提高界面设计中合理决策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Kano-熵权法的ASD儿童需求分析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Kano模型收集ASD儿童干预APP的需求,并根据相对满意度系数将其分为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三类;其次,运用熵权法计算各项需求指标的客观权重值;然后,结合权重值大小与ASD儿童干预训练的相关性进行案例设计实践,并通过人机交互测试验证基于ASD儿童需求分析的干预APP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干预APP的效能。结论 融合Kano-熵权法的ASD儿童干预APP交互设计,将需求指标分为内容性、操作性和视觉性三个维度且内容性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机交互测试验证APP的干预效果,发现改进后的APP可以丰富界面内容、提升干预操作、增强视觉吸引力。基于ASD儿童需求分析的干预APP交互设计通过对内容、操作及视觉性需求的优化,能够增强指示性、延长训练时长,提升干预训练的有效性,为后续相关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祺  谢颖 《包装工程》2023,44(20):183-194, 216
目的 为减少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达成良好的课堂干预训练效果。通过对ASD儿童扰乱行为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指导干预产品设计,降低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频率。方法 首先,基于TPB理论结合文献查阅以专家访谈对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进行分析筛选构造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影响因素集;其次,基于GREY-DEMATEL-AHDT进行模型构建,得到两组对抗性的有向拓扑层级图,并对主要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分析;最后,基于关键因素开展实地观察调研,总结出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干预产品设计策略指导后续设计实践。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干预产品设计对ASD儿童课堂部分扰乱行为具备显著的干预作用。结论 引入TPB理论对ASD儿童个体内在因素分析,扩展了ASD课堂扰乱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且运用GREY-DEMATEL-AHDT分析结果呈现直观高效,为后续设计需求研究界定范围,可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视觉提示方法解析ASD(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绘本角色造型的视觉意象偏好,为教辅人员及设计师等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便更有效地拓展ASD儿童的兴趣范围,提高其主动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方法 首先整理目前ASD儿童阅读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绘本,结合ASD儿童特点进行视觉意象分析,收集感性词汇,制作样本。然后基于视觉提示策略制作评分量表,展开实验,结合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提取视觉意象主因子,最终得到视觉偏好与角色造型的回归关系。结论 基于视觉提示策略的ASD儿童绘本角色造型设计,包含设计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能够提升绘本角色造型的趣味性和干预训练的有效性,使ASD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提炼出的视觉意象偏好可为后续其他类型的ASD儿童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小雯  曹诗瑾  刘妮 《包装工程》2021,42(12):128-134, 175
目的 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的角度出发,以其特殊的形状偏好特征为基础,展开ASD儿童产品设计研究.方法 采用对偶比较法,以两组3~6岁儿童的ASD患儿和正常幼儿为实验参与者,儿童产品设计中常见的7种形状为评价对象,探究ASD儿童对不同形状的偏好特征.结果 试验结果分析得出ASD患儿的形状偏好顺序为:圆形、椭圆形、花形、多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明显偏爱圆形.其偏好顺序和偏好程度都与同年龄的正常幼儿有较大差异.结论 符合ASD儿童偏好特征的产品不仅能有效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提高对学习任务的兴趣,而且还能产生持久的强化效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ASD儿童偏好特征的产品设计理念,并进行设计实践,为今后的ASD儿童产品设计开发提供重要启示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设计师在ASD儿童干预APP导航界面设计评价阶段中进行合理决策的效率,提升ASD儿童干预APP的干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AHP-熵权法的ASD儿童干预APP导航界面设计评价方法。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结合专家评估,构建导航界面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AHP和熵权法分别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对其进行组合赋权,并通过加权计算得到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综合排序。最后,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6种干预APP导航界面的设计方案评价中,通过AHP-熵权法的综合计算筛选出最优方案,能够更好地提升导航界面的关注度、吸引力和引导性。结论 融合AHP和熵权法对ASD儿童干预APP导航界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干预APP导航界面设计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为教辅人员和设计师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视觉提示方法解析ASD儿童在积木类游戏过程中的视觉意象偏好,为教师及设计师等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便更有效地拓展ASD儿童的兴趣范围,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方法首先结合ASD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进行视觉意象分析,收集感性词汇,制作样本。然后基于视觉提示策略进行制作评分量表,展开实验,结合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提取视觉意象主因子,最终得到从视觉认知到积木玩具设计的视觉意象偏好模型。结论基于视觉提示策略的ASD儿童积木类玩具研究兼顾了设计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能够促进积木类玩具形象上的趣味性和干预训练的有效性,可以使ASD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提炼出的视觉意象偏好也可以为后续其他ASD儿童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ASD儿童视觉刺激为基础,探寻不同视觉刺激类型的角色对干预效果的影响,为干预图卡的角色设计提供参考,提高学习质量和教育成效。方法 首先,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出三种不同视觉刺激类型的角色;其次,从20余项眼动指标中筛选出6项代表性眼动指标,与评价维度相结合构建干预图卡角色评价体系;再次,运用加权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三种不同视觉刺激类型的角色进行比较,得出方案的总体评分和排序;最后,逐一对吸引性、快捷性和准确性三个评价维度进行分析,之后将三个评价维度展开综合分析得出的最优方案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进而更好地提升干预图卡的吸引性、快捷性和准确性。