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太阳能跟踪系统,使光伏模块能实时跟踪太阳光照,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能.系统的硬件有PLC输入/输出端口的配置、信号处理单元、光敏电阻光强法比较电路和开关电源的设计;系统的软件有PLC的控制和监控程序,基于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开发的PC机监控和数据采集程序.基于PLC的太阳能跟踪系统既适用于独立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也适用于串、并联的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现场总线控制.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的太阳能跟踪系统,使光伏模块能实时跟踪太阳光照,从而获得最大的太阳能。系统设计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有PLC输入输出端口的硬件配置。信号处理单元,光敏电阻光强法比较电路以及开关电源的设计;软件有PLC的控制和监控程序,以及基于VisualBasic6.0软件平台开发的PC机监控和数据采集程序。基于PLC的太阳能跟踪系统能用于独立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也能应用于串并联的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现场总线控制。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聚光跟踪技术。该技术将数十排或数百面庞大而笨重的聚光镜固定在地上常年保持不动,仅用一套跟踪控制装置即可对这数十排或数百面反射镜同时进行跟踪,不仅使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有了质的飞跃,还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太阳能聚光跟踪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步进式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章之华跟踪精度、可靠性、制造成本及自耗电率是衡量一种跟踪系统是否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步进式太阳能跟踪装置能较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其样机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使用。用来带动30kg重的低倍聚光太阳电池方阵。一年多来运行情况良... 相似文献
10.
应太阳能集热器发展的需要提出一种新型跟踪随动系统传感器。该传感器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造价低廉,丰富了太阳能集热器跟踪随动系统传感器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介绍了太阳跟踪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算法和系统硬件组成,并重点介绍了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原理,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思路及主要的程序流程图.同时,在考虑当地的气象基础上设计一种跟踪精度高、结构简单、控制可靠的太阳能跟踪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变化时,系统仍能准确地跟踪到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从而有效提高了...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利用中的跟踪控制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太阳能利用中的开环、闭环和混合控制跟踪控制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几种单轴跟踪方式的跟踪角,根据跟踪角和太阳的时角间的关系,对单轴跟踪时的控制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特别是使用了MATLAB程序处理数据,得到南北水平轴跟踪时跟踪角和太阳时角间的关系图像,着重分析了此时采取混合跟踪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对几种跟踪控制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分析了他们的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15.
极轴式太阳能跟踪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并设计了一种极轴式太阳能跟踪机构,以极轴旋转抵消地球自转,以俯仰角调节抵消地球公转,实现太阳位置的完全跟踪。通过与其他跟踪方式的对比,体现出该机构结构简单、跟踪精度高的优点,该机构性价比很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一种采用子午坐标系的双轴完全跟踪系统,它由固定的水平轴和可摆动的子午轴构成,并按子午经度和子午纬度坐标跟踪太阳。它与现有的按时角和赤纬或者高度和方位坐标跟踪太阳的系统不同,具有占用转动空间小、结构简单以及焦点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太阳光发电系统中太阳能低利用的问题,基于光电传导机制,以太阳能追踪为基准,选择时间控制和照明控制两者结合的移动追踪模式,随后利用控制器将传感器实时数据整合,将俯仰角度和方向定位的二次元偏差转换为特定数量的PWM脉冲驱动,并利用这种驱动力将太阳电池打造成垂直于太阳光线的状态,从而建立了完善的跟踪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光传感器模块可以正确追踪太阳方向所在定位,经过整改完善后的兼容追踪控制机制不仅减少了系统电力消耗,还提高了跟踪准确度,整体系统能够实现太阳能利用最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论述自动跟踪控制器的设计。该产品通过4个光电传感器自动检测太阳光的变化,通过开关电路实现双轴自动跟踪,夜晚自动返回到初始位置。控制器利用开关元器件设计,并采用分立元件电路,耗电量小、简单实用、成本低、抵御环境能力强。该产品通过运行,控制精度和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影响双轴跟踪槽式太阳能系统集热效率的多种因素,文章采用量纲分析法建立了集热效率预测模型,构建了包括Re数在内的5个无量纲量。实验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系统的集热性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集热效率预测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文章研究范围内,Re对集热效率的影响较大,太阳辐照量、集热管几何参数以及传热工质物性等对集热效率影响相对较小;在集热效率预测模型复测样本范围内,集热效率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文章建立的双轴跟踪槽式太阳能系统集热效率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为槽式太阳能系统的工程设计和优化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