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测井技术信息》2004,17(2):51-51
生产测井被用来确定生产井中的产量和流型剖面。此信息又被用来优化井的生产,并且在长时期内用来优化油层动态。生产测井还能诊断井中的机械问题。垂直或近乎垂直的生产层段的井的几何形态,使得生产测井资料的解释相对地直接了当,因为正在被测的液流流型比较简单。测井中采用了相当简单的仪器,  相似文献   

2.
抽油井井下动态监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目前抽油生产测井存在的问题,电缆式生产测井仪在许多抽油井内受到约束。而采用无电缆的MWD技术可以监测各种抽油井井下参数。为此,利用声波传输井下信息的仪器做了三次井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法将研制成抽油井动态监测的新仪器。  相似文献   

3.
在水平井生产测试中,连续油管内穿电缆并进行测井仪器输送的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如何把测井仪器安全有效地输送到井下目的层位及满足生产测试的堵塞要求是连续油管生产测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分析海上油田水平井的管柱结构及生产方式,进行连续油管生产测井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并完善了相关的井下工具配套。通过现场多次应用,该技术满足国内连续油管内穿电缆在海上油田水平井生产测试中的工艺要求。研究结果对国内水平井生产测井工艺技术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沙玉琢 《石油仪器》2013,(5):15-16,19
油田生产测井过程中所使用的直径Φ38 mm测井仪器,是在套管中完成测井任务的,该仪器与单芯侧井电缆的连接也是通过马笼头来实现的,由于单芯侧井电缆的直径(Φ5.6 mm)比一般的7芯电缆的直径还小,抗拉强度远不如7芯电缆,所以在生产测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需要保护单芯测井电缆的问题,因此产生了研制RWCH-38可释放马笼头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于国民  刘兴斌  王慧芳 《石油仪器》2003,17(4):36-38,41
文章介绍了SONDEX公司的超短型生产测井组合仪的基本原理、井下仪器结构、仪器工作方式、技术指标和现场使用情况。该组合仪具有直读和存储两种工作方式,可以测量生产井的产出剖面和注入井的注入剖面,一次下井可以提供节箍、温度、自然伽马、压力、持气率、持水率、流体密度、流量和斜度9个参数,为油田动态监测提供准确的测井资料。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多相流的复杂情况下,传统的生产测井仪器已不能给出很好物答案或只给出没有结论的结果。斯伦贝谢公司的新型PSPLATFORM生产测井平台除了包括经改进后的传统测量;伽马、结箍定位、压力和温度,其独特的流动一井径成像仪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提供高精度的持水率、泡计数率、X-Y井径、各单相流量,识别第一个出液点并井眼成像,为复杂井情况和多相流环境下的生产井进吓流体动态提高  相似文献   

7.
钻水平井的趋势还在继续发展,但是人们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取自这些井的生产测井数据是不能使用的,测井质量低劣的可能性和重测这许多井的成本已经导致一些生产测井作业的减少,况且与更多的常规生产井相比,只有有限的一些测井仪器可在水平井测井中使用。对英国和阿拉斯加大量的水平井和极高斜订井进行了研究,以便确定不同完井方法,不同地质条件,不同井斜,不同传感器类型和不同开发方式等条件对许多常规生产测井仪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石油钻采工艺》1979,1(6):74-78
四参数综合测试仪是一种集流型的生产测井仪器。它适于在日产100米~3以下的自喷井内进行测量,其井下仪器由涡轮流量计、含水率计、密度计、压力计四个主要部份组成(结构见图1)。仪器外径48毫米,长3.9米,重量为30公斤。可使用通用的生产测井地面仪器在地面进行测量和记录。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并推荐能够在低产水平气井中有效应用的生产测井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期间,用传统生产测井仪(PL)、井下电视测井仪评价了八口井。通过生产测井得到压力、温度、流体密度、单电容、电容阵列、全井眼涡轮流量、井径和自然伽马等数据。井下电视测井采集了数千个井眼图像及压力和温度数据。 水平井测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将仪器输送到井下的方法,油管直径、裸眼井直径、水平长度、水平轨迹及预计结果都会影响输送方法的选择。本次研究应用的是CoRob、挠性管(CT)和电缆拖拉器。 生产测井数据显示的是液体聚集状态,但仪器不同,结果也不相同。例如,电容阵列仪器主要显示的液体和气体,而放射性密度仪器和涡轮显示的是100%液体。井下电视测井数据给出的是气泡和段塞流的精确图像。 测井的目的是确定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结果。井下电视测井是能为初始研究提供裸眼井段概况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有助于了解那些用传统生产测井方法无法预测或检测的复杂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气举采油是一种常规的机械采油方法,在油井停喷后恢复生产的井、替喷抽汲井、排水采气气井和停喷井的生产测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通过向井简内注入高压气体的方法来降低井内注气点至地面的液柱密度,以保持地层与井底的压差,使油气继续流出并举升到地面。气举采油有许多优点,如掏空深度和产液量可在地面控制、灵活性大;受井下技术状况限制较少等。  相似文献   

