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5,(9)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的要求。本文依据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征,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9)
<正>新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即带有创见的思维。就数学教学而言,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主体所展开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主要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具有独创性、求异性、批判性、灵活性等特点。而数学学科本身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这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5):43-46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有效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音乐欣赏对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音乐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的积极意义,简单介绍了中学生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发展关系,重点研究了提升音乐欣赏教学创造力培养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9)
科技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竞争。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重点。在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立,而积极的课堂氛围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温室,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8)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4)
在小学阶段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首先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是主要途径之一。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和改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平时教学渗透创造力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3)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师亟待探究的重点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属于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文章根据当前我国数学教学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8)
创新是促进发展的灵魂,是21世纪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训练中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意表现力以及创意思维能力极其重要。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作为设计素描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事物形态,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个性化的素描作品应是教师思考的重点。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0)
创新是家具设计的基础,家具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设计创意的核心,是设计创造力的源泉。教师在家具设计教学过程中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培养设计人才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设新颖的导入情景,打开学生好奇之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小组合作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林广思 《南方建筑》2014,(3):120-123
批判性思维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并达到培养创造性能力是重要的议题。通过教学实践,分别介绍了如何在场地分析、项目策划和场地布局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在引导学生产生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方面是可行的,但是在尺度更小的形态设计中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张虎 《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150-153
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观察力和团队配合协调能力,必须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区域性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使用现状调研分析,指出高校实验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及理论课教学,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教学实验室的选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并完善"一四四"实验教学体系,在确保本专业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实践证明,通过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院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㈠课程实行以空间设计为发展线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以此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调整学生的设计方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创造能动性、想象的物化能力、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和空间设计的概念;并通过对最终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成果反馈进行整理分析,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提出体会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探索设计启蒙教学与专业设计课教学衔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舟  章瑾  司舵 《建筑与文化》2016,(10):162-163
毕业设计是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前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工程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模式面对实际工程,强调专业互相配合、协作,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专业交流,有利于学生建立建筑整体概念,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协调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学生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兴趣和动力,训练其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曹阳 《中外建筑》2014,(12):62-63
创造性思维在优秀的建筑作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时期的建筑设计教学尤其是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辅导教师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也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和以后成为合格的职业建筑师打下基础。文章从"创造性思维能力"出发,就低年级建筑设计专业设计课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建筑学科的特殊性提出并探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期望对自己今后的设计课教学完善。  相似文献   

16.
孙晓波 《华中建筑》2010,28(12):188-189
《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核心课程,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具体实训项目,控制好难度、功能类型、时间要求、成果表达方式等,训练学生从现场调研、查阅资料、分析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人文历史等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教授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目标,并在专业中进行素质渗透教育。  相似文献   

17.
郝国芳 《山西建筑》2011,37(27):243-244
针对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新的教学整合模式,分别就教材整合,教学媒体整合及产学研整合进行了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芳 《中外建筑》2010,(4):66-67
建筑设计是指对人们所需要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空间的创作过程,是针对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而进行的一种人为活动。在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是大部分设计者都应该有的思维方式,其过程是为实现设计者的设想而做的各种方法的探索。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它建立在对设计条件深刻分析和正确理解的前题下,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在反复思考中获得的灵感,运用建筑语言所特有的表达方式和构图技巧,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和卓越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的建筑形象。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当前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并从元概念出发提倡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思维。从而让以后的建筑设计更具艺术性,且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抽象化、层次化、条理化。  相似文献   

19.
孙斌 《中外建筑》2007,8(1):63-65
创意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它涵盖多种学科的理论精华。独异的设计源于对创意思维的深刻理解。已有的各类环境艺术作品证明了创新精神的价值,合理的运用创意思维对全人类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内目前对创意思维这观念存在滞后性,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体会创意思维的内涵,发挥创新精神的优势,迎接环境艺术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结构设计竞赛,可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从完成竞赛所必须的结构选型、计算分析、模型制作三大环节出发,在每一阶段有针对性地教学,分别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概念设计能力、数值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通过组织校内竞赛和开设创新实验课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