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本土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的创作道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与"新灰砖建筑"两个领域的创作实践、厦门大学建筑师对"嘉庚风格"的发展、华侨大学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领域的探索,均为福建地域性建筑的新一轮发展做出可贵的贡献。文章通过对本土建筑师不同创作实践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作品如何处理现代建筑方式与地域特质之间的关系,营造出高品质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选择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文化与石材文化为2个切入点,对厦门近代"嘉庚建筑"1919—1962年间的本土化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追溯其本土化历程的缘起,进而研究其如何将闽南传统红砖文化融入南洋建筑式样,创造出具有闽南红砖文化特色的"嘉庚建筑";最后研究其如何将闽南传统石文化融入南洋与西洋建筑式样,创造出具有闽南石文化特色的"嘉庚建筑",为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1978年至今,中国地域性建筑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作高潮,福建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更是异彩纷呈、高潮迭起: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创造了“嘉庚风格“之后福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又一个高潮;以彭一刚先生为首的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福建进行的一系列园林建筑创作,极大地促进了福建传统园林现代化的创作;加拿大B H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3号候机楼被誉为适合国情的高技派地域性建筑典范……域外建筑师队伍在新一轮福建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他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嘉庚建筑"承载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 《中外建筑》2006,(3):57-58
嘉庚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具有人文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建筑形式上来说,嘉庚风格建筑既具闽南红砖民居特征,又有西洋风格,它把闽南红砖民居与欧式建筑融合起来,将闽南传统的翘檐屋顶和欧式建筑的造型柔和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嘉庚建筑的人文精神也反映了陈嘉庚先生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包括多元文化兼容的创新实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构成与“诚毅”、爱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嘉庚建筑是爱国、为民的嘉庚精神的一个载体,也是一个特殊时代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闽南新嘉庚风格建筑实例比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笔者的研究生期间对闽南地区传统嘉庚风格建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概括了嘉庚风格的重要特征,并就目前闽南地区所流行的“新嘉庚风格”建筑实例进行比照分析,提出关于如何继承“嘉庚风格”——这一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戴志坚 《城市建筑》2011,(10):16-17
福建传统民居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沉积而形成的居住建筑模式.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缪远 《华中建筑》2008,26(3):192-195
该文介绍了厦门大学校园建设史上著名的嘉庚风格建筑,例举了三个不同时期校区建设的代表性建筑,分析了嘉庚风格建筑的主要特征、文化内涵,提出了传承嘉庚风格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缪远 《工业建筑》2008,38(5):126-130
对厦门大学校园建设史上著名的嘉庚风格建筑给予介绍,通过列举了三个不同时期和校区建设的代表性建筑,分析嘉庚风格建筑的主要特征、文化内涵,提出传承嘉庚风格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传统江南民居的解读,从平面.院落围合,灰空间,出挑四个点出发进.论述以江南传统民居为源流的现代建造。在传统如何与现代结合这个课题下,收集、分析国内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新江南风格建筑案例,并归纳了新江南风格在创新中所运用的手法。倡导新江南风格的居住建筑在发展的同时,自觉寻求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技术和艺术上的地方智慧相结合,从而创造一种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上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林嘉华 《建筑》2010,(23):78-79
<正>闽南建筑在中国建筑学中被誉为"红砖文化区",大量的砖石结构的民居是大陆绝无仅有的。"出砖入石"是闽南建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砖石虽然质地各不相同,以大块的灰白花岗石与片状的朱红色条砖穿插组合,用它筑墙、起厝、铺埕,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多样不规  相似文献   

11.
地域建筑大师张锦秋之新唐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地域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通过对建筑大师张锦秋"新唐风"作品的研究,探求其对地域建筑的文化理解与设计手法,从而对地域建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索,并阐述了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地域建筑,保护我们的城市文化与建筑内涵。  相似文献   

12.
郭其轶 《华中建筑》2007,25(1):98-98,108
该文从分析建筑方针入手,以楚建筑为例,从地域性的角度给建筑方针以新时代的注解,以探求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全球一体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己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中击。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面临着逐渐衰落和消亡的危险。那么,在这种语境下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该文以关中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结合本人所参与的相关工程实践创作提出了对其现代传承的有效策略,进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相关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的外部空间对研究闽南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热带亚热带环境下的城市外部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闽南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埕与骑楼两种外部空间的分析,从功能形态、产生背景等方面阐述了埕与骑楼从最初的单体间的过渡空间到组合形成大埕、骑楼街区等外部公共空间的过程,以及两者对闽南传统建筑单体外部空间影响和由此产生的城市外部空间的变化,希望通过研究完善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在闽南近现代建筑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握代表地域性的骑楼在再次地域化的进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进而对闽南地区外部空间的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多元拓展与互融共生--"广义地域性建筑"的创新手法探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曾坚  杨崴 《建筑学报》2003,(6):10-13
广义地域性建筑是当代建筑创作中重要的一种探索方向,其观念变革表现在边缘拓展、对立融和以及多维探索等方面,论文归纳了"再现与抽象"、"对比与融合"、"隐喻与象征"以及"生态与数字化"等建筑创新手法,并分析了广义地域性建筑的一种特例--"高技乡土"和其它若干种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对文化和文化认同的介绍,从闽南传统建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城市的文化方面给予了相关的论述,从而提出应用文化认同的视角来对待闽南传统建筑的保护,达到一种文化认识上的归属。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建筑史上发展最快、社会环境最好的时期,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地域建筑创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实践成果。该文立足于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成长背景及其地域建筑思想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为后学者提供参照范式,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提供设计资料;对国内相关学术动态及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研究的意义和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文阐述了地域建筑系统要素构成,以及和谐的系统含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域建筑系统和谐性,指出核心性、关联性和生长性是地域建筑系统和谐的主要特征。结合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内涵,进一步推演出主题性、整体性和延续性作为当代建筑地域性设计表达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