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士骏 《辐射防护》2006,26(1):12-16,23
确定性效应是辐射事故中主要关心的健康危害。辐射事故照射,除大剂量急性照射情况外,更多的还有受照延续时间不等、照射水平不一的多次受照情况,甚至尚有数天内连续受照的。本文从辐射效应的“线性-平方”模型出发,借助目前已经掌握的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针对剂量的不同时间分布,集中探讨低LET辐射事故中评价确定性健康危害的剂量学方法。引用了分割照射和延续照射的外推剂量概念,提出了外推剂量可加原理和等外推剂量等效应原理。  相似文献   

2.
引言尽管对辐射效应的研究已进行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未知领域。以往绝大多数研究是直接弄清大剂量的辐射效应,这些研究几乎全部是基于对受大剂量照射的人群或动物的观察。有关低剂量的健康效应,也就是那些受典型职业照射(低于容许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辐射效应--辐射防护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剂量辐射对生物体效应展现出多样性,而且不同LET辐射源的效应差异明显,很难通过大剂量效应中推导。低剂量辐射的健康危害主要是远期致癌风险性,而早期效应随辐射品质、剂量、剂量率以及受照个体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突出的有三个方面:1)细胞在接受一次几个eGy低剂量预照射后,能够对随后大剂量辐照损伤产生一定的防护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适应性反应,或单次低剂量整体照射产生的免疫刺激效应;2)单次低剂量辐照所产生的单位剂量的急性损伤效应比大剂量的更大,这被称为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其剂量大小通常在0.2~0.5Gy的范围内;3)旁效应,是指发生在照射细胞周围的未受照细胞中的生物效应,该效应会导致高于预测值的辐射损伤效应。低剂量辐射的这些多样性效应给辐射防护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模拟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辐射的来源和成分非常复杂,是威胁航天员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目前还不能实现真实的空间辐射环境的生物效应研究,因此,地面模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相应的效应规律和机理,为空间辐射健康危害评价和防护措施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空间复杂的电离辐射环境,模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的相关生物学效应特征:不同传能线密度辐射效应的差异性,低剂量与低剂量率辐射效应,不同辐射源的复合生物效应,以及微重力与辐射的复合生物学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辐射危险度 辐射危险度是对辐射的健康危害(以下简称辐射危害)予以定量表示的一种量度,定量表示辐射危害是评价辐射危害和制定各种剂量极限制度的必要条件。辐射危险度过去是以单位辐射剂量(或辐射剂量当量)所诱发的致死数来表示的,无疑必须要满足剂量-效应是线性的关系,否则就无法推算出实际受照剂量下的危害大小。ICRP假设了在防护所关心的剂量范围内,剂量和效应是成正比的。因此,它所推荐的一些辐射危险度值只适用防护目的,而不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100 MeV质子回旋加速器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可用于空间质子辐射损伤效应研究用的加速器,其建立的S3束流线上已在质子辐射生物效应方面开展了相关的工作。在中能质子辐射生物效应研究过程中,其质子剂量的准确性测量是研究其生物效应和照射剂量的量效关系的关键。目前采用的束流诊断方法是利用SEEM探测器和法拉第筒对标的方法对束流注量率以及质子注量进行诊断,然后通过换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第44次会议的概况。本次会议所讨论的议题有;(1)照射源;(2)放射性核素的剂量评价;(3)辐射对环境的影响;(4)DNA修复和诱变;(5)遗传效应;(6)辐射诱发癌症的流行病学评估;(7)辐射和其他因素的复合效应;(8)切尔诺贝利:局部剂量和效应,其中“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和“切尔诺贝利:局部剂量和效应”为大会讨论议题,委员会认为这些议题均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别需要考虑新的材料。有必要继续注意收集各国辐射照射水平的数据,以得到世界范围的更具有代表性的数值及其变化范围。应审评有关放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新资料,以提高对辐射效应和所包含危险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介绍发生在分子水平的原发辐射效应,射线能量在微组织水平的沉积,次级电子微剂量效应在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基因微剂量效应对细胞存活的影响,为定量描述各种微观辐射效应,更加准确认识和理解低剂量辐射诱导的各种生物效应,科学评估低剂量辐射的健康危害,引出微剂量和微剂量事件等术语和概念。  相似文献   

