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市百货公司新城商业办公综合楼为位于高烈度区的续建项目。原结构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到6层后进行了续建,续建部分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钢支撑结构体系,并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介绍了原建和续建部分的结构体系和关键部位的加强措施,框架柱节点在过渡区的细部构造,补充了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在较为经济、合理的条件下,项目各关键构件满足所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停建多年的工程项目重新续建时,由于适用设计规范的更新,新建与已建结构的连接等均需要妥善处理。对处于高烈度区的某超高层建筑续建工程,采取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对其已建成部分结构和续建结构方案进行整体分析和可行性论证。结果表明,拟采用的"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钢框架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角部支撑"的组合结构体系可行,在小震作用下既有结构构件能够达到抗震设防性能目标要求,在中大震作用下既有结构部分墙柱加固处理后可以达到抗震设防性能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钢框架-钢板混凝土组合墙结构是一种适用于高层钢结构住宅的新型结构体系,目前国内规范还未对该体系进行相关规定。为研究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某高层住宅项目为例,建立了钢框架-钢板混凝土组合墙结构数值模型,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该结构大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整体与构件层次均满足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框架柱剪力分担率随结构塑性的发展而提高,结构塑性发展顺序符合预期,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组合墙抗剪能力有较大富余,框架柱少量进入塑性状态。  相似文献   

4.
东莞某大底盘单塔高层建筑为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的双重抗侧体系,外围框架柱下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简要介绍了项目的结构体系、结构整体设计指标,并对多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整体结构及构件设计融入了性能化设计思想,主要抗侧力构件满足中震不屈服(部分构件中震弹性)设计目标,并对结构进行了大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构各项指标满足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对风荷载比较敏感,不宜用于80m以上的高层建筑中。沧州福康家园项目25,26层钢结构住宅高度约为80m,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剪力墙体系,其中4号楼结构高度达76.4m,该结构为目前采用异形柱技术的最高建筑。以4号楼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各规范要求。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可知,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剪力墙体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合理,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由此可知,新体系具有良好的建筑效果,抗震性能良好,在高层住宅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广州J1-1地块综合楼超高层建筑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框架和新型方钢管混凝土端柱+混凝土剪力墙组合墙体核心筒结构体系。基于概念设计,设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表明,结构设计达到了设定的性能目标;利用风洞试验结果,分析结构的风响应;对方钢管混凝土端柱-混凝土剪力墙新型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银川德丰大厦是采用带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超高层结构,设置三道加强层以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针对项目有多项超限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和针对超限的加强措施。基于梁柱塑性铰和剪力墙纤维模型,利用软件MIDAS Building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以研究整体结构在大震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构件能满足设定的性能要求,可以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8.
昆明江东和谐广场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江东和谐广场项目B,D座超高层建筑为两栋平面基本对称的双子塔,采用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外围框架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介绍了该工程结构选型、抗震性能目标、各阶段抗震设计分析方法以及结构构件设计,重点阐述了核心筒剪力墙、外围框架和加强层的设计等关键问题处理和超限应对措施,并对高烈度区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深圳证券交易所塔楼采用钢梁-型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东西两侧外框架在裙楼以下采用转换桁架结构。位于塔楼7~10层的悬臂裙楼最大悬挑距离37m,采用钢桁架结构支承。本项目为超高、超限结构,受地震作用及风荷载影响较大,设计时基于不同性能水准下的抗震性能目标,同时考虑风洞试验风荷载数据,对结构设计方案及整体性能进行了研究。弹性分析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对比,同时对塔楼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整体结构性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结构设计安全,构件设计主要由风荷载或重力荷载控制。罕遇地震下结构抗震性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银川德丰大厦是采用带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超高层结构,设置三道加强层以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针对项目有多项超限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和针对超限的加强措施。基于梁柱塑性铰和剪力墙纤维模型,利用软件MIDAS Building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以研究整体结构在大震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构件能满足设定的性能要求,可以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1.
