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重钢 5 0t转炉进行了炉壳 (炉身段 )温度场分析 ,当石棉板的厚度为 30mm左右时 ,炉壳表面温度就能控制在炉壳材质的蠕变温度以内。  相似文献   

2.
对重钢50 t转炉进行了炉壳(炉身段)温度场分析,计算表明转炉隔热层石棉板的厚度为30 mm时,炉壳温度就能控制在360℃以内,低于炉壳材质的蠕变温度.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80t转炉炉身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软件计算了不同石棉板厚度转炉炉身的温度场及应力场,结果表明,在炉役前期,炉壳表面节点的等效应力随石棉板厚度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当石棉板厚度增加至25mm以后。等效应力在210MPa左右微小波动。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炉役后期的等效应力则平缓下降。  相似文献   

4.
转炉炉壳采用汽雾冷却时的瞬态温度场及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转炉用镁碳砖炉衬后,炉壳温度急剧增加,已超出炉壳材料的蠕变温度,造成炉壳蠕变变形.采用汽雾冷却技术可对转炉炉壳实施温度控制.利用有限元法模拟了炉壳实施汽雾冷却的瞬态温度场和炉壳瞬态应力场.  相似文献   

5.
段明南  吴迪平  秦勤  杨俊  王会刚  王永涛 《炼钢》2006,22(2):43-45,62
对某钢铁公司炼钢厂扩容后的2号转炉炉壳进行现场温度测试,由测试结果运用有限单元法对炉体进行温度场模拟以及三维热机耦合应力分析,分析炉壳的温度场及应力分布,为转炉炉体的扩容改造与安全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转炉炉衬采用镁碳砖后,炉壳温度大幅度上升,导致炉壳产生蠕变,利用汽雾冷却技术可对炉壳温度实施控制。以有限元为手段,利用ANSYS软件包,对具有大型复杂结构、复合传热和汽雾冷却等复杂工作状态下的转炉炉壳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合理配置了冷却时间、水流通量等冷却参数,达到了抑制炉壳蠕变的目的,从而为汽雾冷却炉壳系统设计和炉体维护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有限元为基础,模拟了转炉炉壳的瞬态温度场。对温度-时间历程进行热分析,得出了汽雾冷却的水流密度。  相似文献   

8.
杭钢1号高炉有效容积342m~3,配有3座外燃式热风炉,蓄热面积90.72m~2/m~3。1987年新建时,由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对外燃式热风炉球顶炉壳喷涂了保护层。喷涂材料为该所与河南巩义市联合耐火材料厂生产的FN—130中重质耐火喷涂料,平均喷涂厚度为60~70mm。该喷涂工艺及使用材料取代了传统的硅藻土、石棉板、水渣等低温、低强、松散的热风炉顶部隔热结构,从而克服了  相似文献   

9.
以某双室方箱炉为例,分析了不同厚度的炉壳对钢结构设计参数及构件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炉壳作用的模型计算出来的自振周期与经验公式较为一致;炉壳可降低钢构件内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加热炉钢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济钢1#转炉炉底球形过渡段漏炉,为了恢复炉壳原有的结构性能和降低更换成本,制定了炉壳在线曲形挖补方案,采用由内而外的半自动轨道式焊接方法焊接漏炉位置。修复后,炉壳使用效果良好,恢复了炉壳原有的结构性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宝钢300t转炉新炉型炉壳有限元法强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宝钢 30 0t转炉新炉型炉壳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 ,该炉壳在机械荷载 (炉体自重和钢水重力 )、温度荷载及热膨胀压力等联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综合应力 ,在转炉炉壳的许用应力允许值之内 ;其所产生的变形 ,也在新炉型炉壳的刚度设计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转炉在服役过程中,存在炉壳热变形过大、耐火砖破裂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分析炉体的温度和应力分布,能为优化炉体冷却系统、避免应力集中提供支持。为此,建立包括非水冷式托圈、炉体与悬挂结构的转炉整体有限元模型,考虑炉体与托圈、悬挂之间的相互热辐射,采用ANSYS仿真软件研究炉体的稳态温度场,并对炉体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层炉衬热面温度为1 600℃时,炉壳的上锥段和炉身部位温度较高,最高可达435℃,接近炉壳的蠕变温度,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基本一致;炉体的热应力要远大于机械应力,炉衬的热面等效应力较大,易出现裂纹;炉壳的温度和应力分布在结构过渡处会有明显突变。研究结果可为炉体冷却和炉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安钢第二炼钢厂转炉改造后炉壳焊缝开裂的情况,指出炉衬镁碳砖热膨胀力及炉壳热应力是造成炉壳焊缝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设置镁碳砖膨胀缝、减少热量传导和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可大幅度降低炉壳焊缝开裂次数。  相似文献   

14.
小方坯连铸机结晶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远锋  徐宝升 《炼钢》1997,13(2):48-52,7
本文建立了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铸坯温度场、坯壳厚度、热流场、坯壳热收缩应力场、坯壳与铜壁间气隙厚度;计算出的坯壳厚度与实测的坯壳厚度基本吻合,计算结果可为连铸机生产和连铸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铸坯固传热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铸坯温度场,坯壳厚度,热流场,坯壳热收缩应力场,坯壳与铜壁间气隙厚度,计算坯壳厚度与实测坯壳厚度基本吻合,计算结果为连铸机生产,连铸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常温下局部加载拉应力对柱壳应力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华 《宝钢技术》2006,(2):57-61
研究采用有限元模拟技术,考察常温局部加载条件下,加载宽度和试样尺寸对柱壳应力场分布的影响,揭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及机理.在常温下,柱壳结构局部受轴向外载拉伸时,随结构体长度的增加,在距加载区越远的横截面上应力分布越均匀;随加载宽度的增加,在结构体的中截面上应力最大值逐渐增加.当外加载荷大小、加载宽度及结构体长度相同时,柱壳结构中截面上拉应力最大值大于平板.因此可以预见,对于应用局部加载降低结构体焊接残余应力,柱壳结构要比平板结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