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4,(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冠心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28例,给予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施行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7):97-10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中实施音乐干预后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音乐干预。入组前后两组患者均分别应用Zung氏抑郁、焦虑测评量表(SDS、SAS)、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3.0)]进行测评。结果:护理4周后,干预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较对照组各项机体功能改善明显,不适缓解,生活质量提高(P<0.01)。结论:音乐干预是一项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及减轻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后伴有不同程度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膳食干预等,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和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方法 将186例老年慢性心衰伴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2例和试验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试验组入院当日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均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测定护理前后ALB水平、血清镁、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发生率、体重、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营养不良率、一年内总体再次住院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营养风险、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化护理后试验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营养不良率、一年内总体再次住院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焦虑自评评分、抑郁自评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前、干预后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心力衰竭伴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3):82-84
目的:观察并分析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收治的64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及其他针对性治疗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等。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抑郁和焦虑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分别为(37.23±6.30)分、(36.51±5.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5±6.39)分、(47.67±8.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改善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健康、心理活动、社会活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并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0):84-8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普外科住院的围手术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90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科室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67.95±9.33)分、(59.37±9.94)分,对照组分别为(68.63±9.42)分、(61.63±8.7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患者63例(70.0%),抑郁患者45例(50.0%),对照组分别为65例(72.2%)、48例(5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为(42.42±9.12)分、(40.53±9.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9±9.84)分、(62.13±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41例(47.7%)、抑郁25例(29.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例(76.2%)、47例(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5):86-87
目的:研究纾缓护理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自杀风险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64例癌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纾缓护理。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杀风险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水平、自杀风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纾缓护理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水平及自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8):114-1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住院患者急性情感抑郁的术后影响。方法: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4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急性期情感抑郁状况调查,将38例经过测定确定有情感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进行断指再植术常规基础护理;心理干预组除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外,予以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感抑郁状况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心理干预组手术效果好,断指成活率较高,且情感抑郁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应激,控制不良情绪的出现,有助于预防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和促进再植指的顺利成活。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8):78-7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受化疗的96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与SDS评分明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3)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将67例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其中观察组34例,给予细节护理;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负性认知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性认知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7):102-104
目的:分析护理院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本院老年人100例,对其进行心理调查及调查问卷分析其产生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对所有老年人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在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主观幸福感指数等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入住时(P<0.05);患者主观幸福感评分显著优于入住时(P<0.05);入院时患者SAS得分为(45.1±10.8)分,干预后为(32.3±9.5)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院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其日常生活能力、幸福指数较低,同时存在躯体化、精神化焦虑状态,抑郁情况明显。对其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并根据所得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帮助老年人做好心理调适,及时解除老年人心理困惑,减轻心理压力并调整心理状态以达到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7):104-10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心理、疼痛和生命质量影响。方法:2016年7月-2017年12月,选择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96例晚期肝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况评分、疼痛情况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和疼痛情况,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2):86-87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两组患者统一护理5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状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患者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结果: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上下肢Ⅲ~Ⅳ级患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87、4.94,P=0.01、0.02);护理后,干预组41~60、61~100分患者多于对照组,40分以下患者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3,P=0.00)。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6):68-69
目的:通过组建血透病友之家进行6个月规律的综合性干预措施,观察组建血透病友之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透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干预组即组建血透病友之家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6.7%,观察组为96.7%,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组建血透病友之家可以使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从而使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21):70-71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变化情况、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缓解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术患者的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19):103-105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178例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让长期卧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增加,每天活动度增加,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个人尊严。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5):122-123
目的:探讨人性化关怀在改善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关怀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焦虑(SAS)与抑郁(SDS)情绪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关怀方式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