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聊城山陕会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文献、现存实物及大量碑刻资料,进行实地调研,考证和分析会馆的建筑及建筑装饰,摒弃对建筑装饰内容的赘述,深究建筑装饰背后的思想文化内涵,论述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文化,并解释着文化。社旗山陕会馆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其中商业文化是最重要也是表现最为明显的文化之一,该文从会馆的建筑规模与等级、碑刻、建筑装饰、建筑形式四方面阐释其中蕴含的商业文化,为社旗山陕会馆商业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凯歌 《现代装饰》2013,(6):137-138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于中国古建筑艺术臻于完美的最后一个高潮期,会馆的装饰雕刻刀法简练 , 造型淳朴厚重,充分地体现出商人阶层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追求 , 从雕刻题材方面折射出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商人的崇商、崇儒、崇文和绅士文化与世俗文化相融合的商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洛阳山陕会馆现存的19座清代古建筑上均有脊兽,共有262枚。脊兽的数量是衡量古建筑群等级的重要指标。在洛阳现存的古建筑群中,山陕会馆拥有的脊兽数量最多,这与其兼作关公庙而不受营造规定限制,以及山陕商人雄厚的财富实力有关。分析表明,洛阳山陕会馆古建筑上的"仙人走兽"队列与故宫太和殿上的"仙人走兽"队列有渊源,其中的"龙、凤、狮子、马和鱼"是由太和殿上"仙人走兽"队列中的"龙、凤、狮子、海马、天马和狎鱼"简化而来。该会馆现存古建筑上脊兽的设置均符合清代建筑惯例,可为相关古建筑的研究与修复,以及仿古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潘长学  徐宇甦 《华中建筑》2003,21(4):100-102
在详细调查汉口山陕会馆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其对于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基础上,对已经湮灭不存的汉口山陕会馆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考证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因商业与社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特殊公共建筑类型,其建筑特点与所在城市的地理方位息息相关。京杭运河沿线一带的山陕会馆,在秉承会馆建筑共性的基础上,同时展示出独特的地域特征,成为沿线商路发展的重要见证。文章即以运河一线的山陕会馆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不同城市背景下的建筑特征,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古城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已成为当今学术热点.山陕会馆是山陕两地商贾在扬州进行商贸活动的载体,是当今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以梯度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扬州山陕会馆建筑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针对其历史文化挖掘不足、保护区划不明确和展示利用方式欠佳等问题,提出山陕会馆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梯度保护策略,构建分类、多级保护方法,为同类型历史建筑提供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玫莹  刘聪 《城市住宅》2021,28(7):149-150
河南省古建筑中南阳社旗山陕会馆是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好、较有特色的建筑群.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由来、发展过程及运用的材料上.通过实地考察、网络调查及参阅相关文献历史书籍,对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空间与构成形式、建筑文化及其建筑材料的运用手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山陕甘会馆作为商人会馆的典范,通过分析其产生背景、建筑形制、空间营造方式等,探讨清代蕴含商业文化的会馆建筑空间营造方式,寻求会馆性质、功能、文化背景与建筑空间组织关系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0.
聊城山陕会馆山门翼角加固技术于建华山门次楼梁架俯视图1∶50一、山陕会馆概况聊城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古城东南,古运河西岸,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后经清朝历代重修添建,终成由山门、戏楼、南北看楼、碑亭、献殿、关公殿、配殿、春秋阁等建筑单体组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素有第五立面之称,位于中国传统建筑三段的上段,最为引人注目.它作为顶界面,不仅起着围护结构的作用,而且屋顶的形式、屋脊做法和装饰以及屋面所用的材料都可以反映出建筑的等级、建筑的性格以及建筑主人的社会地位等.开封山陕甘会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体布局严谨,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其建筑装饰华丽非常,三雕艺术名扬天下,屋顶艺术也是有着不同凡响的造型特点.文章着重对开封山陕甘会馆的集大成者——大殿的一些特点突出的建筑屋顶装饰艺术进行描写与分析,进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装饰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2.
祠堂、村庙、戏台是山西传统村落中最常见的公共建筑。当山西商人在客地以"敦乡谊、崇信义、通商情"为目的建造会馆的时候,很自然地赋予了它家乡公共建筑的文化精神和建筑形态特征。该文仅分析山西祠堂、村庙、戏台等公共建筑的文化精神在社旗山陕会馆中的体现,为研究社旗山陕会馆中建筑文化的融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田文高  李嘉华 《四川建筑》2004,24(4):44-45,47
山陕甘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到光绪年间春秋楼竣工。会馆建筑格局严谨,规模宏大。会馆建有照壁、牌楼、钟鼓楼、正殿等。其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之大成,雕刻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感更是登峰造极,不愧为会馆建筑之瑰宝。  相似文献   

14.
河南山陕会馆地处河南,受河南地方文化的渗透,尤其在斗拱方面呈现河南的地方手法,与官式建筑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吴放 《建造师》2009,(2):38-45
山陕甘会馆建筑格局严谨,规模宏大。从其功能上来说其历史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其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之大成,雕刻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感更是登峰造极。不愧为会馆建筑之瑰宝  相似文献   

16.
洛阳山陕会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南关九都东路南侧, 东傍廛河130M,南临洛河120M,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现存主要建筑有照壁、东西仪门、山门、舞楼、大殿、拜殿及东西穿房、配房等(图1)。主体建筑及整体格局基本完好,为中原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早期建筑群之一,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山门木构架的形制特点和矫正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古田会馆的装饰雕刻艺术为例,从雕刻材料与形式、内容题材与表意、色彩构成与表现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指出传统装饰雕刻表达的形式与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对于当代建筑装饰设计如何在追求创新的同时,继承中国文化精神具有十分宝贵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口山陕会馆曾是武汉最著名的会馆建筑之一,然在辛亥革命中遭兵燹而倾颓,其建筑风貌已难以考证。结合史志资料和海外数据库历史照片,对建筑群的形式风貌、历史变迁进行推测和分析,并对重要的建筑单体特征进行阐释,对已灭失历史建筑的研究中以图像文字证史的方法做出尝试,以期最大程度地还原其被毁前最为辉煌时期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9.
李玮刚 《华中建筑》2023,(9):143-146
广泛分布于云南的移民会馆,是清代时期同乡人在客地设立的民间社会组织,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该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历史文献梳理,结合田野调查,通过对清代云南地区移民会馆的研究,在宏观上把握移民会馆在历史上的发展脉络,阐述云南移民会馆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地区经济、商贸道路、商品产地为契入点,研究其在空间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最后以微观层面视角,分析移民会馆在城镇中的共性选址布点及建筑形态。以期能更进一步加深对云南移民会馆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9,27(7):97-104
清代时,北京的会馆建筑得到迅速发展,会馆戏场成为重要的演出场所和戏场类型。该文根据文献,整理了北京现知的24座清代会馆戏场的资料,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北京留存完整的4座清代会馆戏场,归纳总结了北京清代会馆戏场的形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