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9):120-121
黄疸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历代文献对黄疸病的记载颇多,对黄疸病的治疗,应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正确认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是治疗之关键,葛来安主任认为黄疸病的发生虽涉及肝胆却与脾胃密切相关,从脾论治黄疸病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
黄疸的直接病因乃是湿邪、热邪、湿热或寒湿之邪侵袭,伤及血分,致血分出现"血气流溢",以致胆汁外泄,脾色外现,出现黄疸。湿邪为贯穿黄疸的主线,热为黄疸发病的关键,瘀为黄疸发病的要着。寒、虚、兼表证为黄疸发病的变证,寒没有附方,虚用小建中汤、猪膏发煎,表用桂枝加黄芪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黄疸病应早期积极治疗,若于10 d左右邪退正安,则病情好转,病当向愈,反之病情发展,治疗难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416-418
在360首治疗黄疸的方剂中,茵陈的使用次数为62次,居黄疸用药之首。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茵陈退黄疸的功效主要和其具有利胆、保肝的作用相关。目前研究治疗黄疸的含茵陈方剂主要是建立在中医学典籍治疗黄疸方剂研究的基础上,其中茵陈蒿汤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五苓散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以退黄疸;茵陈术附汤温中化湿,以退黄疸;茵陈四逆汤温里助阳,利湿退黄。综上,诸方在湿热引起的黄疸病中多用茵陈蒿汤和茵陈五苓散起到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在寒湿引起的黄疸病中多用茵陈术附汤和茵陈四逆汤起到温化利湿退黄作用。由于临床上患者的病情不一,诸证相兼,因此,在运用含茵陈方剂治疗黄疸时,不能一见黄疸就妄投清热苦寒之剂,而应按中医基本理论客观辨证,确立正确的治疗原则,该清则清,该温则温,该补则补,唯此才能获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
目的:观察对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联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蓝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采用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病理性黄疸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单一蓝光治疗病理性黄疸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比单一蓝光治疗方法更优,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
利用语料库软件提取《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篇》Veith译本和Unshuld译本的数据,对比发掘两种译文的异同点,以调查两位外籍译者翻译《黄帝内经·素问》的策略及其风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5):10-12
黄疸作为临床常见病症,自《黄帝内经》始便有详尽论述,后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黄疸的认识,留下大量关于黄疸证治的医著、医案。为进一步挖掘黄疸证治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当代诸多医家基于古代黄疸医案并运用统计学软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挖掘,取得大量研究成果。文章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得到规律性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6):964-967
秦伯未根据《黄帝内经》思想,将各脏腑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相结合,认为水肿之为病,以肺、脾、肾三脏为主,涉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因而提出利尿、逐水、发汗、燥湿、温化、理气六大基本治法。同时认为此六法可因具体情况而出入变通,多种治法相结合,以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524-526
黄疸可由两阳相熏灼所致。湿热邪毒是导致黄疸的重要因素,湿邪阻滞是发病基础,湿热交蒸是发病关键。湿热之外,瘀热亦为黄疸的关键。瘀血痰浊既是黄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病情加重的因素。"瘀"与"湿"贯穿黄疸发生、发展的始终。治疗黄疸应该灵活运用八方,立法得当,组方周详,配伍严谨,才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1):2244-2247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gype,ACST)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术后将持续较长时间才得以恢复,机体恢复较慢,容易产生并发症,所以ACST术后肝功能恢复是关键。从中医角度分析ACST属"黄疸""胆胀",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病机是肝胆湿热,郁久化毒入血,耗伤阴液,肝胆疏泻失职,发为"黄疸"。目前ACST患者术后恢复治疗的中医治法各异,尚无统一指导原则。治则治法总体上包括:疏肝利胆、行气活血、健脾益气、脏腑同治、扶正驱邪、清热解毒、通里泻热排脓、凉血养阴、利湿退黄等。处方常用中药大致包括:茵陈、龙胆草、郁金、山栀、黄芩、金钱草、陈皮、柴胡、大黄、赤芍、人参、丹参、北沙参、麦冬、五味子、附子、干姜、黄连、金银花、栀子、芒硝、山药、白术、茯苓、甘草、当归、枳壳、鸡内金、白扁豆、虎杖、生地黄、生石膏、青皮、陈皮、半夏、枳实、白芍、香附、木香、败酱草、白头翁、玄参、蒲公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红花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7):986-988
