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常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存在的不足,提出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从露点间接段的结构上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优化设计。并在福州地区搭建实验台,研究高湿度地区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此空调机组在福州地区的温降可以高达10.24℃,低于湿球温度,接近露点温度。  相似文献   

2.
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节能工况点和一二次风量比以及效率的选择确定,计算机组在不同气候地区能耗和制冷量以及能效比,分析机组的节能性,指出合理的风机风量和风压、水泵流量和扬程以及淋水密度是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节能设计的关键环节。为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是一种能将冷却器的入口空气降到对应的露点状态的水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目前这一技术的研发情况,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直流式、叉流式和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3种基本结构.考虑其作为制冷通风空调的一种,送风状态是受到限制的,结合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固有的特点,对其送风状态进行分析,并说明这种冷却器的应用条件及场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空调能耗并提高换热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流道结构为逆流和叉流结合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并搭建了实验台分别对干燥工况和高湿工况下回风温度为26℃和35℃的不同运行模式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运行湿模式,当数据中心回风温度较低为26℃时,干燥工况下机组的湿球效率最高为97%;当数据中心回风温度较高为35℃时,干燥工况下机组的湿球效率约为110%,高湿工况下机组湿球效率为99%;运行混合模式,干燥工况下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约为120%,高湿工况下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约为110%。由测试结果可知,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干燥地区更加适用,中等湿度和高湿地区需辅助机械制冷,尤其当回风温度较低时,高湿工况蒸发冷却应用受限,必须辅助机械制冷达到送风要求,回风温度较高时,蒸发冷却可以减少机械制冷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开式空调系统的介绍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原理,比较分析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三种结构形式;然后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中,结合气幕伞的结构,设计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开式空调系统;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可降温9-14℃。此系统在中等湿度以下的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马柱柱  宣永梅 《制冷》2013,32(1):47-50
介绍了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的工作原理及其研究现状,并针对干燥地区夏季炎热气候,提出一套太阳能烟囱与蒸发冷却复合通风系统。分析表明,该系统可合理利用太阳能解决室内通风降温问题,与传统通风空调系统相比,大大节省了投资和运行费用,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高湿度地区夏季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性能,2013年7月1-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某公司对该空调机组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和计算分析的得出:二一次最佳风量比为1.08,对应湿球效率为91%;最佳风量比下最佳淋水密度625kg/(m·h);间歇供水时间是制冷15s、通风约为5~6min;最佳风量比和最佳淋水密度下的耗水指标为10.8L/h;制冷量为7.6kW、能效比为15.3.结果表明: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湿球效率接近100%,达到单独使用直接蒸发冷却的效果,而且还不增加空气的合湿量,同时,该机组不仅适合在高湿度地区,在中等湿度地区和干燥地区应用其制冷效果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8.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原理和空气流程,并对冷却器进行实验室应用测试分析及其与机械制冷结合应用的实际工程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在西安地区可使送风温度降低7~10℃,冷却效率达85%以上,在3000m^3/h风量下压降只有185Pa;在浙江地区使用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技术的空调机组,可使蒸发冷却段送风温度降低6~8℃,空调系统节能14.3%;相同测试条件下,露点式比管式或热管式的冷却效率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9.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是一种能将冷却器的入口空气降到对应的露点状态的水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目前这一技术的研发情况,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直流式、叉流式和逆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3种基本结构。考虑其作为制冷通风空调的一种,送风状态是受到限制的,结合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固有的特点,对其送风状态进行分析,并说明这种冷却器的应用条件及场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降低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应用于通信基站的送风温度,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提出应用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直流式系统和应用露点间接-板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循环式系统。2011年8月1—10日,对福州地区应用这2种系统的一模拟通信基站进行测试,分析机组的降温效果、系统效率评价方法及基站内温湿度分布,并对直流式系统和循环式系统的特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2台机组的送风温度大约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1℃之间波动,送风的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机组温降大约为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之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形式,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提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分别从冷源侧、输配侧、末端侧的耗电量计算方法.通过对新疆某医院采用空气—水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和干燥地区某机场配餐中心采用全空气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室内温湿度及整体耗电量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来评价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及能耗,得出实测的室内平均温度均为2...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蒸发冷却空调术语分类原则,并分别从一般术语、直接蒸发冷却、间接蒸发冷却、复合式蒸发冷却、水侧蒸发冷却、被动式蒸发冷、蒸发冷却气候适应区及室内热舒适性、蒸发冷却自动控制、蒸发冷却水质处理、蒸发冷却与其它技术的结合等方面对各分类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集中式蒸发冷却式空调系统在我国西部地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缺点是风道大、使用灵活性差,而且不能实现多个房间分别进行调节控制。针对集中式系统的缺点,本文提出采用有别于传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半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热回收器的类型有板翅式、管式、热管式及转轮式等热回收器。比较了这几种热回收器的性能、优缺点及热回收效率,并介绍了一种新的空调组合:转轮式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将转轮式热回收器集成到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中,在我国西北地区应用既能满足人的热舒适性,又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蒸发冷却空调在非干燥地区的应用分析。以东莞市为例,直接蒸发冷却空调被用于大空间厂房、高温车间的通风和降温,虽然处理后的空气湿度高达80%。作者讨论了空气湿度对温差的影响,并分析了蒸发冷却空调的通风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7.
蒸发冷却与工位—环境送风相结合空调系统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工位-环境送风的特点及其在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中的应用;分析了蒸发冷却空调在送风温湿度和空气品质方面的优势;提出了蒸发冷却与工位-环境送风相结合的复合空调系统,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然冷却技术应用的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选型和节能设计,以风冷直膨式机组、风冷双冷源冷水机组和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种类型空调系统的能效计算模型;基于DEST提供的广州、上海、北京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象数据,以相同的空调负荷和回风参数为条件,对三类空调的年均能效(AEER)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类机组的年均能效自南向北随着平均气温的降低而逐渐提高,分别为4.07~4.45、4.00~6.84、4.27~8.20;相比前二类机组,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的节能幅度分别为4.8%~46%和6.4%~16.6%;双冷源制冷机组由于能够应用自然冷却替代或部分替代高能耗的压缩制冷,相比风冷直膨式机组节能优势明显;与风冷双冷源冷水机组相比,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的制冷剂输送功小、换热端工作效率高、没有防冻问题等优点,是年均气温较低地区数据中心空调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两级蒸发冷却空调运行优化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级蒸发冷却技术因具有节能、环保以及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因其投资少、运行节能且不存在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室内相对湿度大、室内潮湿难忍等缺点,在国外得到了推广和实际应用。在两级蒸发冷却空调中,间接和直接蒸发冷却设备的冷却效率越高,则可得到的送风温度越低。本文针对兰州某网吧的两级蒸发冷却空调实际案例进行了细致的测试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供有关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