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
由于玉石材料本身的价值和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所限,在玉文化绵延几千年后的今天,虽然中国其他艺术领域的艺术形式与审美品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现代转换,但中国的玉石雕刻依旧沿袭以往的审美形制,程式化风格十分明显,整体的艺术创作脱离了当代艺术的文化语境,缺乏当代艺术所应具有的艺术表现力。该文从艺术家对于当今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出发,对当代艺术体现的观念性进行分析,指出当代玉雕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玉雕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的差距,将当代艺术对新观念、新材料的运用引入当代的玉雕艺术创作,以期为当代玉雕艺术创作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红木家具在传统家具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具有的本质和精神真切地反映了当前的生活和审美观,红木家具本身也具备其功能价值。本文就红木家具中的装饰文化展开研究,从红木家具的雕刻艺术呈现出红木家具的装饰美。红木家具"雍容华贵,典雅精美"的特点,备受人们称赞。装饰精美德红木家具,在满足人们工作需求的同时,其本身所蕴含的收藏和鉴赏价值,也一直以来是一种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3.
根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财富的追求逐步提高,形成"复古"潮流。根雕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收藏等价值,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从我国根雕艺术的发展历史开始阐述,并对根雕选材、制作过程进行探析,并结合实际创作经验,得出根雕艺术创作的要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6)
目的:配合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声誉,力求通过常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探求打造创新品牌的途径;有目标,有基础的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衍生品市场。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阶段性研究,第一阶段是常州地域特点分析阶段;第二阶段是运河文化的形成与特点;第三阶段是常州文化元素提取分析与研究。结语:深入研究运河文化的历史与内涵扎实做好民艺技术,将衍生的"再生"力量发展为国际文化元素符号,使其推向国际市场,符合现代生活的审美。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文人画艺术一直被人们广为关注,它是在长久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才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它体现了我国文人艺术家的最高的艺术向往。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发展,文人画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和特有的文化内涵,文人画也更显露出了重视学问、重视感情、重视思想的特点。想要体会文人画的艺术特征,就必须深刻的理解文人画的审美取向—"画外之意"。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所谓"文人画"是指的在封建社会中,由士大夫创作出的,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4):14-20
广西大瑶山瑶族歌谣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审美特征,这些歌谣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是大瑶山瑶族历史记忆、生活习俗、民族交往、文化传承的民族记忆表征。研究大瑶山瑶族歌谣的类别与艺术特征,深入阐释其内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拓展深化大瑶山瑶族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
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背景下,艺术创作与乡土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在当代艺术风格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乡土题材的创作中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种艺术观念的形成与作品的产生都有着社会历史与文化的依据,乡土题材正是建立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乡土作为社会发展的一条清晰的脉络,始终贯穿在文化发展与艺术创作之中,如何创作具有中国味道的艺术形式,正是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状态下的人们所要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李经伟 《现代装饰》2012,(6):115+117
如何发展漆画艺术,如何打造漆画艺术品格,如何进行漆画艺术创作,是当前学术界最为关注和孜孜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历史源头及其发展过程探讨大漆的艺术表征、文化内涵、民族精神,指出漆画艺术创作必须把学习和传承传统漆器艺术表现形式与创新现代漆画艺术相结合,把技艺与思想融为一体、材料与表现完美结合,这无论对传统漆艺的认识和传承,还是对现代漆画的创作理念和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4)
"纯化"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性绘画语言逐渐地被人们所关注。在当今举办的众多展览中,以"纯化"语言形式表现画面的绘画创作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影响着看众的视觉和感官。在艺术创作的现代化演变进程中,通过对民族文化与民族价值观的重新审视与反思,再加以新的艺术语言予以表达,这恰恰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性。对于当代艺术创作而言,一种简约的绘画形式应是囊括了生活趣味,人生价值观、伦理与道德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0)
油画创作与佛教思想文化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可以说佛教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艺术本身的自律性,与艺术相通。二者在"悟性"思维方面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如油画创作艺术灵感的产生及艺术创作中"悟性"思维的具体运用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艺术与宗教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艺术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弘扬"没骨画"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突出了文化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特色,通过窥探没骨画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没骨画的一些艺术特色与优点,探索没骨画的历史根源与成败,可以发现没骨画的精神内涵。本文作者就以没骨画的内涵与发展概况为主进行分析,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0)