崔公让教授继承《黄帝内经》脏腑虚实病调脉、调血、调络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结合周围血管病病因病机、生理病理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拓展了对血管病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用古意、创新法,发展为脉管病调脉、调血、调络的治法总则,细化延伸了脉、血、络具体治法,为中医整体观念辨治周围血管疾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脉、血、络的同治与分治,体现了导师辨病辨证施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0)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的经典之祖,据考证其成书于汉代。汉代是反义复合词的萌芽阶段,在《黄帝内经》中反义复合词是英译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前尚未引起重视的部分。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李照国译本中的反义复合词英译例证进行分析,探讨反义复合词英译研究的方法和翻译策略,以期在《黄帝内经》词义英译中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4):593-597
据考证,中国历史上古黄国位于今河南省潢川县。将《黄帝内经》原创作者认定为古黄国国君黄帝(杼)的后人有以下几点依据:(1)古黄国国君黄帝为和平继位与《黄帝内经》的描述符合;(2)古黄国的地理方位与《黄帝内经》的描述符合;(3)现潢川的特产与《黄帝内经》的描述符合;(4)黄氏族谱中上古人寿命与《黄帝内经》的描述吻合;(5)潢川民俗有称"伯"的习俗。由此推断,《黄帝内经》是对上古医学及古黄国医学成就的追记,其初创完成时间不应晚于古黄国的灭亡时间,即公元前648年,时间节点应为西周末,即古黄国消亡前,河南潢川很可能是《黄帝内经》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4):697-699
《灵枢·经脉》谈及"十二经脉"时,描述了五脏的"是主所生病",但没有相应描述六腑的"是主所生病"。通过研究《黄帝内经》原文,认为《灵枢·经脉》篇中六阴经"是主所生病"对应的是五脏及心包,而六阳经的"是主所生病"之所以对应的不是六腑,是因为六阳经的五输穴并不是用来治疗所属六腑疾病的,而治疗六腑疾病的是六腑的"下合穴",这即是《黄帝内经》中"下合穴治腑病"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3):516-519
运气理论治病拟方多以药物性味为指导法则,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岁气、司天、在泉、主气、客气、司天反胜、在泉反胜、胜、复等情况分别叙述。运气性味治法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其拟法原则为:治以所不胜之气味,以克制其气过盛,同时对所不胜之气稍加克制,以防过补积弊。此外,还要对病气稍加抑制,并兼顾到为病之邪的特性进行对症治疗。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对运气学说进行了总结并拟出明确的运气16方,其中"五运时气方"以岁气太过、不及拟方;"六气时行方"以地支年的六气运动规律、主气客气加临、司天在泉及六气胜复拟方。运气性味治法提纲挈领,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
"肾气平均"语出《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其认识注解不一,总结诸家的解释,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原文,对"肾气平均"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揭示,并从生理、病理角度探讨"肾气平均"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与肾中精气盛衰的关系,对于从肾论治相关病证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9)
<正>正当经学昌盛、谶纬迷信流行之时,东汉初期一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逆风而出公开地向儒家哲学和谶纬迷信展开了挑战。王充,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先后著有《大儒》《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大多是针对当时思想界的问题而发,现保存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论衡》是一部富有战斗精神的哲学巨著。原来著录为85篇,今传世各本,《招致》一篇均有目无文,故实存仅84篇。书名《论衡》,王充解释说:"故《论衡》  相似文献   

17.
朱本忠  高道蓉 《白蚁科技》1993,10(3):3-7,23
蔡邦华、黄复生(1982)曾经以棒鼻螱属Parrhinotermes的已知种的分布为例,阐述了其与大陆漂移的关系.黄复生等(1987)又从等翅目化石种类、数量及其被保存的地质时代等方面,进一步讨论了大陆漂移与等翅目起源和分布的关系.黄复生(1981),朱世模、黄复生(1989)先后分别就西藏及云南的区域地质变迁探讨了西藏的昆虫区系及云南等翅目的发生.作者在本文中试图用中国陆地的地质变迁来讨论近年中国等翅目昆虫资源调查中发现的某些等翅目类群在地理上出现偏北分布和狭隘而孤立分布的成因起源.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3)
从中医思维方式的角度入手,分析六种主要的中医思维方式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体现。从中可以看出,现代中医思维方式的萌芽,在《黄帝内经》中已经以朴素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乏力、黄疸、腹胀3个月于2009年8月26日入院.患者缘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眼黄、肤黄、腹胀等症状,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肝占位性病变?给予保肝、降酶等对症治疗,乏力无缓解,黄疸呈进行性加深,遂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4):518-520
关于《黄帝内经》中脏时的配属关系主要有2种说法:1五脏四时论,即脾不主时或脾主四时,其他四脏肝、心、肺、肾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时;2五脏五时论:即1年分为5季(春、夏、长夏、秋、冬),令脾主长夏。在以上2种不同的脏时相配关系中,脾不主时或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说法明显存在矛盾。之所以会有这2种不一致的理论,是因为其采取了2种不同的五行模式,即河图五行模式与五行生克模式。河图五行模式对应的是脾主四时说,强调"土居中"的观念;五行生克模式对应脾主长夏说,《淮南子·时则训》令季夏属土,从而最终产生了脾属土主长夏的说法。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中脏时相配的矛盾源于古代哲学五行与四时相配的不周延,《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当与《淮南子》相近。然而,《淮南子》虽解决了五行与四时的相配问题,但五行配脏关系则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与《黄帝内经》不一致。因此,从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而言,《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应晚于《淮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