漳州歌剧院采用的花朵式造型使其结构具有框架柱外倾、大空间的特点,造型复杂.根据建筑造型及功能布局,结构采用了钢桁架与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相结合的结构体系.对其结构体系、多道防线设置及抗震性能目标进行介绍,对结构整体的受力特性进行总结,重点对设置楼层框架环箍抵抗外倾拉力、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及钢桁架与混凝土结构交接部位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论述.结果表明,该结构对建筑形体适应性强,抗震性能良好,满足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结构安全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东湖VR大厦为复杂的V字形超限高层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对结构超限类型及抗震性能目标、超限设计主要措施及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充分考虑对结构设计难点,从经济性、合理性方面与建筑等专业配合,优化结构设计,满足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3.
青岛深蓝中心1号综合塔楼地上共74层,建筑高度328.60m,采用框架-核心筒-外伸臂钢桁架结构体系。外框架为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为了增加弱轴抗侧刚度,东西立面框架柱间距加密,且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周边框架组成双重抗侧力体系。塔楼采用3m厚整体筏板基础,局部采用岩石锚杆抵抗水浮力。针对项目的特点和超限情况,对结构小震弹性、中震弹塑性、大震弹塑性及关键节点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能满足所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望京626地块2号楼为一超限高层办公楼,主塔楼采用型钢梁+圆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无加强层。项目为超高、超限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受地震作用影响较大,设计时基于不同性能水准下的抗震性能目标,依据相关规范及风洞试验,对结构设计方案及整体性能进行详细研究。主塔楼弹性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软件计算对比,并应用LS-DYNA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由结果可知,工程整体结构性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结构设计安全,构件设计主要由地震作用或重力荷载控制;罕遇地震下结构抗震性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5.
某超高层塔楼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混合结构体系,结构东侧中庭部位两个框架柱在底部两层不连续,采用钢桁架托柱转换,中庭幕墙结构外凸并依附于塔楼。主要介绍该结构的设计特点及抗震性能目标,完成了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分析、结构构件不同性能目标要求的承载力验算、幕墙结构水平钢板梁屈曲分析、拉索式门式刚架稳定分析和整体结构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及结构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满足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宿迁苏宁广场项目位于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其中办公楼结构主屋面高度98.4m,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抗侧体系。通过对结构进行多程序的小震弹性时程对比分析、中震性能分析、大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墙体受拉较大区域采用暗柱内增设型钢的加强措施,使结构各项指标满足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能够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山东港口大厦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角部6根斜钢管混凝土柱由下至上逐层缩进,与向上收紧的风帆形态相呼应。结构存在各层楼板局部不连续、跃层柱和高度超限等不规则项,按C级抗震性能目标进行性能化设计,采用SAUSAGE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找出结构薄弱部位和构件,并采取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空中大堂采用“刚柔结合”的钢-索网幕墙体系,介绍了支撑幕墙的主体结构。采用ANSYS对钢管混凝土柱斜柱变直柱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抗震性能良好,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8.
某超限高层办公楼项目,地上50层,总高度230 m,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本工程属超B级高度超限结构,并存"楼板不连续"、"刚度突变"、"局部不规则"3项超限。本文主要针对塔楼的工程特点及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弹性反应谱及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满足规范要求,并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最后,介绍了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昆明大成金融商务中心A塔高度199.7m、B塔高度130.8m,均采用钢框架(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偏心支撑内筒-组合楼板创新结构体系。在进行四种结构方案对比的基础上,选用既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又相对经济和施工方便的结构方案。针对项目的超限情况提出合适的性能目标,逐一进行分析和论证,并采取了相应加强措施。针对创新结构体系的特点,专门进行了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主体结构抗震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文元  牟达  王洋 《建筑结构》2012,(2):81-84,117
大连新世界大厦东塔楼在停建多年后重新续建,在对已建结构进行安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续建工程设计。续建主楼56层,主体高度196.65m,结构体系为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为了满足侧移刚度要求,在层15,26,37设置了结构加强层。介绍了此超限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性能目标和技术措施,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