11.
辛鹏来  伊广林 《测井科技》1997,(3):52-53,60
目前,生产测井采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井下仪器采集数据后通过电缆传输到地面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现代试井也正逐步由机械式试井向电子试井过渡,这种新型的电子存贮式试井仪器能否借鉴到生产测井中来,本文主要提出了这方面的设想,并试图从各个方面论述它的可能性,以求这种方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针对蒸汽驱稠油井生产测井产液剖面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稠油储层的物性特征和稠油井的生产特点,探讨了蒸汽驱稠油井生产测井产液剖面解释的方法原理。通过对实际生产井原始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证明了该解释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国外水平井技术迅速发展,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也应运而生。水平井生产测井相对于垂直井生产测井来讲,无论从对测井仪器的要求,还是测井工艺上都难度倍增。而非自喷水平井比自喷水平井的生产测井又增加了更多的困难,比如抽油泵和测井仪器的下井操作和井下排列,电缆走线,流动环境的平衡,井底异常对井对设备和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水平井中测井仪顺两端固有的压差造成的测量误差差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国外的有  相似文献   

14.
该技术目的是进入原完井层段以上、油管以下的储层,以便在原有采油封隔器和地面之间形成新的环空隔板.主要在新产层之上无法下入采油封隔器时应用.该项新技术通过在生产井、注水井、斜井套管内目的油层以上或以下设水泥循环孔,然后用电缆或钢丝以及泵送设备来进行水泥封隔重完井作业.成功进行了几口井的现场试验,证明该项技术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渤海油田高含水阶段生产井分层控水采油难题,提高生产井的稳油开发效果,研制了电控智能控水采油工具。工具采用单芯电缆实现井下供电和通讯,设计采用多测试通道并列结构,配备流量、含水率、温度和压力实时测试功能;采用超声波时差法测量单层产液量,采用射频法测量单层产液含水率,能够根据各层含水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实现生产井生产时的控水稳油。工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电控智能控水采油工具在60 MPa压力下密封性能可靠,120 ℃温度下工作正常,含水率测量范围0~100%,在流量高时流量测量精度高,满足海上油田现场应用要求。电控智能控水采油工具为海上生产井实现分层采油、高效稳产开发提供了新的控水工具,也为下一步海上油田现场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气举找水是通过常规生产测井仪器找出油井的出水层位的一种生产测井方法.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含水愈来愈高,导致采油成本增加.文章根据不同区块地层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该区块的气举找水测井施工工艺及解释方法.这种气举找水方法在中原油田采油五厂胡状油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稀油系统试井是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开发技术。注水井和生产井分别试井,可获得注水井和采油井合理工作制度,为油田最大程度发挥产能提供依据。稠油火驱生产井同样也有系统试井,但其与稀油试井不同。稀油开发驱替过程是物理驱替,流体组分没有发生变化,其系统试井核心是研究产量(注水量)和井底压力关系。而火驱开发驱替过程中,伴随着物理和化学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H油田主力层M受层间非均质性等影响,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单纯的生产测井技术只能监测井筒动态,无法实现对油藏的评价.根据不稳定试井理论,基于传统生产测井仪器,对生产测井作业过程进行优化,提出一套综合运用压力、产能、物性资料,动静态资料相结合进行油藏动态分析及评价的有效方法.定向井F-1井运用该方法定量评价了不同...  相似文献   

19.
多分层试井仪零部件的室内试验及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分层试井仪是一种用于生产井、机电一体化的电缆式地层动态测试仪器。为了使仪器更好地在油田现场应用,必须对仪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性能测试试验,并结合现场实际,开展研究。本文介绍了几种较重要的室内试验,如校验定值泄压阀、密封阀,测试双封隔器轴向拉拔力,模拟测试地层流体流动压力曲线。通过试验,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20.
薛庄油田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东部潜山带,是一个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油藏。1977年9月马71井首次喷油发现油田,10月投入开发,到1978年又相继投入2口生产井,加上马71井放大生产压差提高采油量,至6月份油藏日产量达到了最高蜂,日产2000吨,折算年采油速度为26%。主力生产井马71井采用25毫米油嘴日产1856—1900吨,生产压差0.4兆帕,在无水生产的4个月中产量、压力稳定,到1978年9月马71井见水,产量由1850吨控制到800吨,整个油藏的采油速度由26%控制为15%左右,从此油藏进入含水采油阶段,日产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