造型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造型艺术在茶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陶瓷制作技术的发展,泥料、火温、釉类等材料和相关技术的改进,使茶壶不仅外观精美,体现出精湛的工艺,而且种类繁多。造型、材料和工艺的结合,使茶壶不仅可以用来喝茶,而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造型优美的茶壶不仅给人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还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与艺术的气息。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文化崇尚生命,气象。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和丰富的文化意蕴中,以传神写意取韵,有味为终始对象,写"心目界之所有",形成其独特的艺术。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明理,提高画技之外的人文修养;而行路则是感受自然,体会自然的生命精神,以期达到与自然的融合,品味出生命在自然造化中的境界。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相碰撞的闪光和结晶。它所呈现出的独特空间包容了人类心灵与自然宇宙最深处的生命境象。而笔墨是山水画写生中最具表现力的基本艺术语言,境象的营造是画家写生创作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4)
"素活"是玉石文化的一个术语,是玉雕艺人根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及相关器皿的造型塑造演变而来的。"雅活"是人物、动物、花卉、山水雕刻的总称。素活格调高雅,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与民族精神。雅活是艺人、大师追求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关注"当下"这个瞬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由此产生的当下性引入了新的颓废维度,并以自我边缘化的否定态度界定与其他艺术流派的关系.当前的现代化进程带来的高速都市化、大众社会与消费引导下的美学几个特点,冲击着艺术创作与批评、收藏.作为应对,艺术与建筑重申对空间的拥有;强化自身的个体性;关注弱势群体;展现市场的权力意志以及在互动中满足观众的艺术参与.这几种方式摹写出当下的瞬间映像,并逐步地发展出面对未来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1)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美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美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传统美术理论的支持。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文化空前活跃,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对作画提出了独到见解,即"六法论"。其中,"气韵生动"是"六法论"之首,主要表明画家在艺术实践中不仅需要表现色彩与形状,而且要体现出特有的精神与思想,这样作品的艺术魅力才能得以呈现。该文以谢赫"六法论"为研究视角,分析"气韵生动"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3)
发簪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标本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技艺精粹的发簪文化渐渐被人们遗忘了。该文从发簪的起源、种类、样式、材质、使用方法等方面对发簪的发展进行梳理并探讨发簪设计,以期唤起人们对传统发式文化的追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1)
"格雷欣法则"亦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原意指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人们更愿意使用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货币,即有磨损的劣币,而把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使其逐步被驱逐出货币流通领域的现象。后泛指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劣质产品往往容易占领市场,而使得优质商品被驱逐;本文通过"格雷欣法则"分析电视节目市场化发展过程中"低俗节目驱逐高雅节目"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先秦艺术即中国传统艺术的伊始,是指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艺术创造的统称,对中国艺术的基础趋向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先秦艺术史是一部独特的装饰纹样史,在中华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域特色,为先秦艺术的孕育发展给予了一个温良的母体。新石器时代人们根据实践劳动创造了岩画、陶器、玉器等艺术作品,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风格和独特的审美倾向,独创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品形式。经由商周时期,尤其是经过春秋战国这一文化轴心期的发展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中华艺术,使这种原创性展示进入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先秦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中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先秦艺术中的构图方法"地毯式"和造型艺术"剪影式"作为研究题材,从先秦艺术形态特征的美学角度出发,来分析归纳在岩画艺术画面中"地毯式"构图方法和"剪影式"造型艺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
现代包装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也发生了变化,商品的外包装越来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把中国传统图形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也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进而体现出商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属价值,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