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测定了室温下Na5ThxEu1-x(MoO4)4的发射光谱。发现随x的增加,Tb3+离子546nm(5D4→7F5)的荧光发射亦随之增加。同时观察到,当x>0.7时,发光相对强度变化会出现突变。被认为是由于Tb3+离子中存在5D3能级向5D4能级进行无辐射共振能量转移所致。 相似文献
2.
周稳观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33(11):19-20
斜方晶体Gd_2(MoO_4)_3──用于二次谐波振荡的新型高效非线性激光材料斜方铜酸钆是早就有名的铁电体和铁弹性体材料,广泛用于技术和物理实验中。它也是三价稀土元素离子──包括振荡(Nd3+)[1]──很好的基体。文献[2]第一次研究了Gd2(Mo... 相似文献
3.
利用OSMA光谱测量方法对Nd:YAG激光烧蚀沉积Y-Ba-Cu-O超导薄膜过程中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靶表面喷出的粒子中存在着Y,Ba,Cu原子和离子以及氧化物光谱,其中Cu离子的光谱很少。 相似文献
4.
在氧化气氛下,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 KLa1-x(MoO4)2:Eu3+x红 色荧光粉。利 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考察了KLa1-x(MoO4)2:Eu3+x荧光粉的 物相、形貌和发光强度。结果表明,激活剂Eu3+和助熔剂H3BO3的添加没有改变K La(MoO4)2的物相结构。KLa1-x(MoO4)2:Eu 3+x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393 nm )和蓝光(463 nm)有效 激发,主发射峰值位于616 nm附近,发射红光,归属为Eu3+的 5D0→7F2跃迁。393nm和463nm的激发波长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近紫外和蓝光LED芯片相匹配。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H3BO3时 ,所制备的KLa1-x(MoO4)2:Eu3+x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比未掺杂H3BO3时的发光强度提高了234%,色坐标 (0.639,0.339)比商用的Y2O3:Eu3+(0.625,0.338)更接近于美国电 视标准委员会标准(0.67),这表明这 种荧光粉具备成为商业化红色荧光粉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颜色调控的SrMoO4:Eu^3+,0.02Dy^3+一系列钼酸盐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仪分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光学特性,以及研究能量传递机理。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在800℃下烧结5 h所得样品SrMoO4:Eu^3+,Dy^3+为纯相具有白钨矿结构的SrMoO4;样品在352 nm有效激发下,样品呈现出Eu^3+的红光发射以及Dy^3+的黄光和蓝光发射。此外,还对SrMoO4:0.02Dy^3+的温度特性进行研究,观察到温度淬灭现象,计算得到样品的热淬灭温度T0.5=448 K和热淬灭的激活能ΔE=0.265 eV。由于Dy^3+和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所以荧光粉颜色从冷白光到暖白光,逐步到向红光区域移动,说明通过调整Eu^3+和Dy^3+之间掺杂比例,从而得到单一基质的白光LED荧光粉。 相似文献
6.
用电流控制液相外延(CCLPE)方法首次在(100)InP衬底上成功地生长出In1-xGaxAsyP1-y(0.30<x<0.47,0.70<y<0.96)外延层,并对外延层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在InP衬底上生长电外延层的机理,推导出生长动力学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与上述实验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Na_5Sm(WO_4)_4发光晶体的生长及光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用助熔剂缓冷法生长新型发光晶体Na_6Sm(WO_4)_4,计算了它的晶格常数,测定了它的红外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并确定了晶体中Sm~(3+)离子的能级.研究表明,该晶体是有前途的激光晶体.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已有的固相合成法和湿化学法等合成方法中存在的工艺复杂、反应时间长、反应不充分等缺点,提出应用激光烧结快速合成技术制备质地致密、成型较好的La2(MoO4)3材料。对样品的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样品表面形貌和热膨胀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基本上是单一相的La2(MoO4)3,扫描电镜显示出样品表面多为细小晶粒的团聚体;能谱分析表明样品表面上各小晶粒的成分基本相同,说明得到的样品成分均匀;La2(MoO4)3在低温下是单斜结构,达到室温及以上时为正交结构,其极有可能是各向异性负热膨胀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亚稳态H2(2^3S)原子与N2H4分子碰撞传能,观察到了激发态产物NH(A^3п→X^3∑^ )、NH(c^1п→a^1△)、NH2(A^~A1→X^2△B1)的发射光谱,由相对光谱强度求得了形成各产物的通道比;分析NH(A^3п,v′=0)的转动分辨谱的结果表明,v′=0能级上的转动布居是“双模”分布,激光态产物NH(A)、NH2(A)的形成机理可能是:He(2^3S) NH2H4 N2H4→NH2H4^*→NH(A) NH2(A) H。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法于550℃灼烧4h,合成了Eu3+ 单掺杂的NaY(MoO4)2材料,研究了材料的 发光特性。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掺杂少量杂质的材料仍为纯相的NaY(MoO4)2。以 393nm波长 近紫外光作为激发源时,NaY(MoO4)2:Eu3+可以发射主峰位于616nm波长的红色光,对应Eu3+的 5D0-7F2跃迁发射。研究发现,增大Eu3+掺杂量 时,对应材料的发射强度会逐渐增大,但是 未发现浓度猝灭现象,通过相应的衰减曲线解释了此结果。测量不同Eu3+掺杂量下 , NaY(MoO4)2:Eu3+的色坐标结果显示,色坐标基本不变,位于红色区域。上述 结果表明, NaY(MoO4)2:Eu3+在白光LEDs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5-x (PO4)2SiO4:xEu2+(x =0.010,0.015,0.020,0.025,0.050, 0.100)荧光粉,研究掺杂 浓度和测试温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Eu2+掺杂浓度的增加,发射强度呈现 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 趋势,并在x=0.015时达到最大值。Eu 2+掺杂浓度较低时(x≤0.025),Eu2+取代不同格位的 Sr2+,使得发射 光谱具有双发射峰;当x>0.025时,由于 存在Eu 1到Eu 2的能量传递使发射光谱中Eu 1的峰位消失,只存 在Eu 2的峰位。发射光谱随Eu2+浓度增大出现了红移现象,这是由于半径较小的Eu 2+(0.109nm)取代较 大的Sr2+(0.113nm)使得晶胞收缩,晶场强度增大,从而导 致Eu2+的5d能级劈裂程度增大,电子跃迁释 放能量降低。此外,测试温度增加时,发射光谱出现与Varshini方程不相符的蓝移现象,这 是晶格结构稳定性和声子辅助隧穿效应共同作用使较小波长的Eu 1的发射居于主导地位的结 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还原反应合成了新型单相荧光粉Ca 9NaZn(PO4)7(CNZP):Ce3+,Tb3+,并对样品的发光性能和 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波长为310nm紫外光激发下, Ce3+、Tb3+ 双掺体系发射光谱同时包含Ce3+的宽带和Tb3+的 线状发射光谱;在CNZP体系中,Ce3+→Tb3+间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Rc=1.216nm,为共振能量传递,机理被证实为四 极子-四极子相互作用。从CIE色度坐标图可以看出,利用 能量传递效果和改变CNZP:0.02Ce3+,yTb3+中 掺杂离子的相对浓度可实现颜色从蓝紫色到绿色的调控,表明所得荧光粉在WLED用紫 外激发荧光粉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