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一、项目背景描述鄂尔多斯电业局已建成了以局信息机房为核心,上联集团公司,下联各二级单位及各供电所、变电站等的信息网络。核心设备采用双cisco6509-E交换机、cisco7606路由器等,电业局调度大楼的网络环境状况良好,实现了百兆甚至千兆到桌面,但对于边远下级节点却显不足,体现在包括所有的局属220kV、110kV、35kV变电站、供电所及11旗区分局等,除了个别站点为2x2M数字电路外,现共有近150条都为2M带宽电路。随着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大力推进,网络承载业务呈指数级增加,主要有生产MIS、营销收费业务、计量远抄、财务经营、OA办公综合管理以及其它应用系统等诸多业务系统,而生  相似文献   

2.
《UPS应用》2008,(7):73-73
艾默生网络能源电力电源产品保障北京奥运场馆外围供电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各奥运场馆的外围供电保障工作已经进人最后冲刺阶段。作为北京奥运会电力供应的核心力量,北京电力公司先后引进了360多套艾默生网络能源的电力电源核心部件“3系列电力智能高频开关充电模块”,为其服务于奥运场馆外围供电的变电站内高压开关柜和继电保护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基础设施概念的基础上,对海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和组成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海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由海上信息节点与信息网络连接的组成方法,分析了海洋网络信息体系的"物理分布、逻辑一体"的建设思路,以海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构建海洋网络信息体系.对海洋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分类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直流48V"供电制式通信网络是基础电源的核心。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演变,使用交流380V/220V供电的IT设备、用电设备大量进入网络应用。目前的网络供电已经形成了"直流48V+交流220V"供电制式的混合供电模式。本文通过对通信网络供电技术的演变分析以及各种供电技术的比较,提出了未来通信网络应以"交流220V/直流240V"供电体制为核心的分等级供电模式,并对实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杜丰夷  朱佳 《信息通信》2014,(7):139-139
信息通信网络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的支撑系统,重要性日渐显现,为保证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及时发现、预警网络故障,加快信息通信系统的融合,宜昌供电公司对信息通信调控中心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探索,实现囯网公司"两级三线"运维的基本要求,对宜昌公司信息通信网络各个节点、信息通信机房进行集中调控,不断提升宜昌公司信息通信系统的运维水平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全球能源互联网"时代下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对电力生产、营销、服务的影响逐渐突出,乡镇供电所在各业务系统推广、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信息通信机房作为乡镇供电所的核心枢纽,面临着设备陈旧、通信带宽限制、网络承载力有限、流量速度慢等各种弊端.本文遵循标准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对现有机房环境、信息通信设备、供配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整改,建立动力环境参数监控一体化平台;运用内外网IP地址管控系统和内网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IMS)对IP-MAC地址进行绑定、终端安全准入、优化网络资源、提升防御体系、强化信息安全、提高电力工作效率,为乡镇供电所信息通信机房建设和有效运作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力信息通信建设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力信息通信建设也越来越多借用网络技术,提高了电力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本文将就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荣  罗影  孙筑  胡传松 《通讯世界》2014,(10):100-10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力公司也在不断探寻信息化发展模式,以促进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电力信息化为电子信息技术在设计、发电、配电、施工、输电、用电、电力工业规划、供电营销、电网调度及管理等环节的应用过程统称。在各环节引进信息化技术及适合的模式,对现今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的作用。正如当今的经济发展以社会市场的需要为向导一样,电力信息化在纵深发展的同时也在调整,逐步定位,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电力信息化建设现状,并着重探讨几种信息化发展模式,最后预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数字化升级和"新基建"的开启,千行百业都在大力提升数字化水平,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医疗行业为例,"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推进需要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网络,实现医疗资源以及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医疗机构之间需要全互联,满足医院上多云、各医疗机构之间组网互通、访问互联网等诉求。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推动建设覆盖义务教育所有学校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专用网络通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为教育服务提供可管、可靠的信息化网络。  相似文献   

