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已有研究表明自然景观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为系统评价自然景观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效益,检索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对筛选出的13篇相关研究文献共计841例样本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自然景观接触,在生理指标方面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活动水平;在心理指标方面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注意力及主观感知恢复性体验;欣赏型接触自然景观方式相比活动型接触自然景观方式在心理健康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可为环境对人体健康效益相关的评价研究提供方法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内容和程序的阐述,对项目后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景观和高速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概念,然后针对高速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视觉影响评价主客体分析的方法,并总结了高速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模型,最终将高速公路建设对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园林创作是以特定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为基础进行的空间整合活动,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具有与生俱来的地域景观特性,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是风景园林文化最主要的内涵之一.每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都应该是能够反映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以及人文景观特征的片段.只有通过一系列这样的片段,才能使人们对地域的自然景观典型特征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公路抗滑性能衰减问题,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简要概述了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评价方法,得出结论:路表纹理磨光是导致抗滑性能衰减的最直接因素,目前研究方法对路面形貌表征不足,无法将磨光过程中的表面变化与路面抗滑性能很好的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心理健康进行了定义,并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城市健康危机的关键内容,也是常常被政府和大众忽略的问题。研究发现城市环境的品质对市民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且持续的影响,指出自然景观对于守护和提升市民心理健康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继而对6个方面的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和设计建议。它们包括:工作场所的自然景观、教育场所的自然景观、空间压迫与天空景观、自然声景观的主动营造、崇高的自然景观体验、自然景观疗愈重大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8.
1988年,法律规定,规划必须具有环境评价过程,这是一项重要的变化。环境评价是在新开发项目之前,就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且考虑对策,这个专业词起源于美国。早在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要求联邦机构出版环境文件,证明已对规划的环境进行过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自然景观模式的城市公园改造综合分析--以济南大明湖公园改扩建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传统的自然景观模式公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协调好公园的传统景观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已经成为城市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大明湖公园的改造设计为例,对改造前期的调查研究、分析方法和规划原则,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一种基于自然景观模式的公园改扩建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福建河坑村土楼群自然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由于所含要素更加丰富,并有着特定而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往往具有整体性功能和多样化利用价值。以世界文化遗产——河坑村土楼群为例,通过对村落历史沿革、选址布局及生态山水环境等方面的梳理分析,重点剖析自然景观构成要素与现状风貌,并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景观与稻田景观类型。最后在整体风貌保护、人居环境改善、适度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河坑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制定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涵义,全面论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积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经验,并完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从而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行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景观特色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具有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甚至城市的一个建设单元或多个建设单元,其景观特色都具有2个维度的属性,即景观特色区及该特色区对应的特色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共参与获取评价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对景观特色区的评价区内各个评价元的特色级得分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对景观特... 相似文献
15.
16.
鲁中山区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特质成为乡村健康持续发展的加速器。为此,以鲁中山区西营镇的5个自然乡村为调查研究对象,以乡村景观的分类为依据,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和论证构建了由总目标层、要素指标层和功能指标层组成的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探讨调研区域内5个乡村景观的个性特质,并总结提炼个性特质评价的规律,为乡村景观个性特质确定提供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岭公路隧道洞口景观问题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岭公路隧道的洞口景观问题,随着隧道工程的迅速发展已经显得愈发突出。本文在对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发展总体情况及公路隧道洞口景观问题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公路隧道洞口景观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洞口景观的主要作用,包括消除旅途疲倦、文化展示和传递、地标及环保等作用。进而对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过程及表现形式等展开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艺术作为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系统工程,亟待更多隧道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华丽的洞口景观是否又对安全行车造成了不利影响,以及公路隧道洞口景观的评价问题值得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目前公路景观设计尚无相应规范与标准等现状,论文通过阐述公路景观设计理念,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公路景观设计和植被选择要点,最后以上述理论为依据,简要介绍了该理论在中央分隔带、土路肩、护坡道和路侧的景观绿化设计和植被选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