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纳米管表面镀覆对碳纳米管-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纳米管的表面镀覆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经过化学镀银处理后用于制造复合材料,可以改善碳纳米管在金属基体中的分散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导电性、抗弯强度。断口分析表明,碳纳米管未进行化学镀时,由于碳纳米管-银的弱界面结合,使碳纳米管拔出长度较长,在碳纳米管经化学镀后,由于改善了碳纳米管-银的界面结合状态,使碳纳米管拔出长度较短。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运用两个独立的三维工作台分别控制针尖和碳纳米管的位置,将碳纳米管吸附在传统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上。首先将碳纳米管粘附在导电的胶带上,然后用涂胶的针尖与其接触将碳纳米管粘附到针尖上,最后运用电蚀的方法优化碳纳米管针尖的长度,以达到高分辨率的要求。运用制作的碳纳米管针尖对硅表面的深槽进行成像,获得了传统针尖无法得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用掺杂法改进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在敏感性、选择性、操纵性等性能上,远胜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膜传感器。但由于受本征碳纳米管(纯净碳纳米管)吸附能力的限制,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能检测的气体种类很少。斯坦福大学的Shu Peng等人的实验发现,掺杂了B、N原子的碳纳米管第一次成功地检测出了CO和H2O分子。在详细阐述碳纳米管传感器工作机理的基础上,用半导体杂质理论和离子对吸附模型对这一最新实验结果作出理论解释。这种掺杂方法,很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检测范围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立秋  王锐  徐化明  梁吉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3):1181-1183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碳纳米管针尖的长度过长会影响其成像的稳定性的结论,然后在原子力显微镜上运用电蚀的方法对碳纳米管针尖的长度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截短后的碳纳米管针尖能够获得稳定的高分辨率成像,从而解决了碳纳米管针尖制造中针尖长度优化这一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催化剂颗粒对自持放电型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电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电场作用下,气体的自持暗放电曲线不同区分气体的方法灵敏度高,不易产生交叉敏感,但是工作电压高,用催化热解法在硅基上生长出垂直于基底的碳纳米管阵列,利用碳纳米管的尖端效应,使得高电场集中在一个微小的区域内(纳米级),从而使得气体导电所需的工作电压大幅度下降,催化热解法生长出的碳纳米管顶端含有催化剂颗粒,当其紧密排列时,形成屏蔽层,减弱了碳纳米管的表面场强,这里,提出三步纯化法,去除了碳纳米管阵列顶端的催化剂颗粒,极大地增强了碳纳米管的表面场强。  相似文献   

6.
Ag基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复合电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电接触性能优越的复合电镀层,选用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纤维作为增强相物质,在优化选择的镀液体系中,利用超声振荡辅助复合电镀制备Ag基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纤维复合电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观察,证明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纤维能够均匀分散到Ag基体中并实现良好结合,其中,Ag更在碳纳米管表面外延生长,形成了有效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机械球磨制备了AB5-碳纳米管复合物,并利用SEM和XRD分析了其形貌和结构。碳纳米管修饰后的AB5合金的高倍率放电能力显著加强,同时,碳纳米管的加入抑制了由球磨引起的容量下降,并提高了AB5合金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机械工程师》2006,(12):15-15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珍平研究员及其课题组在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研究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获得重要进展。他们充分发挥前期自主发展的爆炸化学合成碳纳米管技术的独特优势,巧妙地通过反应系统的调控将碳纳米管快速“冷冻”至生长的前期或中期,成功地获得了有关纳米管生长的中间体,并详细研究了这些中间体的结构以及它们与碳纳米管生长过程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课题组结合大量的理论分析,发现碳纳米管生长遵循一种“颗粒-线-管”…  相似文献   

9.
《光学精密机械》2005,(2):17-18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村上达也博士研究员和饭岛澄男研究小组负责人,最近成功完成了利用碳纳米管(CNH)作为药物传送系统运载载体的基础实验。利用这一药物传送系统,科学家成功地使抗炎症药物地塞米松吸附在碳纳米管内。从而确认了碳纳米管具有缓慢释放药物成分和缓释后保持药效的特性,此项研究成果可大大加速碳纳米管的药物运载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
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碳纳米管加入到环氧树脂中,经超声分散处理制得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与分散程度对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量小于3%时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加入量为1.7%,抗拉强度达到最高值52.38MPa,比纯环氧树脂(26.40MPa)提高98.4%。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无石棉垫片的耐老化性能,在无石棉垫片配方中添加一定含量经羟基化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通过抄取法制备无石棉垫片试样。通过人工老化试验,测试老化前后垫片的压缩率、回弹率及拉伸强度性能,探讨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对无石棉垫片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石棉垫片配方中加入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可降低垫片试样老化前后的压缩率、回弹率及拉伸强度的变化量;随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的增大,垫片老化前后各性能变化先降低后增大,当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1.2%时,对无石棉垫片的耐老化性提升最明显,且对力学性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光学精密机械》2004,(4):14-15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采用新方法,制成了长2.5厘米的高纯度单层碳纳米管,如此长度的碳纳米管能被肉眼看到,取得这样的成果可谓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光学精密机械》2004,(3):12-12
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从一些很初级的技术中得到了改进碳纳米管的灵感。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将可能是来自石器时代的纺毛线机变小,用它来纺碳纳米管纤维,纺出的纳米管纤维的强度足以用于制造防弹衣。Mei Zhang和同事用多壁碳纳米管,纺出了高强度、柔软、高导电性的扭卷纤维。和通常的纤维不同,这些纤维的端部被释放后,  相似文献   

14.
碳纳米管在金属材料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电学性能等,是制备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材料。综述了碳纳米管在金属材料表面保护中的应用,总结了相关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镍基复合刷镀层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碳纳米管镍基复合刷镀层的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等。结果表明:与常规镀层相比,含有碳纳米管的复合镀层组织明显细化,显微硬度有较大的提高,硬度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机械工程材料》2007,31(7):27-27
从成千上万个肉眼无法辨别的碳纳米管中筛选出粗细合乎需求的,其困难程度无异大海捞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利用含有“分子镊子”的特殊溶液,使分选不同直径的碳纳米管简单得犹如用筷子夹豌豆。  相似文献   

17.
单壁碳纳米管存在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电子输运性质。碳纳米管应用于制造场效应晶体管,可获得比硅基器件更高的驱动电流和跨导。然而一个主要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接触电阻对传输性能的影响。这方面已有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工作,然而实验工作只是局限于测量以源一漏间的电压和门电压为函数的电流,却没有提供对碳纳米管掺杂行为带来的电子空间扩展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机电工程技术》2006,35(12):2-3
美国IBM研发部门IBM Research日前宣布,首次在一条单层碳纳米管上形成了环形振荡器电路,并且成功使之运行在52MHz工作频率下。据称,与过去使用多条碳纳米管试制的环形振荡器相比,工作频率高出了5-6位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探讨碳纳米管含量和超声分散时间对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随着载荷的增大,摩擦因数有所减小;超声分散时间对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影响不大;碳纳米管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质,可以降低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改善聚氨酯的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20.
《光学精密机械》2007,(2):13-13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碳纳米管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这种被普遍看好的新型纳米材料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还不为人知。为此,法国决定投资30万欧元对碳纳米管的毒性进行专题研究,以保证这种新型材料的使用安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