9.
放射防护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 mSv/y,公众成员:5 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放射防护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mSv/y,公众成员:5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辐射效应估算的辐射健康效应为核、辐射和放射性废物标准提供了基础。1995年间,进行了多次由于低水平辐射照射引起的健康危害大小的讨论。争论基本上集中在“线性”问题方面:是假设在低剂量诱发癌症的辐射概率与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呈线性比例,不存在任何阈值,...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 mSv/y,公众成员:5 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 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是在1955年由第十届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的机构,目前该委员会成员国已有21个。委员会的目的是评论各类科技出版物及其他资料,以便得出有关辐射源、效应及危险度的结论。委员会已出版了10份综合性评价报告,这些报告和结论经常是作为辐射防护团体和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本文旨在概述委员会近期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扼要讨论其含意。作者着重从辐射源和剂量以及辐射对人体的效应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三、辐射防护用的量和概念辐射生物效应从辐射防护的角度把辐射对人体产生的有害效应分为非随机性和随机性两类。非随机效应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属于躯体效应,其严重程度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并且存在着明显的剂量阈值。当剂量大到一定程度这种效应必然出现,不存在随机的因素。某些非随机性驱体效应是特殊的组织所独有的,如眼晶体白内障、皮肤良性损伤,骨髓内的细胞的减少从而引起造血障碍性细胞的损伤,引起生育能力的损害等  相似文献   

15.
与大剂量/高剂量率电离辐射诱导的急性组织损伤效应不同,低剂量/低剂量率电离辐射除诱导慢性随机效应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诱导兴奋效应和适应性反应。本文介绍有关低剂量/低剂量率辐射的定义和目前在低剂量/低剂量率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系统回顾低剂量脐0量率辐射诱导的一些生物学效应及效应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是辐射防护的生物学基础。辐射产生的有害健康效应分为两种类型:①组织反应(也称确定性效应);②癌症及遗传效应(也称随机性效应)。为了辐射防护目的,ICRP将继续把辐射防护的实际体系建立在“线性无阈”剂量响应关系假设之上。在吸收剂量高至100mGy的剂量范围内(低LET或高LET),组织不会显现出这样的辐射敏感性,以致足以使临床相关功能损伤的阈剂量被超过。另外,还对非癌症疾病和宫内照射的辐射效应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瞬态剂量率辐射试验会引起集成电路发生损伤或失效,其原因至少有两种:闭锁大电流引起的电路内部金属互连熔融;累积电离总剂量引起的氧化层电荷造成阈值电压偏移。本文以一种0.13 μm体硅CMOS处理器为对象,研究了瞬态剂量率和稳态电离总剂量辐射效应规律。结果表明:瞬态剂量率闭锁效应对处理器造成了显著的潜在损伤,导致其总剂量失效阈值从1 030 Gy(Si)降低至600 Gy(Si)。研究结论对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可靠性评估和指导辐射加固设计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束流的均匀性状态和束流测量的准确性是辐射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物理参数,其会直接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剂量和辐射生物效应量效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本研究中,利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90 MeV质子通过降能器降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低剂量、低剂量率的辐射效应问题,目前的认识已趋于明确,基本上结束了过去的由高剂量、高剂量率辐射效应直线外推到低剂量、低剂量率辐射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常规辐射流行病学在评价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辐射人群远后健康效应是目前辐射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趋势。本文对DNA甲基化、生物学意义、应用及其与电离辐射的关系进行综述,介绍了其在钚辐射损伤中的机制。从DNA甲基化方面对辐射致癌流行病学进展进行研究,为我国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