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2)
为了探究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该文从公共艺术和地域文化的概念出发,研究公园、地铁、景观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发展现状,并分别以武汉大禹神话园、合肥地铁和咸宁市区为例,阐述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6)
文章以客家文化为例,从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角度,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文化形式与地域特色文化影响下公共艺术设计的特点。在具体区域人文环境条件下发展特色公共艺术,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促进地方文化艺术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欧阳论  许超  吴娟  吴家禾 《居业》2023,(6):191-193
本文根据当前的乡村现状进行探讨,结合国内外乡村公共艺术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公共艺术合理介入乡村景观文化,乡村环境因素与公共艺术之间彼此相协调,文化艺术与思政思想双向输出,达到乡村振兴发展的目的。通过提出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总结当代公共艺术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坚持可持续、整体适应性、可复制性的介入原则,驻村改造、艺术方案库等介入方法、实现路径及所带来的变化,使研究成果为乡村文化保护提升与乡村综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以公共艺术的介入促进城乡文化优势互补、帮助解决乡村文化艺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生态环境宜居和传统文化复兴整体发展均衡。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6)
在公共艺术视野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美术教育良好发展的催化剂。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公共场域中的艺术,与大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校本课程是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沟通的纽带,实现与学校教材课程的互补。将公共艺术和小学美术教育整合,可以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青少年具备公共艺术意识,提升其审美,培养其整体观察的文化观,使其学会感受大的环境美,全面培养文化素养,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适合徐州小学美术教育的校本课程,能够弥补徐州小学美术教育中公共艺术的空白,促进徐州地区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以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共"与"公共性"内涵的阐释,论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对公共艺术如何实现其公共性进行思考与探索。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界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近乎空白的情形。然而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以及国际文化艺术的引进与交流,使得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发展较快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城市艺坊     
城市艺坊是一个集建筑、园景、公共艺术及奥运元素于一身的大型国际性公共艺术公园,位于香港沙田大会堂对面、商业发展项目及公众文化设施之间,其目的是美化公共空间,推动艺术及文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的构建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在城市中的各种公共艺术作品则生动的反映了其城市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在当代的城市发展中,城市公共艺术与更大的社会文化语言紧密相连,反映出更加复杂而多元的内涵。本文简要阐述了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营造,以期待与我们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亚萍  沈磊 《现代装饰》2015,(3):149-150
近几年,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告诉发展中逐渐成熟。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建设组成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城市文明程度与实力的标志。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内质的分析,了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内涵、精神的关系,希望通过对特定的对象—苏州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深入地分析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对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作用,为我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思考方式。随着苏州的开发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实践开始逐渐关注艺术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适时,因地,多维度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情感、文化,恰是公共艺术的重要职责和文化属性之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4)
文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素材。如何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教育者一度思考的课题。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当前艺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重要发展目标。文章主要阐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状况,从而指出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对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构建城市形态的细胞核——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品质和城市活力.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衡量城市的综合实力已不再是以经济为第一指标,城市文化作为软实力指标已登上历史舞台.艺术从博物馆走向了大众,继而有了公共艺术走向大众的生发土壤.在国民精神文化需求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双重语境下,研究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以公共艺术在杭州新老社区中的表现为例,探讨公共艺术与人的交互关系和情感表达,论证公共艺术进社区可以增加居民互动,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使居民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
公共艺术是一种当代的文化形态,是城市思想的体现。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发展、成熟的体现,它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彰显了城市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特征,而且显示着当地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它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基础上,能够长时间地影响公众的精神状态以及其对城市的认知。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显著标志,同时也为塑造城市的独特之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精神所具有的特征,阐明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发展及对于城市风格和观念的导向,推测城市公共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8)
当今的社会价值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认识也出现了变化。新媒体作为当今时代备受瞩目的高科技产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世界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拓展了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影响了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观念,使公共艺术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而公共艺术也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载体。新媒体与公共艺术在当今渐渐呈现出新的融合发展趋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墙绘这种艺术形式在教学楼公共空间设计中也经常被应用,其以高校的文化为落脚点,加入创新设计,对高校文化的建设起积极作用.本文就墙绘艺术的起源、发展、特色以及在教学楼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趋势展开分析,主要介绍墙绘在教学楼公共空间中的价值体现和设计手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如何更好地在教学楼公共空间中应用墙绘艺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公共雕塑艺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了城市中环境艺术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开始迅速涌入我国,形成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公共雕塑艺术也开始发展着转变,从最初的空间艺术向着环境艺术发展。那么,在文化交流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保持公共雕塑艺术的民族特性,如何能够通过公共雕塑艺术来实现环境艺术的营造,需要当代人进行深入思考与解决。  相似文献   

15.
许英英 《现代装饰》2014,(2):240-241
正结合南阳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南阳公共艺术的特征。在其文化基础上,了解南阳市公共艺术本身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和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从而了解在今后的城市文化中如何更能凸显出公共艺术的魅力,给城市建设曾添一抹新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自身的特点和影响力。文化特色越强,自身影响力就越大,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越快。一个城市要通过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与现在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进而形成特色城市。  相似文献   

16.
李源 《建筑与文化》2013,(12):100-101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人们传达其背后的情感和思想。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隐喻表达方式可从形态、材质,公共艺术间排布组合三方面进行。通过隐喻手法表达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凝聚城市历史记忆,突显场地特色文化,赋予城市新的情感氛围。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合理的运用公共艺术发挥隐喻表达作用,可以使城市意蕴更加深厚,强化人在城市中的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9)
公共艺术是在公共空间中创作的艺术表达形式。新媒体对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新媒体为公共艺术拓展了表达方式,影响了公共艺术的创作与表达;公共艺术为新媒体提供了文化载体。两者相互促进,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大审美经济时代的社会背景为国内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历史机遇,当代公共艺术的介入呈现出怎样的空间艺术形态和效应。文章以4个不同城市公共空间为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下国内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现状展开以点带面的记叙与梳理,对其呈现的状态、成因、文化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视觉现象及观念形态的审视去揭示其内在的问题及原由,并尝试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推动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城市历史、文化地理及经济结构乃至传统意义的民情特性都是公共艺术存在的现实基础。甘肃自古就是中原联系西北乃至中亚的咽喉和纽带,是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必经直流,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对甘肃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城市形态及历史文化进行研究,以便对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使命和在社会中的位置做出合理的认识与企求。  相似文献   

20.
冼宁  刘鑫 《城市建筑》2014,(24):208-208
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是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公共艺术是现代物质文化发展、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体现,城市形象则是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演变。公共艺术更偏向于外在的表现,城市形象更是历史文化内敛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