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6)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门电路(SSI),所需门电路器件多,电路相对复杂。另一种是运用译码器等中规模集成电路(MSI)来设计,其电路简洁、接线方便、工作可靠性。本文介绍了使用常见的MSI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字电路设计中,存在着复杂的分布电容和引线电感,信号通过组件甚至导线,都会产生延迟,在输出端可能会出现不是原来所希望的输出.对于组合逻辑电路来说,虽然这种错误的输出是暂时的,信号稳定后错误会消失,但仍会引起工作的不可靠.为避免这种现象,给出了Haar函数归一化的一种方法以及在变量数<6时用ha系数图判断组合逻辑电路险象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4)
组合逻辑电路,可通过传统方法进行设计,也可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设计,同时还可利用该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验证,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文章以多数表决器为例进行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4.
杨卫达 《福建建材》2023,(11):29-32
既有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缺乏对口可实施的技术标准,工程实践中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质量检验评定实施方案。基于问题导向,将既有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分为道路养护决策前质量检验评定、道路养护设计前质量检验评定、特殊检验评定三类。结合现行行业标准,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检验内容和评定方法,进而完成了既有道路各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闭环工作,具有直接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田安大桥主桥是国内跨径最大的上承式梁拱组合钢结构桥梁,跨径组成为50+160+50=260m。本文介绍该桥静、动载试验概况,结合试验分析结果对该桥结构受力性能、工作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相关结论可供同类型桥梁设计、检测、评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住宅性能评定系统的设计思路,并针对住宅性能评定工作的特点,采用MVC模式和J2EE平台进行开发。本系统分为企业管理子系统、评审委员会管理子系统、认定委员会管理子系统和专家管理子系统。该系统的使用,将会对全国住宅性能评定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
项目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若能对其加以运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先是分析了数字逻辑电路传统教学的不足,然后讲解了对传统教学的改革方向,最后分析了项目教学模式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1)
在我国现代化的幕墙设计之中,钢铝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设计形式,且对于设计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钢铝组合结构在幕墙设计之中的详细应用,同时对应用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几点问题和需要重点加强改进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旨在不断增强现代化幕墙设计的水准,通过对钢铝组合结构技术的革新,使得设计工作可以更上一步台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75-76
针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文章探究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利用Quartus II软件和DB4CE15开发板作为教学工具,使用Verilog-HDL语言分别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中典型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进行逻辑仿真和功能验证。课堂实践表明,基于FPGA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中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开发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满足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以一座5×30m空腹式石拱桥为背景,通过对该桥进行外观检查,材质状况与状态参数的测定及荷载试验,基于实测几何线形及材料参数建立考虑拱上结构联合作用的midas有限元模型,将考虑体系温度作用的荷载组合进行拱桥的关键截面强度及拱的整体"强度-稳定"验算,得出该桥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为该类桥梁的检测评定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材》2004,(8):30-31
各有关单位:为推进我国建材工业的绿色化进程,对“绿色建材产品”提出科学的评定条件,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建材产品,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于2003年已开展了绿色建材产品(性能)的评定工作,2004年将继续开展该项评定工作。本次评定工作将主要针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类别的建材产品的性能等方面进行评定,评定工作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组成专家评定委员会负责,符合评定条件的产品将获得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颁发的“绿色建材产品”证书。为了增强“绿色建材产品”评定工作的权威性和持续性,此次参加评定的产品应为“第三届中国(北京)…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程设备养护实际情况,在对标准直黄油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螺纹连接头,加工直黄油嘴,将两者组合,配套使用在工程设备上。通过工程设备养护工作验证,此结构的直黄油嘴组合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设备此类养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并为类似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广义组合结构及其发展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组合结构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根据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趋势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本文提出了广义组合结构的概念。广义组合结构不仅包括钢和混凝土的组合,而且包括更多新材料的组合,是对传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广义组合结构将不同的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在设计时将各组成材料和构件的结构性能进行整体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此外,还对新型组合构件的研发、组合结构体系的创新、组合加固技术的发展以及组合结构在其他领域内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EDA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通过举例说明一四人抢答器的设计 ,一方面介绍了在美国ALTERA公司MAX +PLUSII平台上使用VHDL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步骤 ,另一方面看到EDA技术是数字系统设计的主要手段 ,是高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成果 .  相似文献   

15.
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我国建材工业的绿色化进程,对“绿色建材”提出科学的准入条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建材产品,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将开展“绿色建材产品(性能)”的评定工作。  本次评定工作将主要针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类别的建材产品,对其性能等方面进行评定,评定工作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组成专家评定委员会负责,通过评定的产品将获得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颁发的“绿色建材产品”证书。为了增强对“绿色建材”评定工作的权威性和持续性,首批参加评定的产品应为“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绿色建材展览会”的参展展品。以后每年评…  相似文献   

16.
史如彬 《建筑施工》2011,33(6):478-480
在南通市如皋段一级公路工程项目的周圩港桥施工中,为了检验2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组合箱梁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了解箱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变形性能以及裂纹的发生情况等,在施工现场对组合箱梁进行了非破坏性试验一静载试验检测,为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办公建筑的设计将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组合,而是创造一个能够整合多种元素的综合体系。各类元素,诸如时间、空间、动线及各类相关系统将根据使用人群的具体要求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创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工作场所,将成为办公建筑设计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8.
组合式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基坑造价日趋降低的情况下,组合支护技术以其造价低、施工效率高的优势被广大设计和施工人员所采用,文中介绍东莞常平星汇中心基坑支护工程成功应用该技术并取得优质工程评定效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李奎民 《工程机械》1999,30(7):13-14
国产混凝土泵目前主要有五种换向方式:一种是机械换向(该方式已趋淘汰),第二种是液压换向,第三种是机电式继电器控制换向,第四种是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换向,第五种是逻辑电路控制换向。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最后一种以逻辑电路为核心的控制换向方式,目前国内尚极少应用。本文将结合徐州贝司特工程机械公司的混凝土泵应用该技术的情况专题论述这种形式的电控系统。1 系统工作原理该系统可根据操作人员的指令,自动协调两泵送缸和分配阀之间的关系,实现泵送/停止,正/反泵送,A/B缸点动,分配阀单独动作等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该系…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大跨度桥梁纵向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的协同工作机理和减震效果,首先设计制作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试验模型,通过试验测试分别获得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的力学参数;然后开展组合系统滞回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Matlab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单自由度体系为例,仿真分析组合系统的协同减震性能,并与单独使用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黏滞-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中阻尼器性能稳定,滞回曲线饱满,锁定装置工作可靠;组合系统可以实现低速下黏滞阻尼器工作和高速下由锁定装置切换至软钢阻尼器工作的设计理念,仿真模拟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单自由度体系算例中,组合系统具有良好的协同减震性能,且优于黏滞阻尼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