结果 研究发现,不同视觉刺激类型的角色对ASD儿童生存、社交、学习能力产生不同影响。限制性兴趣刺激角色对ASD儿童的吸引性较大,非限制性兴趣刺激角色对ASD儿童提取有效信息的快捷性作用较明显,社会性兴趣刺激角色可以有效提高ASD儿童对干预图卡理解的准确性。结论 将不同刺激类型应用于干预图卡的角色设计中,能更有效提升图卡在干预过程中的吸引性、快捷性和准确性,使ASD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干预体验,为ASD儿童干预图卡角色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提升ASD儿童情绪学习动机,探究不同角色形象在基本情绪学习中的激发作用,以绘本角色造型为切入点,为绘本角色设计和干预训练提供参考。提出一种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角色设计研究方法。方法 首先,结合ARCS动机维度,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绘本角色研究的指标体系。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7项代表性眼动指标和1项情绪匹配数据,并利用眼动仪收集这些指标的实验数据;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眼动实验客观指标的权重,并使用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确定三大角色样本类型的综合排序。结果 研究发现,与其他类型的角色相比,在ASD儿童中,器物角色的动机反馈效果更佳,并且这几类角色对ASD儿童的眼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每个角色的干预效果也不尽相同。结论 将ARCS动机理论模型引入绘本角色设计中,结合眼动实验解析动机策略与角色特征元素之间的关联性,能更有效地改善干预训练中缺乏学习动机的情况;建立评价体系有助于为后续相关设计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蒋旎  李然  刘春尧  房慧 《包装工程》2021,42(22):413-420
目的 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对用户情感体验评估有快速、准确且高适应性的需求,提出了一套基于PAD情感模型的用户情感体验评估方法.方法 选取3款移动端医疗类应用软件,设定条件进行挂号任务测试,借助PAD情感量表及情感空间算法获得被试者完成任务及其过程中情感体验的愉悦度(Pleasure)、激活度(Arousal)与优势度(Dominance)的值及情感倾向类型,同时收集整理测试过程中的操作录屏视频、被试者求助内容与访谈记录,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PA D情感值、情感倾向符合被试者的情感体验表达,能够用于评估任务的可用性、沉浸性、易用性与体验倾向.结论 此方法简单快捷,技术门槛低,无仪器设备要求,尤其适用于有迭代与更新迅速特征的产品设计评估.  相似文献   

12.
吴磊  孙悦 《包装工程》2021,42(6):53-61
目的 为探索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设计特征,依据FACES国际表情数据库等,提取7种基本面部表情类型,得到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样本21个.方法 首先,基于PAD情感模型,对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样本进行实验评估.实验自变量为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风格和被试年龄,实验因变量为表情设计的识别率、满意度和PAD量表得分.然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风格、被试年龄与PAD量表得分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而得到影响老年人对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交互的接受度和情感反应规律.最后,通过实际设计案例验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通过PAD情感模型测量数据统计分析,得到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交互设计特征和规律,为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交互设计领域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王伟伟  宁瑨  魏婷 《包装工程》2022,43(4):147-155
目的 探究感知体验中认知负荷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实现高效完成用户使用行为的目标任务。在体验过程中缩短心理维度的交互距离,打造深层次的感官及情感体验。方法 从感知体验视角针对用户的认知负荷行为进行深度剖析,在认知负荷视角下构建基于用户情绪的感知体验服务模型,借助PAD情感空间距离及欧式距离算法获取用户情感状态,利用服务设计方法对标认知负荷触点,进而调节用户认知识别路径。通过识别用户情绪、提取消极情绪触点并改善对应认知结构、优化信息呈现方式等减轻用户情感认知负担、提高用户认知效度。融合心理学、认知科学与设计学等多学科知识,探寻用户心理,聚焦用户使用需求及情感体验。结论 形成对产品“感知识别-认知-感知体验-情绪评价”全流程的一致性通感定义,重塑用户体验中的认知行为路径,减少交互过程中冗杂的感知及情感负荷,并通过汗糖检测APP的设计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服务机器人为对象运用"语意差异法",通过实验与问卷调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针对20个实验样本,从构成外观形态的点、线、面等造型元素的形态语义角度,着重分析了服务机器人情感体验细节的设计要素。实验证明了用户的情感体验与机器人外观形态的趣味性相关,并与构成要素形态语义的可接受程度成正比。研究结果还提供了实现服务机器人情感设计的形态构成要素:"点、线、面"的细节设计要求与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15.
王新燕  范大伟 《包装工程》2021,42(24):147-152
目的 构建适用于知觉流畅性范畴的PAD量表;探索用户在打开天地盖式包装盒的过程中,知觉流畅性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用户造成的情感体验差异,通过设计增加包装盒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方法 研究知觉流畅性理论与PAD情感模型的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筛选感性词对,以天地盖式包装盒为实验样品,优化PAD量表。研究包装打开过程中知觉流畅性对不同用户产生的情感体验差异,并根据研究结果指导设计实践。结论 包装打开过程中,知觉流畅性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情感体验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情感的愉悦度方面,相较于其他人群,女性及30岁以下的用户更容易通过知觉流畅性获得相对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的优势度方面,女性与男性用户亦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用户更容易激发内心萌动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期盼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智能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探索老年用户对服务机器人外观形态的情感偏好。方法 眼动评价是研究老年人视觉、情感认知的主要方法,以65岁为基本年龄的老年用户为对象,选取市场上现有的真人型、仿动物型、拟人型、拟物型4类老龄服务机器人的正面图片作为刺激材料,15名健康老年人作为被试者,以眼动追踪为主、主观问卷及心电为辅,3种测量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深入探讨被试者面对不同服务机器人外观形态设计要素时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结论 结合3种测量数据可知,老年用户对服务机器人头部形态的关注度更高,黑色更贴合老年人视觉的感官偏好,且真人型服务机器人外观形态更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