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常的换热站主要采用人力监控,既浪费了人力资源,又存在着许多隐患.在一些控制参数的调整上,人工调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很难使供热系统达到理想的运行效果.以徐州大屯煤电换热站的自动化改造工程为背景,以HORNER公司的OCS控制器为核心组成控制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通过GPRS-Internet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该系统实现了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和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该换热站经过改造后,可以达到对供水温度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闻犁 《电气时代》2005,(6):i040-i041
该自控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可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和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智能控制换热站设备的运行和变热量输出,避免能源的无效损耗。  相似文献   

3.
针对热网中各个换热站分散的特点,利用3G-Internet网络技术实现换热站与远程监控中心之间的信号传输,设计了基于3GInternet网络的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各换热站采用PLC对热网工况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充分利用3G网络的技术优势,将换热站的数据信息上传给远程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实现对整个供热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热负荷的合理分配。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操作方便,解决了供热系统热工参数难以采集和热量分配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具有GPRS远程通讯的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集中供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可以用GPRS模块进行远程通讯的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S7-200PLC,ABB ACS140变频器,SINAUT MD 7200-3 GPRS通讯模块组成.详细介绍了循环泵一控三的变频控制原理及具体实施方案与通过GPRS模块进行远程数据传输的设计.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调节温度和恒定压力的目的,提高了控制精度,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供热设施的运行费.同时通过GPRS模块进行远程数据传输,传输速率高、实时性强,实现了对换热站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换热站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实现方法。通过对换热站各运行参数及室内温度的监测控制,利用PLC和工控机自动控制换热站二次侧供水温度,从而恒定室内温度,并进行供暖热量的计算和实时显示。通过对换热站监控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可知,该系统可以提高供热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6.
根据集中供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换热站自动控制和GPRS远程数据传输系统.详细介绍了循环泵和补水泵的变频控制方案及具体实施,以及温度自动控制回路与通过GPRS网络进行远程数据传输的设计.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易于控制,节能效果优.  相似文献   

7.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100MW 机组热控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器应用西门子可编程调节器,简要介绍了调节器的性能,调节器在主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单回路自动调节系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在换热站自控系统中的应用,针对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与硬件进行简要描述,并介绍了远程集控在节能控制中的实例,有效地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神头一电厂原减温自动调节系统,调节系统调节缓慢、准确性差、变工况能力差、经常处于半自动状态的问题。对减温自动调节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了主回路为比例积分微分调节,付回路为比例调节的串级调节系统,从而提高了减温自动调节的性能。本文着重对比介绍了该系统特点,现场投运情况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热力站作为热网系统面对系统热用户最后一级调节单元,热力站的控制效果直接决定热用户的采暖效果。太原市热力公司所辖城市热网包含400余座热力站,供热面积覆盖太原市总采暖面积的60%,所有热力站均采用间连型热力换热站。  相似文献   

11.
王哲  孙纯军 《电力建设》2011,32(10):41-46
针对目前变电站辅助生产系统配置现状以及存在不足,按照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要求,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测与辅助控制系统,对变电站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系统集成了图像监视、安全警卫、火灾报警、主变消防、采暖通风等辅助系统功能,实现了变电站智能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2.
刘磊  吴杨  赵琳 《电力建设》2011,32(5):35-38
介绍了张家口风电中心110 kV 智能变电站工程。重点分析了该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实施方案,指出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智能终端与一次设备结合,简化开关内部二次回路;过程层设备实现开关场就地安装,采用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网络化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一次设备的在线监测系统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生产辅助系统与视频系统联动实现站内照明、通风、空调、采暖、给排水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站控层GOOSE的站域控制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站控层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的站域控制系统。该系统由间隔层装置、监控子系统和站域控制子系统3部分构成,实现了智能变电站内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简称备自投)、过负荷联切、过负荷闭锁等站域控制功能,并利用已有的双冗余站控层网络传输GOOSE报文,有效提高了站域控制动作的实时性,可替代现已使用的各种备自投、过负荷联切等装置和系统,已在多个智能变电站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场总线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凤  蔚晓红 《电力学报》2002,17(4):275-278
通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三种结构形式 :集中式、分散式与集中式相结合 (DCS)及现场总线 (FCS)的比较 ,得出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可行方案是DCS和FCS的混合结构的结论 ,并指出由于FCS具备的优点 ,使其成为未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控制交互作用对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影响是致命的,因此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协调在现代电力系统应用研究中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目前在国内外技术上应用较成熟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技术,提出一种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合的变电站无功补偿系统改造方案,采用区域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AVC)统一对操作站的无功补偿设备(FC-TCR型SVC)进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使其能统一接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克服了以往变电站中无功补偿系统只能单独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孤立运行及控制器间交互影响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提出的方案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仿真显示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站级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电压无功控制系统 (VQC) ,对九区域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结合浙江温州小南变的运行情况 ,从策略和操作平台上提出改进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电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变电站逻辑自适应的主站电压/无功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电站系统的一般结构,提出变电站逻辑的自适应算法,自适应计算的任务是根据SCADA实时数据库中的遥信值将变电站通用拓扑结构分解为若干个通用电压/无功控制(VQC)模型;给出了通用VQC模型动态计算流程,论述了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措施.基于所提出的算法,选择由九区域图改进形成的十七区域图控制策略作为基本控制策略,同时在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的选择、闭锁逻辑的配置、电压与无功定值的计算、电容器组的投/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以JBK3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为平台,研制了主站VQC系统,其动模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时钟同步对于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监测控制及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实现电力系统时钟同步的理想选择。基于高性能单片机和GPS接收机,研制了一种新型变电站时钟同步系统。本系统主要包括GPS同步时钟和通信协议转换模块,二者之间通过RS-485总线进行连接。描述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原理,探讨了系统的应用经验。对于综自变电站和非综自变电站应采用不同的时钟同步系统结构,所研制的变电站时钟同步系统对于这两种变电站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500kV及以上超高压变电站监控系统均采用基于现场总线或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开发的开放式分层分布体系结构。监控系统的配置更加合理,数据传输分为间隔层和变电站层2层设备结构,是超高压变电站监控系统的主流方案。论述了超高压变电站的保护信息管理子站的设备配置以及和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关系,计算机监控与保护信息管理子站分工更加明确。理想的对时方案是配置一套独立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同步时钟实现超高压变电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等设备的时间同步。提出五防闭锁双重化的概念,保证后台、间隔层、就地3种操作方式的可靠电气防误闭锁。超高压变电站监控系统信息交换方式更加多样化,通信接口采用以太网。传输速度更快,为无人值班站的通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干华  肖猛  苟旭丹 《供用电》2012,(5):31-34,45
地下变电站的智能辅助系统是地下变电站运行的重要保障。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与构架,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地下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构架,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作了详细分析,并在一个实际的地下变电站安装了相应的控制系统,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