10.
吴红 《中国新通信》2014,(20):28-29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于2001年12月26日随眉山建市而成立,是四川省电力公司下属特大型一类供电企业,经营区域覆盖全市一区五县及成都部分地区,供电范围7390余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60余万人,接入公司内网的计算机终端达2200余台,网络设备254台,服务器90余台。全网采用全动态路由协议和MPLS VPN技术组建,各节点形成独立的局域网。本文从局部安全、全局安全、智能安全三个层面,建设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防护体系,使网络成为智能化的安全实体,做到信息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和预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院校信息管理中心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加快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型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院校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院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应把握的四个方面:一是完善管理体制;二是加强人才队伍;三是扩大建设规模;四是切实做好以学科专业网站和网络课程为牵引的特色化信息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川 《通讯世界》2017,(12):188-189
电力通信网作为电网发展的基础设施,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市场经营和公司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力通信网的设计应该依循"统一规划升级、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分级管理、整体运行"原则,以满足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攀枝花电力通信网现状的分析,以建设具有光纤化、网络化、互动化特征的,具备高可靠性、高生存能力的坚强、绿色电力通信网络为目标,提出为攀枝花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攀枝花电网智能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光纤通信技术支撑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时代,若采用传统的模式建设运营,通信基础设施用电将大规模增长。本文从绿色低碳角度出发,提出未来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3个趋势,即架构极简化、运维智能化、运营低碳化。此外,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能量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需要的两个关键技术方向进行总结,即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最后,本文提出以一体化能源柜和室外型电源为实践产品的低碳建网探索、以智能光伏系统为实践产品的低碳供电探索、以智慧能源平台为实践产品的低碳运维探索,用信息技术推动绿色低碳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积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为建设绿色低碳信息通信网络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烟囱式专业分工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一个业务场景会被分为建设专业、无线专业、核心专业、传输专业等,导致本为一体的网络运维质量保障被多个专业切割,跨专业的问题分析和协作沟通的成本变得巨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设计的全程化、自动化网络质量保障支撑系统,从网络数据监控、线上问题定位、各专业协作、自动滚动更新进度与指标,各环节都在统一平台上流转,并且可被各专业成员订阅关注,实现大众监督效果。通过这样的网络质量保障支出系统,网络运维中的指标、工作进度等信息均被透明化,消除多专业分工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跨专业协作沟通成本,实现低成本与高质量的网络运维。  相似文献   

15.
随着肇庆电力信息化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一个覆盖下属四县两区,接人多达80个营业网点的广域网络平台。根据本提出的网络设计原则及评价指标,将网络分为核心骨干层和接入层。在核心层上,采用多条100Mbit/s以太链路接入支持802.1Q的ATM交换机并与多条VC对应,利用ATM技术保证每一条VC的带宽与服务质量。骨干网与接入网分离,汇接接入层的流量到核心层,在汇聚路由器上设置扩展ACL,从源端过滤各分公司之间的流量。根据不同的安全级别,网络划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区域、对内信息发布区域、对外信息发布区域和网络内部关键节点,通过划分VLAN,配置硬件防火墙,结合ISS公司的Internet Security Sacnner和RealSecure软件,以形成对网络的超强保护。  相似文献   

16.
刘猛 《通讯世界》2016,(18):94-9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社会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各生产领域多应用系统、多计算机的复杂信息环境,探讨了一种基于网络区域划分的分布式监控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多计算机、多应用系统信息环境下的网络信息的监控.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建立在信息通信系统基础上的,只有保证信息通信的高效性及准确性,才能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用电。但是原有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构建电力信息网络通信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介绍了电力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现状,对新形势下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春丽 《世界电信》2006,19(5):68-69
近日,在黑龙江电力调度数据通信网项目招标中,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技术理念,在众多网络设备生产厂商中脱颖而出,以“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扩展性”的建网思路独家中标。此次网络建设,不仅极大促进了黑龙江各市、县供电公司与各变电站/供电所之间的两地互联,并且采用的港湾全系列的网络产品还能与原有供电系统良好互通、和谐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琦 《现代传输》2014,(5):64-67
针对电力通信光缆网络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指标评价法的电力光缆网络风险评估模型,同时给出了光缆风险评估指标的定义及评分方法,为电力光缆网络的优化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供电企业的经营业务与社会生产活动、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日常工作运行是否可靠、稳定至关重要。随着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日常工作的运行和管理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所以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对供电企业而言则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基于当前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现状,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和链路安全等方面探讨了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以促进供电企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